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摘 要:代數是在算術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字母代表數,讓數的概念與運算抽象化、公式化。這就使一些學生在學習時出現一些困難,特別是初一學生開始學習代數,對其在了解上還存在一些困難,對初中代數的特征及學生的學習情況談幾點認識。
關鍵詞:初中;代數特征;課本知識
剛剛上初一的學生才接觸代數時,要經歷算術向代數的過渡,主要表現就是數到字母表示數,這是在小學基礎上的進一步抽象。字母能夠代表數字,但是它又不是代表具體的數,這就是初一學生很難理解的原因所在。
為了解決初一學生因此所產生的學習障礙,為了克服初一新生對這一轉化而引發的學習障礙,在教學中要對“代數初步知識”這一章特別注重。這一章是承前啟后的一章,是中小學數學的重要銜接。由于小學學過一些字母表示數的知識,所以在教學中要用一些相關的實例,這就很自然地引出代數式的概念。然后給學生講解怎樣列代數式來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以及一些基礎知識。要特別注意與小學知識的關系,要讓學生感受到到初一是小學的自然過渡,這樣就能降低升學帶來的不適應。
在剛剛開始的第一節課,一般不要講課本知識,而是通過表述與指導讓學生在總體上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這樣能讓他們對初中代數有一個粗略的認識。教師可以介紹一下:數學特點、學習的特點、未來學習的展望等相關問題。學生對數這一概念在小學教學中有過兩次拓展,一次是引進數0,還有是引進分數。但是學生對此原因沒有深入體會。到初一又引進了負數,與學生日常生活上的聯系又不緊密。在生活中都是用“下降”這一說法,但是現在卻要把下降多少說成上升負的多少,就很不習慣,也很難理解。因此,負數也可以說是學生在初一數學中遇到的一個難點。
我們在對初一學生引入負數時,可采用這樣的方法,例如,對某單位收入50萬元與支出50萬元,增收200千克與減少200千克的意義就很明白了。那怎樣利用一個數來表達它們的意義呢?這樣就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然后可以讓學生舉一些身邊相關或者相反的例子,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這一新數的理解,從而達成共識,進而順利地通過這一過渡期,讓學生沒有太大的跳
躍感。
總之,我們在教學中要盡量做到小學與中學數學知識的銜接,為剛剛進入初中的孩子鋪平學習代數的道路。
參考文獻:
朱偉華.淺析初一學生代數解題誤區及對策.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16).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錢集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