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蕊 (西北師范大學 甘肅蘭州 730000)
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欣賞中的運用
黃 蕊 (西北師范大學 甘肅蘭州 730000)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技術已充分滲透進音樂教育學科,構成了全方位交流式的教學系統,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尤其是它與音樂的巧妙結合,對加速教育現代化、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與此同時,由于多媒體技術自身特點及限制,在使用過程中必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我們在運用時要注重策略。
多媒體技術;音樂欣賞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多媒體這一教學手段正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滲透到音樂教育領域,它的日益成熟和普及構成了全方位交流式的教學系統,融合了數據、文字、聲音、動畫、視頻、圖形等信息媒體,通過計算機數字化處理,運用一種媒介系統處理多種媒體信息。在音樂欣賞過程中,信息技術與音樂的巧妙結合,對加速教育現代化,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的重要工具和媒介,在音樂欣賞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它博采眾多教學手段的優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貼切的音樂情境,有助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在極強的藝術感染力的熏陶下,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音樂是與一定的歷史文化、社會地理及藝術背景等因素相關聯的,學生在欣賞作品時,教師通過多媒體將音樂作品的文化內涵以圖文形式展示出來,使得情景交融,令人身臨其境,塑造了一種音樂氛圍,創造了視覺與聽覺形象,有助于學生更加透徹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寬音樂視野,并為學生在思維上提供一個廣闊的空間。多媒體技術不僅有助于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讓學生對樂器的音色、作品的和聲曲式及音樂的情感體驗有了較為直觀的感受,更為重要的是對于技術性的專業學生來講,對作品掌握能力的加強,且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使得他們更好地駕馭作品,運用到自身演唱或演奏實踐中。
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環節中的關鍵,其效率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進度和質量。音樂欣賞又因其自身特殊,缺乏直觀性,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恰好彌補了傳統音樂教學中的不足,常難以營造出良好的音樂氛圍,但是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則可以將圖像、音頻、視頻等匯集在幻燈片中,使學生能直觀清晰地欣賞到歌唱家對作品的演繹及樂隊演奏的整體實況,不僅增加了教學密度,節省時間,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同時也創設了教材難以提供的音樂情境,展現了音樂的感官效果,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所以,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展藝術思維和審美鑒賞能力,同時擴大課程容量,提高課堂質量及效率,進而讓學生從感受美、體驗發展到想象美、創造美,對音樂的理解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為了推廣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許多教師往往抱著就怕不用的心理,將多媒體強拉硬拽拖進課堂。有些人認為,沒有多媒體配合的課堂不夠出采,運用多媒體參加教師授課評比占優勢等等,出于這樣的功利思想,只是一味迎合評課標準的形式化,而不顧所選技術手段怎樣有效輔助教學內容,是否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作品涵義,這種盲目硬用只能使課堂徒增無效信息,干擾了學生的注意力,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率,不難看到多媒體技術的初衷已被扭曲,原本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教學,卻為了追求形式演變為面子工具,使得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失去了原本的積極作用,這是萬萬不可取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切忌盲目加花,非用不可。
再者,我們必須意識到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可以更好的發揮教師的主體地位,但不能直接取代教師的教學。比如,有些教師把一堂課中所有文字介紹和作品音頻統統納入課件中,口頭講解和與學生交流的內容明顯減少,甚至一些應由教師對學生課堂做出的反饋也提前設計好由電腦代勞;還有一些教師制作的課件畫面精美,細致考究,技術花樣百出,可謂說是應有盡有,使得課堂氣氛異常活躍,但一節課下來,學生對課件中的圖片及故事印象深刻,意猶未盡,但對作品旋律、結構、情感卻一知半解,教學目的遠遠沒有達到,只顧形式卻忽略教學主題,難免喧賓奪主。
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網絡上資源共享尤其豐富,便出現了圖省事下載課件的現象。客觀講,在教學中進行技術創新與借鑒總歸是值得肯定的。但關鍵是很多教師對課件制作缺乏必要的認識,不切合實際教學需要和反饋信息進行適當調整,造成過分依賴現成資源。好的課件應該是教師在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學生程度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教學風格和內容等因素制作而成,教學中對象不同,層次不同,課件中的框架結構也應不同,如果忽略了這一點,機械師照搬引進,缺乏個性,長此以往,根本無法達到教學效果,學生能力下降,教師水平也停滯不前。
現如今,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對教師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研究和分析總結,認真準備課件,才能使技術切實有效的輔助音樂欣賞教學。尤其是音樂教師,無論是課件制作還是音頻、曲譜處理,都應至少熟練掌握幾種應用軟件,大部分教師對電腦設備運用自如,反饋效果也非常好。對于一些教師來說,這并非易事,操作不熟練,出現小故障就束手無策,只好尋求幫助,耽誤了大量時間。所以,教師應提高自身素質,通過不斷地應用實踐,掌握多媒體技術及音樂相關軟件的操作技能,更好地發揮其優勢。
目前,在高校中普遍使用投影儀、無線話筒等多媒體設備,全方位的控制系統,使教學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和提高。但是,無網絡連接的多媒體教室在高校中是孤立的,由于控制器本身設有實現嵌入式聯網也就無法實現多媒體教室的網絡化集中控制和管理。分散的多媒體教室無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繁瑣的設置操作,增添了其復雜性和失誤率,而且多媒體控制系統并未接入網絡,對設備的管理、檢測及維護都是低水平的,電腦程序及相關軟件無法得到及時更新,因病毒導致死機或U盤不能使用的情況時有發生,需找專業人員才可維修,經常是在上課過程中出現問題,影響了正常教學,降低教學質量和效果,所以應加強對多媒體教室的管理與維護。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對音樂情境與氣氛的營造,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審美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提高了課堂效率和質量,音樂欣賞內容更加豐富,有助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深度挖掘,從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多媒體技術也應不斷完善,要求教師在有具備專業素養的同時,也應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將它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更加規范、標準、科學地運用,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1]張紅,《試析多媒體技術在高師音樂欣賞中的應用》,高等教育研究, 2006(1):64-66
[2]龔文莉,《淺析多媒體在普通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專業教學研究中國成人教育, 2009(8):145-146
[3]那日松、邵靜、白風岐,《運用多媒體突破教學難點的探索》,赤峰學院學報,2006(16)
[4]田雅麗,《實施多媒體音樂欣賞教學的意義》,電腦知識與技術, 2005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