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嵐
(湖南女子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4)
由于課堂時間的局限性,導致了教師所能做的示范動作也是有限的。而通過3D多媒體技術,可以把教師在一節課上所要講的重點、難點動作重復地放映出來,讓學生先自己模仿。某些動作的技巧性,特別是某些高難度動作的每個瞬間等,從正常情況來看,學生在短時間內是無法直觀完整的觀察和學習到的。所以利用此技術,把一個完整的動作呈現在學生面前,并且有針對性地展示動作的注意事項、動作的難點、重點等,再加以教師的講解,就可以生動、直觀、有效的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古典舞技巧技術動作。
筆者分別在實驗班和對照班反復播放5遍古典舞組合的3D視頻和普通視頻,來對學生的對動作的清晰度進行統計,“一般”為對個別細節不清的人,如下表:

班級 總人數 清晰 一般 模糊實驗班 50 8 29 13對照班 50 2 26 22
教師把示范動作拍攝下來,再通過錄像放映出來,反饋給學生觀看。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形成互動、對比,這樣可以更清晰的來觀察舞蹈動作,進行自我對比或與他人對比,自己發現錯誤、自我糾正和改進。這就是所謂的利用錄像技術進行教學,也可以說成3D攝像技術,這樣既能從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對舞蹈動作的領悟能力和鑒賞能力,形成一個質的飛躍,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到自己舞蹈動作的風格,從而又能讓教師及時糾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清楚地了解每個學生的不足。
筆者在完成組合教學之后,給學生一節課自學,分別對自學前的水平和自學后的水平進行考核,比較自學前后的舞蹈水平的變化。發現有3D視頻的實驗班在自我練習的過程中有對舞蹈動作、自身的錯誤和缺點很清晰,很好的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
筆者在學生練習中就技術動作的清晰度的百分比進行對比,如下表所示:

串翻身技術清晰率實驗班 50 57% 45% 44% 35%對照班 50 21% 28% 17% 10%班級 人數平轉接上步掖轉技術清晰率橫雙飛燕技術清晰率倒踢紫金冠技術清晰率
3D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舞蹈水平有著明顯的效果。
學生還在課外觀看課堂上老師播放的一些3D古典舞技巧表演和教學視頻,通過3D多媒體技術進行自我的課外學習。
課后學生對新動作的練習總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練,如古典舞技巧組合動作的肌肉發力,舞姿成型,沒有很明確的概念,在動作的磨合過程中,往往會形成錯誤的觀點。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觀看3D多媒體課件,可以在模糊的時候形成正確的概念,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從而才能將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落到實處。
筆者在課程結束后進行了比賽,對比賽成績進行了統計分析,如下表所示:

淘汰人數實驗班 15 3 8 4 0對照班 15 0 4 6 5班級 參賽人數第一名人數第二名人數第三名人數
對比賽結果的統計分析,充分驗證了3D多媒體的教學模式的良好教學效果。
舞蹈是一門藝術,感知古典舞深層次的藝術內涵才能把握古典舞的舞蹈精髓,在演繹古典舞的過程中才能把動作中所要表達的情感詮釋的淋漓盡致。
傳統古典舞教學,主要是通過老師的口頭闡述來告訴學生一段古典舞是怎樣運用舞蹈動作來詮釋其本質情感的。如果老師借用3D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古典舞視頻表演,使學生對人物塑造、音樂風格都有了感性認識之后, 再進行舞蹈體驗就能把握作品的整體框架和創意,以及所要表達的藝術內涵。
筆者就學生對舞蹈的理解進行提問,調查學生如何用肢體動作來詮釋古典舞的本質情感,以及對古典舞藝術內涵的理解。

班級 人數 思路清晰明確 藝術感知能力強實驗班 50 15% 12%對照班 50 8% 6%
只有反復揣摩舞蹈的動作元素,才能清楚地掌握舞蹈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錄像技術錄下舞蹈視頻重復地精放、回放、定格觀看,直至熟練掌握和真正領會舞蹈動作的精髓和實質。 使一個具體、完整的舞蹈動作的整體形態在學生視野中不斷重復出現, 這樣便于學生觀察,揣摩,捕捉舞蹈中的基底元素,掌握每一個動作的重點、難點和完成這一動作的注意事項。
筆者就古典舞技巧中的串翻身和倒踢紫金冠來進行兩種教學方法的比較(表1),并邀請老師對學生進行打分,不及格為低于60分,及格為60-70之間,良好為70-90之間,優秀為90分以上,我對各項人數進行了統計(表2):
表1

3D多媒體實體演示教學模式 一般教學模式認知程度對教學視頻立體、直觀的展示,使動作更加清晰,在大腦中能對技巧有清晰的認知。只展示平面很難使學生對動作有清晰的概念,必須結合教師講解,學生有依賴思想。掌握程度對動作有清晰認識,在技巧掌握方面也將收到良好的效果。動作的認知模糊,無法很好的掌握動作。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學生被動接受,興趣不高。課堂氛圍實體演示教學模式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欲望。交互性強,學生合作學習,學習氛圍濃厚,課堂氛圍活躍。以教師傳遞信息為主,教學方式呆板,課堂氛圍沉悶。探索欲望教師灌輸知識點,學生被動接受,探索欲望很難被激發。學生為主體的協作式學習,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表2

班級 人數 技巧動作 優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實驗班 50 串翻身 11 25 14 0對照班 50 串翻身 7 20 18 5班級 人數 技巧動作 優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實驗班 50 倒踢紫金冠 10 24 16 0對照班 50 倒踢紫金冠 5 22 17 6
從上面結果我們可以看出,一般教學方法弱于3D多媒體教學方法,后者有著明顯的優勢。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是表演者的角色,無法從宏觀上去把握古典舞的動作結構、動作構思,以及古典舞動作與音樂的融合。3D多媒體沖破了言傳身教的單一教學模式,在古典舞教學中能提高學習效率。一是,教師在做完示范后,可以通過立體、直觀的視頻來彌補自身教學的不足。二是,課余學生在緊張的訓練之后,可以通過觀摩3D視頻,來回顧課上老師對技巧的講解以及鞏固所學知識點或尋找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從而調整肢體以及肌肉發力,正確掌握古典舞的各個技巧。三是,合理準確的把握整個舞蹈中的音樂節奏在古典舞學習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于傳統多媒體課件交互性不夠,利用傳統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很難得到體現,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很難發揮,與構建主義學習理論背道而馳。3D多媒體課件能讓老師從以前的教學模式中跳出來,不再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導者,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輔助者和促進者,3D多媒體實體演示教學模式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得到體現,符合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的要求。在古典舞教學中,運用3D多媒體教學能將古典舞動作直觀、清晰的展現出來,3D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在旋轉中觀察舞姿成型過程,便于從多方面、多角度去觀察每個舞蹈動作中的技巧、重點和難點,并成立學習小組進行討論、交流、探討,使學生能夠沉浸其中,融入到虛擬情境中,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改善了傳統古典舞教學中的不足。
[1]張偉.Web3D技術在多媒體教學中的運用[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0.
[2]陳龍.基于Web3D技術的教學方法探討[J].科技信息,2011.
[3]鄧文新.Web3D技術的教學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2.
[4]王維敏.Web3D技術探索及幾種Web3D技術的比較選擇.武漢:武漢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