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婧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江西南昌 330000)
漆畫創作中抽象圖形運用的趣味性研究
張丹婧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江西南昌 330000)
本文通過分析抽象圖形在古今漆畫創作中的神秘玄遠之趣,說明抽象圖形在漆畫中產生趣味性的當代意義,進而引出在當代漆畫創作中有效運用抽象圖形的方法,以增強作品的趣味性,提高作品的創意與創異。
抽象圖形;漆畫;趣味;神秘;審美
本文是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2年度校級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漆畫創作中抽象圖形運用的趣味性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YC1213
本項目由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研究生創新專項資金資助
抽象的表現形式在我國繪畫歷史的長河中并不少見,抽象圖形在漆畫中的造型表現是通過意象構成方式,將現實中的物象的形象或想象中的形象進行高度抽象化,轉化為一種“似云非云,似鳥非鳥”的抽象形態,具有顯著的主觀表現性特征,在抽象的形式中展現出生命律動,表現出神秘玄遠的藝術趣味。而抽象圖形在漆畫中所產生的趣味性也使得作品具有了當代意義,因此,應在漆畫創作中注重抽象圖形的運用,并不斷地創新抽象圖形的造型方法,以使抽象圖形在漆畫創作中得到更好的運用,最終使作品煥發出強烈的時代精神。
在我國漆畫發展的漫漫長路上,無論是現代漆畫還是古代漆畫,抽象的表現形式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抽象圖形的運用也成為了一種必然。產生了別具一格的“神秘玄遠”之趣。
在我國古代漆畫中,抽象圖形的運用屢見不鮮,抽象性也是我國古代漆畫的主要特征。其中,以楚漆畫最具代表性。楚人重視人與神、人與自然的情感溝通,認為天地萬物都是有情感、有生命的。漆畫中的造型既不是對大自然的單純模仿,也不是單純的自我情感表現,而是一種自由生命狀態的再創造。楚人常用抽象、變形的手法來處理具體形象,以豐富的藝術想象,出色獨特的抽象表現力,把從自然原形中提煉出的元素進行分解、重構,構成新的抽象的圖形,并將其規范在特定的空間內,產生獨具“巫”文化特色的“神秘玄遠”之趣。如漆棺畫,大多都采用了大量旋轉的、抽象的紋樣,并遵循一定的規則,構成抽象的單元圖形,表現出高度抽象的特征和主觀性特征,通過這種抽象形式,描繪出深奧詭譎的天界或幽冥世界,表現出楚人對超越生死的向往。另外,楚人還擅長通過曲線構造抽象形態,這些以曲線構成的形態有些甚至還會被分解、變形成抽象的幾何形,或加工、組合成夸張、怪誕的人物、動植物形象,以表現浪漫奇異或超現實的主題,給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這種抽象的形態,極具自由的律動感,雖失于形,卻得其神,給人以神秘詭異之意趣。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抽象圖形在楚漆畫中極具神秘之趣,成為了當時的文化特征和審美風尚的寫照,產生自由浪漫的藝術風貌。這種抽象的表現形式也對當代的漆畫創作帶來了一定的啟示作用。
在現代漆畫創作中抽象圖形的運用也是極為廣泛的。在當今多種風格并存的漆畫藝術格局中,抽象的藝術表現形式仍是頗受創作者的青睞。抽象圖形在漆畫中的運用體現出創作者站在了哲學角度上去理解客觀對象,根據對自然客觀事物的理解去組織與表現對象,是點、線、面、肌理與色彩的一種富有意味感的組合,是一種主觀化、情感化的反映。它所帶給人的審美感受比起具象的藝術形式更為強烈、深刻,也更具思想性。漆畫的材料所具有的形態、質感、色彩往往使得抽象圖形無論是在視覺方面還是觸覺方面都更為抽象,營造出無限的空間意境,具有思想情感表達的隱秘之趣,以及主題表達哲學化的玄遠之趣。例如漆畫作品《亙》,作者通過綜合運用不同的材質,疊加出富于變化的且邊緣模糊的半圓形,好似在摹寫筆墨的氣韻;偶然磨顯出的半圓結合少量蛋殼的適度強調,在經意和不經意間呈現出耐人尋味的效果;殘缺而模糊的圓的形態,其內部又包包含了豐富的變化,使得整體形態有了一定的方向感,樸實奔放,變化自然,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含蓄地表現了亙古之境,暗含了深刻的哲學之思,作品極具神秘玄遠之趣。
抽象圖形在漆畫中所產生的趣味性能夠創造出一種非常態化的、有意味的視覺效果,具有顯著的當代意義。首先使作品更加“自由”地展現出創作者的情感體驗和精神內涵,使藝術作品成為實現人們心靈與現實世界溝通與交流的橋梁。其次,抽象圖形的運用也使得作品的藝術形式更為單純簡潔,并結合時代審美風尚,展現出新穎獨特的藝術面貌,給人一種大膽的、嶄新的審美趣味,提升了藝術作品的創意與創異,使作品更加具有吸引力與感染力,并進一步增強了漆畫藝術的表現性。再次,通過在創作中運用抽象圖形,使表現內容更為深邃,營造出了作品的空間意境,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帶來人與作品交流互動的情感體驗,更好地調動觀者的情感,讓觀者在欣賞中進入精神境地的漫游。最后,使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觀者在欣賞的過程中,得到情感的釋放和視覺的快感以及精神的升華,滿足了人們的求異心理,增加了作品的創意性與附加價值。
抽象圖形在漆畫中的應用是一種感性與理性交織的藝術活動,為了更好地展現抽象圖形在漆畫中的趣味性,可將設計的表現手法和理念運用于漆畫創作中,并緊密結合漆畫的材料技法特征,并最大限度地表現漆畫的材質美,以材料的抽象美和紋理美使抽象圖形在漆畫中具有獨特的設計語言之趣,如麻布獨特的編制肌理效果,螺鈿五彩斑斕色彩等,都能夠帶來豐富多彩的肌理視覺效果,以“抽象”表現“抽象”,不但使抽象圖形形成視覺上的張力,還給畫面增添了些許含蓄感,使當代漆畫藝術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次,使點、線、面三個要素在畫面中的組合符合當代審美意識的同時,強調圖形與圖形之間的對比協調關系所產生的視覺趣味,加強形式表現的自由度與創意性,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使漆畫作品具有獨特性、審美性、和時代性特征。另外,增強創作過程中的感性度和偶發性,充分發揮材料的性能,如利用漆流動性、不同漆液的化學反應性等;綜合運用各種物質材料;在靈活運用技法的同時,沖破技法的束縛,在自由運用技法時獲得偶然形態,使作品生成意趣天成的藝術魅力,實現主觀與客觀、主動的和被動的有機融合,帶來視覺上的“形式驚奇”和“幻中求真”的藝術效果。最后,注重情感的表達,以情動人。
時至今日,在現代藝術中“抽象”依然被視為最具表達力的藝術語言,對于精神世界的思考和揣度仍是作品的靈魂之處。抽象圖形在漆畫中的運用打破了現實世界中具象的局限,表現出“幻”與“真”的藝術靈境,給人一種超越時空的意境感;自由而抽象的造型具有強烈的律動感,展現出浪漫、灑脫的藝術風貌,煥發出一個時代特有的精神氣質和生命活力。通過對“漆畫創作中抽象圖形運用的趣味性”這一課題的研究,望進一步挖掘抽象圖形在漆畫中的獨特表現力,不斷地探索新的藝術創作方式,試為當代漆畫藝術創作提供了不竭的靈感源泉,并從中得到美的啟示與熏陶。
[1]劉君博.《抽象性漆畫的探索》.閩江學院學報,2007年8月,第28卷第4期
[2]汪天亮:《抽象的傳統與傳統的抽象》,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總第146期)
[3]王祖龍著:《楚藝術圖式與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張丹婧,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1級美術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漆畫創作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