何文娟,譚曉麗
(衡陽師范學院 外語系,湖南 衡陽 421002)
大學英語聽說課“配音”活動的行動研究
何文娟,譚曉麗
(衡陽師范學院 外語系,湖南 衡陽 421002)
圍繞“視頻配音”進行行動研究,旨在通過“配音”活動解決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諸多弊端,研究結果表明:此次行動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激發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是改善英語聽說課教學效果的有益探索。
配音;聽力教學;行動研究
在自我反思的教學模式中發展起來的教學行動研究是近年來國外興起的一種教學理論研究方法[1],是解決教學與研究脫節問題的手段之一。它要求教師作為研究者,注重關注整個教學環節和課堂互動活動,從中發現問題作為研究課題,促使教師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進行系統的反思式的研究,以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果,并以此提高教師自己的工作能力[2]。
通過對音樂、體育、美術等專業大學生英語聽說課堂的觀察以及對學生期末試卷進行分析(見表1),筆者發現,學生在聽說課堂中的表現及成績遠遠落后于讀寫課堂的表現及成績,課堂教學效果差,影響較大。

表1 英語期末成績分析結果
(一)課堂氣氛低落
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有些學生是因為完全聽不懂,所以干脆放棄;有些學生只能聽懂一部分,寫不出完整的句子,如果是選擇題,就靠猜測答案,并沒有理解文章的意思。很多時候學生只是被動的聽,大部分學生在聽力課上不會主動回答問題,即使被老師點名回答,也只能說幾個單詞,甚至有些學生干脆說:“Sorry! I didn’t get it.”
(二)學生內心焦慮
藝術類專業的學生聽說能力總體較差,害怕上聽說課,大部分學生反映“一聽英語就大腦空白,懵了!”“但又想著要通過考試,所以又著急又焦慮!”
(三)教師信心受阻
在聊天中,很多老師也流露出自己的無奈和煩惱,感覺聽力課形同虛設,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再加上學生逃課,感覺自己“上聽力課就是唱獨角戲”“沒有激情”“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嚴重影響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3]。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走進學生、了解學生內心活動,直接與教師交流,查看教師的教學日記,寫教學感想等方法,對以上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和探討。筆者參考北京師范大學王薔教授的觀點: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有趣的聽力活動中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這種消極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興趣[4]。鑒于學生對英文電影高漲的熱情,筆者設想,讓學生參與到給視頻或影視“配音”的活動中來,借此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本次行動研究的研究對象為2012級美術系平面設計1班和2班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有些學生甚至認為自己處于“零基礎”階段。這兩個班學生的學習態度較好,雖然很多時候是錯誤百出,但每次布置的作業能按時完成。
(一)分工合作
為了不給學生太大的壓力,也為了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本次活動要求學生以“小組互助”的形式來參與,5人為一組,每組控制在10分鐘,如果所選視頻是單角色,則每人2分鐘左右,如果是多個角色,所有組員各司其職。
(二)視頻選擇
由每組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視頻,視頻風格不限,但內容必須健康積極向上,視頻上不能出現字幕,根據視頻人物行為自己設想臺詞、編排故事。
(三)角色扮演
視頻播放一次后,組員們還要進行角色扮演,把視頻內容表演出來,要求脫稿,臺詞必須背誦出來。另外,可以利用一些表演道具、服裝和頭飾來增加氣氛。
(四)委員評價
為了進一步吸引學生,班上還成立了評價委員會(班上所有學生輪流參加),每組學生配音表演完成后,委員們要給出評價[6]。要求表揚和批評都不能說得太泛,要說出每一組的具體表現。因為研究對象是2012級美術系平面設計1班和2班的學生,英語基礎本來就薄弱,為了降低難度,減輕壓力,增強樂趣,允許每個委員只說三句英文,其他可以用中文來完成。
此次行動研究從2013年9月到2013年12月,實施了一個學期。在這期間,筆者堅持寫教學日記,認真觀察課堂,及時記錄學生的表現,課后進行一個小總結,并寫下自己的感受。行動研究結束后,筆者將學生的體會和自己的教學日記及反思進行整理、提煉和歸類,總結本次行動研究的效果。
(一)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思考
從學生的反饋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學生都認為,以前的聽說基本上只是被動的聽,很少說,因為覺得自己無法用英語流利地表達。但這次的活動讓他們有了新的體驗,因為不得不自己去揣摩角色的心理,然后要編輯故事用英語表達出來,有了主動思考的動力?!耙驗椴幌肼浜笥谄渌M,我們這組的同學都絞盡腦汁,想要好好表現,每次討論都很熱烈!”
(二)從枯燥無味到興趣盎然
本次的“配音”行動研究打破了固有的舊模式,從新的視角,讓學生體驗不一樣的學習樂趣。很多學生表示,改變了對英語課一貫的看法,開始對英語課抱有很強的期待?!耙郧安还苈牭枚牪欢疾粫J真聽,但英語老師興起這個活動后,雖然有些地方也聽不懂,但我都能認真仔細地去聽!”
(三)從借口逃課到自動滿勤
活動前,課堂出勤率不高。活動期間,同學們都會自覺地來上課。有位學生英語課很少上,英語學習處于放棄狀態。行動研究開展后,他所在的小組選擇的視頻是“非誠勿擾”。進行角色扮演時,他扮演的是一個女生,令大家捧腹大笑。班上所有同學都很認真地觀看,評價委員們更加積極,一邊記錄,一邊思考。笑聲、掌聲、鼓勵的聲音令課堂氣氛很活躍,大家積極發言。這位曾經在課堂上基本上不開口說英語的男生,這次表現真的不錯,雖然發音不是很準確,但臺詞熟練,更重要的是后來的英語課一直都有了這位學生的影子。
(四)從單純書本到多樣視頻
活動前,上課所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學英語》聽說教程,Part A 的Discussion 只能調動幾個學生參與,其他學生基本上是觀看的態度;Part B中的Exercise 1是選擇題,大家給出答案的準確率也很低,Exercise 2 是回答問題,需要書面寫出,沒有能夠寫出完整答案的學生,有幾個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也只能寫出部分答案。采用行動研究后,除了書本上的聽力練習外,另外增加了視頻配音?;顒悠陂g,通過課堂觀察和作業檢查,筆者發現學生們的學習風氣明顯好轉。口語練習時,更多的學生愿意參與進來;作業的準確率也有所提高;活動前,書本中的短文理解從不給學生聽,因為稍有點難度,屬于英語四級的水平,活動期間,筆者試著給學生聽,只是比書本要求的多聽兩遍,經過幾次試驗和調查,結果發現,也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們能聽懂文章大意,并能復述一些內容。
本次行動研究對學生的英語提高雖然沒有質的飛越,但顯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度,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同時也讓筆者對自己的教育事業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為今后的教學研究打開了新的思路。當然,本次行動研究存在諸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學研究中還可以進一步地完善;研究對象可以范圍更大;數據的收集要更加系統化、多樣化,可以進行多次問卷調查;對課堂可以進行錄像,以便課后教師自己繼續觀察,為進行深度分析提供最形象最真實的素材。
[1] Anne Burns. Doing Action Research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11:19-22.
[2] 王薔,張虹.高校與中學英語教師合作行動研究的實踐探索——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發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65-69.
[3] 彭梅.英語聽寫教學行動研究——以非全日制英語專業大學生為例[J].外語界, 2012(5):79-87.
[4] 王薔.英語教師行動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2:48-50.
[5] 方嵐.近十年中外外語聽力研究比較[J].現代外語, 2010(3):305-313.
[6] 楊學云.聽寫式語言輸入訓練對英語聽力能力發展的有效性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7):29-32.
[責任編輯、校對:梁春燕]
An Action Research into the Dubbing a Video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lass
HE Wen-juan, TAN Xiao-li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2, China)
In this paper, an action research about dubbing a video is carried out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la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y is very successful, which not only improves the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greatly, but also fills the students with enthusiasm.
dubbing; listening teaching; action research
2014-05-07
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資助項目(湘教通[2013]223號第347號)
何文娟(1979-),女,湖南郴州人,講師,從事英語教學研究。
G642.42
A
1008-9233(2014)06-00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