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衛華 (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0)
小組合作型音樂課堂的構建
林衛華 (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0)
本文以小組合作的概念介紹為切入點展開論述,然后簡單論述小組合作的重要性,接著論述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是小組合作的前提以及師生角色的科學定位是小組合作的基礎,最后從歌唱課的小組合作、鑒賞課的小組合作以及器樂課的小組合作三個角度詳細論述小組合作型音樂課堂的構建
小組合作;大學生;音樂課堂
在大學音樂課堂上,教師主要進行樂理知識、器樂演奏以及歌唱技巧方面的說教活動,大學生對于內容枯燥形式單一的音樂學習“想說愛你不容易”,漸漸對音樂學習喪失了興趣。因此,以增強大學生的參與意識、實現大學生主體地位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始走上歷史舞臺。
“20世紀70年代美國興起小組合作學習,即將全班學生依其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創設一種只有小組成功,小組成員才能達到個人目標的情境”。1小組是大學生進行課堂學習的基本單位,小組內的合作探究是大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主要形式,以團隊成功為榮是大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口號。
首先,小組合作能夠實現大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大學生在互幫互助和群策群力中實現學習主體地位,大學生真正成為音樂學習的主人,積極參與、主動學習、團結互助和共同發展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題曲。其次,小組合作能夠培養大學生的團隊意識。小組成員在合作探究中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在實現團隊目標的過程中協調彼此的學習行為,使之為團隊目標服務,從而有效鍛煉了大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調能力。最后,小組合作能夠提高課堂效率,實現素質教育。小組合作使大學生成為音樂學習的主人,有效激發了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課堂效率得到提高以及大學生主動認知能力得到提升,極大地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能夠為大學生構建一個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個性展現空間,能夠在放飛心靈的同時去除清規戒律的負面影響,幫助大學生造就一個輕松、自由、主動的探究環境,使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開展成為可能。另外,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還能夠激發大學生自覺進行音樂學習的良好動機。“動機是指激發、維持、調節并引導人們從事某種活動的內在心理過程或推動力量”。2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還能夠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使大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促進大學生音樂學習的高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需要一個寬松自由的探究平臺,而和諧融洽的人性化課堂氣氛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發展各種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觀與道德品質的過程”。3由此可見,教師是大學生高效開展課堂學習的向導,能夠通過創設人性化、科學化的課堂活動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在主動探究中培養大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多方位促進大學生的能力提升。另外,教師只有退居二線成為大學生課堂學習的導演,才能把課堂這一舞臺真正留給大學生,才能給予大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和主動發展的機會,才能幫助大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首先,分組準備、互幫互助。在展現小組合作成果前,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在互幫互助中實現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在促進團隊目標實現的過程中獲得自身的發展。以合唱練習為例,各聲部的相互協調是合唱走向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大學生可以在練習過程中,交流自己對合唱的認識和對別人的建議,在探討中促進個人與他人的共同進步。其次,獨唱變合唱、全員參與。獨唱能夠展現大學生的個人才藝和音樂天賦,但是,在短短四十五分鐘內能夠進行獨唱的大學生只能達到十幾個人,所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唱代替獨唱可以最大限度地擴大課堂活動的參與群體,使全體學生都有機會和時間表現自我。最后,科學點評、求同存異。在各小組進行合作成果展示期間,教師可以對各小組的具體表現進行科學的點評,指出各小組的成功和不足之處,同時還要注意“積極的鼓勵比消極的刺激好得多”4,多多進行賞識教育,因為,“好學生是夸出來的”5。
鑒賞課是音樂課的重要形式,主要進行音樂欣賞活動,鑒賞課對于提高大學生的音樂修養和審美能力具有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對于一件音樂作品的鑒賞活動,如果只聽教師的“一面之詞”,就會否定大學生的審美體驗和情感體驗。因此,教師要把音樂作品鑒賞的話語權交還給大學生,讓大學生在認真傾聽后暢所欲言,如實表達對于音樂作品的個人看法。以紅歌《七律?長征》為例,大學生可以自由表述個人對于詞作者毛主席的敬仰之情,也可以直接闡述對歌詞的看法,更能夠對伴奏音樂提出寶貴意見。大學生在相互討論中能夠積極學習他人意見,在鑒賞課的合作探究中提高對音樂作品的認識。
器樂課是音樂課的另一重要形式,器樂的基本演奏技巧是大學生必須掌握的音樂技能。大學生要掌握樂器的基本使用技巧,能夠運用樂器進行簡單的表演活動,在提高個人音樂表現力的過程中逐步實現音樂學習的科學發展。教師要為大學生對進行樂器學習創造條件,給予大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學習、體驗和掌握一般樂器的演奏技巧,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器樂合奏課對于大學生而言有較大難度,涉及到器樂演奏基本功的掌握情況、樂隊協調能力方面的內容。大學生能夠在相互配合與鼓勵中積極合作,有效促進協作意識和團隊意識的發展,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大學音樂教學的“諾亞方舟”,能夠引領大學生開展一段前所未有的探究活動,在激發大學生自我發展的主動意識中有效提高個人音樂修養,從而加速大學生的科學發展。
注釋:
1.轉引自吳洪成.《現代教學藝術的理論與實踐》.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3頁.
2.明宏.《心理健康輔導基礎理論》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13頁.
3.莫雷、張衛.《學習心理研究》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第6頁.
4.張人杰.《20世紀教育學名家名著》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97-898頁.
5.朱磊.《好學生是夸出來的》《思想政治課教學》2007年第2期第40~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