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麗
現在的少先隊員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從小被父母捧著,從不知道冷暖,做事缺乏責任心。責任心對于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培養少先隊員的責任心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需要,是立足“以人為本,面向未來”的需要,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石。那么,如何培養少先隊員的責任心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做法:
一、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國培養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對少先隊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僅可以引導少先隊員樹立遠大的革命理想,還可以把他們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例如,在每周一早晨升國旗時,我組織少先隊員認真聆聽國旗下的講話,讓隊員們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激發發自內心的高尚情感,樹立遠大的理想。在開展“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活動中,我號召少先隊員積極行動起來,學習雷鋒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做好事不留名,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為緬懷革命先烈,繼承先烈遺志,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我組織少先隊員到烈士陵園掃墓,學習革命先烈為人民、為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獻身精神,銘記他們為祖國和人民建立的豐功偉績,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讓隊員懂得從小要珍惜時間,學好本領,長大后報效祖國。在開展向“災區人民獻愛心”的活動中,我組織隊員捐資捐物,幫助災區人民從悲痛中走出來,重建美好家園。這些活動的開展,培養了少先隊員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增強了隊員的責任心,整體素質明顯提高了。
二、隊會教育
根據少年兒童的特點及其發展規律,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隊會,其特點是內容集中,主題鮮明,能使隊員在某一點上受到一次集中教育。開這樣的隊會,一定要讓隊員當家做主,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進來,展示自己獨特的風采,從而培養隊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效加強了隊員的責任心。
1.開展“我們熱愛五旗”主題隊會
使少先隊員認識國旗、黨旗、軍旗、團旗、隊旗的設計特點及其意義,了解有關五旗的知識和感人的故事,培養少先隊員熱愛五面紅旗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榮譽感,教育少先隊員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勤奮學習,踏實做人,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隊會
隊會開始前,我展示有關的圖片,讓學生主動說說自己如何當一個講文明,講禮貌的好孩子。活動中,隊員可以自由組合,表演節目,有合唱、快板、情景劇、小品等,這些節目淺顯易懂展現文明禮儀知識,號召隊員積極行動起來,爭做文明禮儀好少年。隨著文明禮儀活動的廣泛開展,相信責任感必將在隊員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3.開展“我做環保小衛士”主題隊會
活動中展示大氣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圖片,讓少先隊員暢談自己的想法,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認識到人與動物、植物、自然環境互相依賴共存的關系,并讓少先隊員成立綠色小分隊,走上街頭,清掃街上的垃圾,進行環保宣傳,培養隊員的環保意識。
三、日常生活教育
以身作則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教師最有影響力的手段是“言傳身教”。正如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的:“教師的急務是用自己的榜樣來誘導學生。”因此,為了培養隊員的責任心,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人格、思想品質和言行舉止對隊員進行教育。
例如,當看到操場上有紙屑時,我主動彎腰撿起來,扔進垃圾箱,時間一長,隊員只要看到校園有不干凈的地方,會主動打掃,久而久之,在隊員腦海里形成了“校園是我家,衛生靠大家”的思想意識。我要求隊員上課不遲到,不早退,首先我自己就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從不遲到,早退。現在很多學生都有手機,有的學生上課時,還拿手機出來玩,發短信,上網聊天。為了不影響隊員的學習,我要求他們在上課時把手機關閉,同時我從自身做起,從不帶手機進教室。老師都說到做到了,隊員也就不好意思拿出手機來玩了。當隊員做錯事時,我沒有一味地批評、指責,相反我客觀評價它,幫助他們分析利弊,積極引導他們做出正確的抉擇,讓隊員明白遇到問題,不逃避,不推卸,自己應該對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家長總不能一直跟在他們后面做善后處理的事。
四、家庭教育
宋慶齡曾說:“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后,社會成了鍛煉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她告訴我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師和家長應緊密配合、協調一致,關心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尊重他們的人格,樹立他們的榮辱觀,增強他們的責任感。
例如,對于低年級的隊員,我要求他們在家做父母的小幫手,不要當“小公主”“小王子”,應主動掃地,倒垃圾,給工作一天的父母倒杯水,每天說幾句問候語,在父母生日時,親手制作一張精美的小卡片送上自己的祝福;對于中年級的隊員,我要求他們在家主動洗衣服、洗碗、拖地、抹桌子,整理自己的房間,力所能及地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事;對于高年級的隊員,要求他們主動分擔父母的家務事,周末可以到菜場買菜,學做飯,炒菜,減輕父母的負擔,讓父母有一個愉快、難忘的周末。這些活動的開展需要家長密切配合,活動中隊員有不對的地方,家長不要制止,不要急于求成,更不可越俎代庖,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讓他們在家庭活動中成長起來!
家庭教育讓隊員們深刻感受到父母工作的辛勞,理解父母的苦心,并決心通過實際行動來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
總而言之,少先隊員的責任心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它需要輔導員在工作中,持之以恒地教育、幫助孩子,并努力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引導隊員在一次次的實踐中不斷體會、不斷積累,把責任心轉化為實際行動,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