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翠
(吉林化工學院 吉林 吉林 132022)
亞里士多德在《詩論》中首次對隱喻進行詳細的分析和闡述,但他的觀點設定隱喻是脫離現實的,將之視為用以加強對情緒影響的規范。到了二十世紀初期,英國語言學家理查茲的隱喻研究改變了這個觀點。他主張隱喻是非脫離現實的,事實上,隱喻無處不在,且自然界中人類認知的本質就是隱喻。二十年后,馬克思·布雷克借用理查茲的理論提出隱喻在語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不是毫無關系的。他主張隱喻必須包括一套有系統的假設,即必須做語義轉換處理,此外,隱喻無法對毫無關系的概念建立相似性。亞里士多德、理查茲及布雷克對隱喻的觀點及其重要性反應于三個現今的隱喻理論,即情緒理論,類比理論,以及互動理論。雷可夫和詹生將隱喻理論進一步細化,首次提出概念隱喻理論,即認為隱喻是從一個具體的概念域向一個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統映射。
(一)詞匯教學。詞匯,作為語言的基石,在英語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傳統詞匯學習方法的影響,大多數的學生在英語詞匯的學習過程中都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記得快,忘得快,學習效果不理想。為了改善這樣的局面,許多語言學家及教師紛紛探索新的詞匯教學模式,并且試圖將概念隱喻這一理論引入詞匯教學中。
隱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往往在生活中不自覺的使用隱喻,因此,隱喻不僅是一種語言表象,同時也是一種認知模式。在詞匯教學中引入概念隱喻理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詞匯的表義及其深層的文化內涵,加深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更為熟練且靈活地使用多義詞,改變以往詞匯教學枯燥乏味,教學效果欠佳的尷尬局面。
(二)閱讀教學。閱讀,作為人類汲取知識的基本技能,在當今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顯得尤為重要。閱讀不僅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獲得信息的手段之一,也是英語學習中的一項重要技能。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形成較強的閱讀能力。”由此可見大學英語教學對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視。
在平時的授課中,教師會向學生傳授一些基本的閱讀技巧,例如,尋讀、略讀、抓主旨句、分析言外之意等。即使這樣,閱讀仍是外語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因此,如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外語教學的工作重心。
為了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我們將概念隱喻理論引入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隱喻思維,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隱喻思維不僅可以使學生更精準的抓住隱藏于表面文字下的語義,提高其閱讀效率,還可以使其更透徹地理解文章的主旨。隱喻,作為語言中最為靈活的組成部分,被應用于各種文體。因此,許多文體的主旨都以隱喻的形式體現出來,諸如人生觀,價值觀等等。
(三)寫作教學。在寫作中,為了保證句式表達的多樣性和語篇的連貫性,概念隱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單純追求語言的流利性和準確性而忽略了語言的多樣性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水平低下。因此,在寫作中,培養學生多樣性思維尤為重要。而概念隱喻理論恰好是從思維認識世界,從已知經驗去了解未知且抽象的概念,最終形成我們所賴以生存的斑斕世界。概念隱喻理論可以使不同范疇的事物建立其微妙的聯系,給我們耳目一新,生動形象的感覺,因此,在寫作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拓展思維,創新思維,概念隱喻理論起著重要的作用。
語篇的連貫性是指內容與表達上的雙重連貫。語篇的連貫不僅可以幫助讀者了解篇章中個語句的關系,同時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篇章的連貫性是在概念層面上實現的,因此,概念隱喻理論可以幫助實現篇章的連貫性。
概念隱喻理論是語言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生活中,隱喻無處不在,我們會不自覺地利用隱喻去認識和感知這個世界。于是,在寫作教學中,隱喻的合理利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拓展思維,用創新的視角去看世界,因此,隱喻在寫作中必不可少。
隱喻作為一種語言表象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一種思維模式。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把握這種語言現象,培養學生的隱喻思維,將概念隱喻理論與英語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以改善我們的教學效果。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
[2]束定芳.隱喻學研究,2000.
[3]文秋芳.從全國英語專業四級口試看口語教學[J].外語界,2001(4):28.
[4]文旭,葉狂.概念隱喻的系統性和連貫性[J].外語學刊,20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