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姍娜
(南京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學院,江蘇南京,210002)
補修課程教學是廣播電視大學(以下簡稱“電大”)開放教育本科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是為了順利實現專科與本科階段知識體系的有機銜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針對研讀開放教育專科起點本科的非對口專業的學生所組織的補修該專業專科階段主干課程的教學。補修課程是為保證本科專業的學生順利學習該專業本科階段教學內容,構建較為系統、完善、科學的知識體系,實現本專業本科層次人才培養目標而設置的課程。中央電大按照必須、夠用和有機整合、分類設置的原則,確定不同學業基礎學生的補修要求及課程門數。每個專業的補修課程不超過3門,每門課程的學分不超過4學分。
教學點是實施專業補修課程教學的主要陣地,是教學質量得到保證的基礎。專業補修課程教學的實踐性很強,如果說中央電大和省電大的規定傾向于原則務虛的話,教學點必須具體務實,從細則規定到過程落實,不能出現缺位。否則,將給后續的教學工作帶來較大的影響。學生在新課程的學習中也將遇到很多基礎知識方面的問題,從而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開放學院開放教育本科各專業補修課程教學質量總體來講是比較好的,但開放教育的特殊性,使其在教學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其結果是學生對補修課程基本內容沒有掌握,很難達到基本教學要求。
相對于本專業的必修及選修課而言,補修課的形成性考核內容要求比較寬松,基層教學點在組織補修課程教學時,往往對平時作業、網上教學活動、學習小組活動等傳統的形成性考核項目重視不足。這些會導致學生對補修課不重視。甚至很多學生對是否需要補修,需要補修哪些課程都感到模糊不清,也不了解補修課程的意義和重要性,沒能認識到知識體系的連貫性。
2012年前,補修課程的相關文件資料包括教學計劃安排、教學過程記錄、學生學習情況記錄、考試試卷成績、學生免補情況等。這些文件資料的保存和管理都存在一些問題。班主任和學生普遍忽視補修課程的重要性,因而對相關文件資料的保存降低了要求。
雖然《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試點專業本科(專科起點)補修課程管理辦法》(電校教〔2005〕43號)在總體上給出了相應的指導意見,但是作為教學點,針對具體的實施條件,從學籍到教學直至考務管理,一直沒有形成統一的規范以明確操作及標準,導致在執行上無章可循。
補修課在實施完教學及考試以后,教學點統一下發成績。學員的補修課成績直接下達給班主任。沒有成績的扎口管理,沒有設立針對補修課的統一臺賬,在補修課成績管理這一重要環節極易產生問題。
為切實提升補修課的教學管理效率,結合南京電大面授輔導教學實際,學院提出了補修課程的一系列管理辦法。
學院于2010年春季將完善補修課的管理流程作為專項工作,開展了一系列的調查和研討。最終出臺了《南京廣播電視大學直屬學院本科(專科起點)補修課程教學實施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圖1 南京電大直屬學院本科補修課程管理流程
從圖1可以看出,南京電大建立的補修課程主要是從兩條線來實施管理。第一條線是招生人員匯總新生班級補修課程信息表。此表要求首先根據學生入學資格(包括入學時所獲學歷及所學專業),填寫所需補修的課程和免補修的課程;然后將此表報教務人員審核、簽字確認;最后,轉學籍,完善補修課程臺賬。第二條線是班主任每學期完成新的免補修申請表,報考務審核,辦理相關的免補修課程繳費事宜;考務人員完成免補修課程名單,同時,需要補修的學員,按照正常手續報修課及參加考試,上報學籍及考務;教務人員組織相關教學,安排補修課考試等一系列考務工作;最后轉學籍,建立補修課臺賬,同時,轉班主任完善學生的學籍卡。
通過以上兩條線對補修課程系統實施管理,為最終的畢業審核提供了真實、有效的參考數據。本科各專業的補修課程,將按照學分課程的修課管理方式進行教學與管理,并按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學分數及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組織教學輔導。參加補修課程學習的學生,原則上編入相應專科課程教學班進行教學輔導,在相應的學期中完成補修課程的學習任務。
補修課程的考試工作將安排在假期中進行,由我院統一組織實施。考務工作嚴格按照電大考務規定的各個環節執行。包括命題、試卷印制、考場安排、監考、閱卷、核分、登分等,并在下學期開學前完成試卷及成績歸檔等考務工作,完成教務處所需的上報內容。
《管理辦法》中特別提到,要建立補修課臺賬。在之前的管理中,對于補修課成績,一直未作統一的匯總管理,每學期補修課的考試成績,按照學期匯總存檔。班主任也僅僅做所管理班級學生的學籍卡成績登入。本次改革,特別考慮為所有開放學院的在籍學生做專項補修課的成績臺賬管理。
開放學院補修課臺賬對于建賬人、建賬日期、登錄人、登錄日期等都有很明晰的記錄,對于免補情況也有所標注,對于通過免補審核的學生,在成績一欄,自動按照60分記錄,以示區別。
根據《管理辦法》的規定,2010秋學期起,南京電大開放學院對補修課程進行一系列教學改革試點工作:
1.本科各專業的補修課程,將按照學分課程的修課管理方式進行教學與管理,并按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學分數及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組織教學輔導。
2.參加補修課程學習的學生,原則上編入相應專科課程教學班進行教學輔導,在相應的學期中完成補修課程的學習任務。
3.為避免與正常期末考試沖突,補修課程的考試工作將安排在假期中進行,由我院統一組織實施,并在下學期開學前完成閱卷、登分、成績歸檔等考務工作。
4.補修課程的考核管理,可參照各專業實施方案細則執行。
5.根據南京電大“寧電大〔2005〕41號”文件規定,補修課程的學分一律不計入最低畢業總學分;但未按規定參加課程補修并取得合格成績者,不準予畢業。
6.參照“南京電大開放教育本科免補修工作流程”,補修課程的免修免考將按照學分課程免修免考的管理辦法辦理相關免補修手續。
7.所有補修課程的課表、教學日志、考試試卷、成績記載等應保留二年,作為教學檢查的必要內容。
《管理辦法》實施一段時間以后,學生對于自己應該補修的課程、什么時候需要補修、如何補修及最終的補修成績等,都非常清楚。班主任能夠很好地掌握所管理班級的學生補修情況,及時通知學生完成課程補修。教務管理員從整體上全面管理教學點所有本科班級的補修情況,保證為每個班級做好補修課的安排,為學生在后續的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建立補修課臺賬后,學院內部管理人員都可以隨時通過查詢功能查詢學員的成績獲得和登錄情況;班主任可以及時通知學生是否需要補修課及考試;學生也可以隨時查詢相關內容。這真正做到了方便、快捷、準確。
在《管理辦法》實施之前,如果學生的補修課成績在畢業審核階段出了問題,學生、班主任、教務管理員時常各執一詞,誰都無法提供一個權威的證據。《管理辦法》的出臺,為學籍管理人員提供了準確的憑據,使畢業審核這一環節變得有據可查。
補修課程是開放教育構建終身教學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它降低了不同專業之間學習的門檻,為學生的跨專業深造提供了便利補修課程的教學實施,確保大部分學生能順利學習專業課程。所以,教學點管理人員任課教師學生都必須改變觀念,從思想上對此高度重視,并嚴格實施《管理辦法》,不斷在管理中改進提升,以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1] 王炫.有效分配資源 完善質量保證——關于開放教育基層教學點開展本科補修課教學的思考[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4).
[2] 孫劍.電大教務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教育觀察,2014(4).
[3] 國家開放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試點專業本科(專科起點)補修課程管理辦法(電校教[2005]43號)[EB/OL].(2005-07-13).http://www.open.edu.cn/callcenter/File/news15.aspx.
[4] 方明中.實施開放式教學,讓學生動起來[J].教育觀察,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