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梅++張開華
【摘 要】 在高校經費精細化管理背景下,文章針對高等學校項目設置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對項目基本功能的梳理,提出了綜合考慮預算管理、會計核算、財務管理需要的多級分類體系,同時對項目屬性設置、編碼原則進行了探討。新的項目設置方法,可以清晰反映高校支出總量與結構,全面、實時監控整個財務運行過程,使高等學校進行財務管理、優化資源配置的能力顯著增強,對高等學校的財務項目設置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 財務項目; 預算管理; 財務管理; 會計核算
精細化管理是在科學管理基礎上建立的一套管理理論體系,突出體現精益生產、集約管理和注重效益的管理思想。《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完善治理結構、建立科學化、精細化預算管理機制、完善經費使用內部稽核和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經費使用績效評價制度等多項戰略目標及工作任務。由此可以看出,精細化管理已成為高校財務管理的新理念和發展趨勢。財務項目作為高校財務的重要管理工具,其設置體系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高校經費精細化管理的實現。高等學校的聯合、合并、擴招,使高等學校越來越巨型化。高等學校的這種發展趨勢使得高等學校的財務工作也越來越復雜,資金來源多元化,經費用途多樣化,核算工作復雜化。面對這種變化,高等學校為了加強資金管理,普遍實行項目核算,財務項目與會計科目共同組成高校財務工作的基本單元,是財務工作重要的兩條線。但在實際工作中項目設置沒有像會計科目設置一樣形成規范,項目設置的隨意性給高等學校的預算管理、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困難,已成為制約經費精細化管理實現的瓶頸,因此有必要對高等學校的項目設置體系進行探討。實行項目核算的本意是實現專款專用,加強財務管理,強化預算執行控制。但在實際工作中,眾多高校普遍反映項目設置混亂,無法為財務管理和預算管理服務,甚至有時無法滿足會計核算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首先對高校財務項目設置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的梳理。
一、高等學校財務項目設置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高等學校的財務項目設置并非如會計科目的設置一樣有統一的規范,各家高校往往各自為政,存在的問題也是多種多樣,通過對多所高校的調研結果分析整理,高等學校在財務項目設置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與預算管理脫軌
為更好的加強預算控制工作,改變一直以來針對科目的預算編制和控制方式,高校普遍引入項目化管理的方式,從而實現從業務語言到財務語言的轉換,打破各專業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的溝通壁壘,使預算目標與高校的戰略目標緊密關聯。然而,高等學校的財務項目設置普遍與高校預算項目分離,不能確定財務項目與預算項目的對應關系,財務項目數據不能傳導至預算項目,無法提供科學準確的預算執行情況的數據,不能為預算監督提供便利。
(二)與財務管理脫鉤
財務項目的設置無法全面反映項目的各種信息。項目大類信息含量過少,項目屬性設置過于簡單,許多高等學校在設置項目時僅體現了項目名稱、部門、負責人等信息。這些簡單信息無法充分反映一個項目的資金來源、項目性質、資金用途等全方位的信息。因為信息的缺位,導致管理信息的統計匯總變得非常困難。比如,當需要匯總質量工程類項目的相關數據時,無法判斷哪些項目是質量工程類的,更不能確定這類項目的總金額、發生額等信息。因此信息的缺位將導致管理信息難以統計、無法滿足財務管理的需要。這些不足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項目大類內容交叉。集中表現在對科研項目的管理上。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項目分類標準不統一,同時存在資金來源、經費性質、撥款方式等分類標準。這樣的分類不僅給統計分析帶來困難,而且無法更好地實現財務管理和財務控制。
2.部分項目大類內容過于寬泛。比如有些項目分類中,既有國家級、省級各類縱向課題,又有學科建設、實驗室建設等項目,這給項目的統計和管理造成困難。
3.項目大類設置條理性不強。教學、科研類項目分散在各項目大類之中,很難分辨。一方面無法充分了解項目的歸屬,另一方面也無法確切知道經費的具體用途。
4.項目屬性設置過于簡單且體現形式比較混亂。一些項目屬性設置過少,一些項目屬性與項目名稱存在重疊,一些項目屬性僅在項目名稱中體現,比如有些項目需要分開硬件軟件進行核算的,只是在項目名稱上注明,沒有真正把項目屬性利用起來。
(三)與會計核算不能有效對接
在現有的高等學校信息化的平臺上,很容易實現項目大類與會計科目相關聯的設置,為更好地實現內部控制、加強會計核算管理提供了便利。但在實際的工作中,項目相關會計科目設置過于寬泛,成為錯賬或違規行為產生的溫床,為內部控制造成一定的障礙。因此,有必要通過合理整合財務項目的設置,來達到強化內部控制和優化會計核算管理的目的。
二、高校財務項目的功能分析
財務項目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與高校、財務各項工作緊密相連的。財務項目的設立既受到各項工作的制約,又會影響其他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高校財務項目設立對高校而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對高校財務項目的功能進行梳理,從功能入手,考慮財務項目為完成其功能所需要具備的特點,從而找出高校財務項目設置的原則和需要考慮的因素。高校設立財務項目主要是為高校預算管理、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服務的,故首先需要考察高等學校財務項目與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見圖1)。
由圖1可見,財務項目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過程控制功能
財務項目的設立為預算管理提供了追蹤預算執行情況的可能,理想情況下,財務項目與預算管理項目實現密切對接,就可以實時了解預算執行情況,實現對預算的全過程控制,更加方便預算監督,也為制定下一個階段的預算提供科學的參考。
(二)核算支持功能endprint
財務項目與會計科目一樣是會計核算的基本單元,共同為會計核算提供支持。財務項目與會計科目一般都做了關聯設置,這種關聯設置應該精確化、具體化。這樣,財務項目與會計科目才能密切配合,為完善會計核算體系,加強內部控制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比如,某些項目中可以報銷招待費,而有些項目不可以,對這些核算要求不一致的項目要設置不一樣的關聯科目,而不是籠統地統一關聯事業支出科目,這樣既可以降低會計核算人員因為失誤而造成錯賬的概率,又能夠強化內部控制,避免舞弊行為的發生。
(三)信息傳遞功能
普遍的觀點認為會計核算能夠提供財務信息以供管理的需要,但是會計核算能夠提供的信息僅僅是哪個或哪些科目的發生額、期末數等經濟類的信息。但是,高等學校的管理者或財務管理者往往更關心學校的錢花在什么用途上,會計核算往往不能回答這樣的問題。而高等學校財務實行項目核算,財務項目的設置為解決這樣的問題提供了可能,合理的項目設置應該能夠為學校管理、學校財務管理提供多樣化的管理類數據,從而為高校的發展服務。
綜上所述,合理的財務項目的設立應該具有過程控制、核算支持、信息傳遞三大功能,而這三大功能又分別是為預算管理、會計核算、財務管理提供服務的。因此財務項目的設置應充分考慮預算管理、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的需求,完善的項目分類應該在滿足會計核算要求的基礎上,更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的管理需要,因此應形成以預算管理為龍頭,以會計核算為過程、以財務管理為目標的綜合的財務項目設置體系。
三、高校財務項目設置體系構建
(一)對項目實行多級分類管理,滿足不同層次的管理需求
許多高校在財務項目設置上都采用一級分類的方法,這樣既無法充分體現財務信息,也不便于對項目的管理統計。若可以對財務項目按照不同的特性進行多級分類,既可以實現財務項目管理的條理化,避免出現項目大類內容交叉,又可以方便財務管理者或其他信息相關者按不同條件、不同特性檢索信息,以供篩選調用。
(二)一級項目大類按照學校職能劃分,體現項目的職能歸屬
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被認為是高等學校的三大基本職能。而高等學校財務管理的對象是高等院校的資金及其運動,財務管理的主體是高等院校本身。因此,高等院校的財務管理應密切服務于高等學校的穩定健康發展,服務于高等學校的三大基本職能。而財務項目是財務管理的基本單元,也只有通過合理的項目設置,體現項目的職能歸屬,即明確每一個項目所屬的高校職能,才能摸清高等學校為完成某項職能所投入的經費及其執行情況,從而更好地為高等學校的三大職能服務。另外,高校為完成其三大職能,往往需要一些公共支持性經費,比如行政經費和其他的一些公共經費,另外高校還有一些代管款項和其他經費需要單獨列示。綜上所述,一級大類項目可以劃分為教學、科研、社會服務、行政、公共經費、其他六大類。這六大類可以基本涵蓋高等學校的各項支出,全面反映高等學校的支出結構。
(三)二級分類結合預算項目。
在一級項目大類按職能分類的基礎上,二級分類要結合預算項目。預算項目各學校的設置不盡相同,應結合各高校的預算項目設置情況,根據對預算項目的控制要求的不同,經過合理的整合,再與一級大類進行對應。
(四)三級或更明細的項目分類結合會計核算的要求
一些較復雜的項目類,比如高校的教學類項目包含項目非常龐雜,在結合了預算項目后,可能仍然包含日常維持費等各種日常支出和學科建設、實驗室建設等提升性項目,而學科建設和實驗室建設等項目在會計核算上可能會有不同要求,有些項目屬于硬件類,可以購買設備,而有些項目屬于軟件類,不可以購買設備,對這些項目應當結合會計核算的要求設置三級或更明細的項目分類。
(五)項目屬性浮動設置
所謂項目屬性浮動設置,即指按照不同項目類別設置不同的屬性,比如教學類項目、科研類項目。當然這里所說的屬性浮動設置并非所有屬性都浮動,有些屬性是所有項目大類共同具有的特征,這些屬性可以是固定不變的,而有些屬性會根據項目類型的不同而發生變化,而這些屬性特征往往是需要進行統計、匯總、控制的,這就需要根據項目類型的不同而浮動地設置屬性。比如教學類項目和科研類項目。教學和科研類項目是高校財務項目中最復雜、數量最龐大、也是管理統計要求最高的兩類項目。對于教學類項目而言,部分屬性是通用屬性,比如所屬一級大類,所屬部門,部分屬性需要根據教學類項目特征設置,不如科研類項目有縱向課題和橫向課題之分、有硬件軟件之分、有是否國庫集中支付之分都需要在屬性當中體現,可以根據各高校信息平臺的特點和管理的需要有選擇地設置。
(六)項目大類編碼彈性化,為以后增加或刪減項目大類留下空間
每一個項目大類都應設置其他類項目,防止出現大類中沒有涵蓋的內容時方便處理,其他類一般設置為某一大類下的最后一個編碼,比如一級大類中教學、科研、社會服務、行政、公共經費的五大類可以分別編碼1~5,而其他類則取此級別分類編碼中的最后一個編碼,即其他類的編碼為9,當出現需要增加大類時,可以方便地編碼為6~8,為以后增加或刪減項目大類留下空間。
(七)制定科學的項目編碼技術,規范項目大類內容,并形成制度,嚴格執行
好的項目編碼不僅可以清晰反映項目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所屬大類、部門信息等,而且簡單、易記。一般高校采用項目大類+部門+順序號的編碼原則,在此基礎上可以適當添加一些財務項目的屬性信息。另外每項目大類包含哪些內容應形成規范,制定成冊,形成制度,這樣無論項目設置的工作人員怎樣更換,標準都統一不變,不會因為人員的更換造成項目設置的混亂。
項目分類設置不僅僅考慮了學校的職能,可清晰反映學校各項職能活動以及各項支出的具體用途,能夠有效解決原項目設置“外行看不懂、內行說不清”的問題,而且結合了預算管理和會計核算的要求,無論是對加強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還是會計核算的內部控制都具有重要意義。
四、總結
本文在調研了多所高校項目設置狀況的基礎上,結合會計核算、財務管理、預算管理的要求,首先對目前各高校財務項目設置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并對財務項目的功能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結合學校職能、預算項目和會計核算要求的財務項目設置體系。●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R].2010.
[2] 侯勝華.新形勢下加強科研經費管理的思考[J].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2007(12):54-56.
[3] 陳維忠.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商業經濟,2005(3):114-115.
[4] 楊曉華.基于績效評價的高校預算管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5] 張慧.高校財務管理與績效評價工作探討[J].時代經貿(下旬刊),2008(8):27.
[6] 顧全.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中英比較研究[J].科研管理,2012(1):120-126.
[7] 楊愛平,陳寶農.項目預算的科學性與可行性[J]. 中國農業會計,2003(8):5-8.
[8] 肖小蘇.關于加快項目預算執行進度的研究[J].會計之友,2012(12):83-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