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強勁腳步,愈來愈多的新型教育理念逐漸被應用于高中政治課堂中,生命化教育理念作為眾多教育理念之一,在實現高中政治有效教學、遵循教育改革要求標準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成效。那么,如何在生命化教育理念引領下,扎扎實實地堅持課改理念,構建出更有效的高中政治課堂呢?就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生命化教育理念;高中政治;課堂構建;措施
一、概述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基本內涵
生命化教育,簡單來說,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以獨立的個體存在于教學活動中,而且每一個個體都個性獨特、獨具生命力,加之教育活動是為教師“教”、學生“學”所服務的,教授知識和培養思維都是為了激發學生的生命活力,展現了教育活動對生命的尊重。換言之,生命化教育就是以生命為教育基點,在教育的過程中注重遵循生命的特點、發展規律、成長環境等內容,旨在引導生命朝向全面、和諧、多元、自由、豐富的方向發展。
應該注意的問題是,生命化教育不只是以生命為內容的教育,也不是一種單純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種教育理念,它貫徹于整個教育活動始終,我們需要正視生命的價值,在教學活動中全力闡釋教育的內涵,展現生命最根本、最鮮明、最本真的美。
二、構建基于生命化教育理念下高中高效政治課堂的必要性
進入21世紀以來,置身于節奏快、更新快、發展快的現代社會,我們必須摒除傳統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建立新的思想觀念,同時,也間接地要求教育界必須與時俱進,尋找出新的教育理念,推動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傳統教育弊端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忽視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在現實教學活動中,還存在著教學內容單一、過于重視知識的傳授、未能尊重學生的生命發展等現象。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強勁腳步,愈來愈多的新型教育理念逐漸被應用于高中政治課堂中,生命化教育理念作為眾多教育理念之一就應運而生,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教育自身的呼喚和發展的必然。該理念一經提出,就受到教育界的極大關注和重視。作為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的政治學科,構建基于生命化教育理念下的高中高效政治課堂就顯得十分必要。
三、構建基于生命化教育理念下高中高效政治課堂的措施
1.健全課堂管理機制,為政治課堂構建提供機制保障
如果要加快生命化教育理念與高中政治課堂的融合,那么教育理念的滲透不應僅限于指導課堂教學,還應該應用于師生關系的培養問題上,從而在拉近師生關系的基礎上,使得教師能夠與學生無障礙交流,并健全課堂管理機制。同時,課堂管理機制健全之后,教師需要切實利用管理機制的建立價值,輔之以一些有效考核制度、評價制度,從而保證課堂上的學習能夠高效、高質,學生和教師的生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構建起高中高效的政治課堂。
2.強化教師品德素質,為政治課堂構建提供前提基礎
教師的品德素質水平,直接關系到生命化教育理念能否正常引導課堂的構建,因此,在高中高效課堂的構建中,應該注重強化教師的品德素質。比如,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觀念,逐步將學生推向課堂主體的位置,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教師需要放低姿態與學生交流,改變督導者和命令者的身份,尊重學生并與學生站在平等的位置;同時,教師需要采取差異教學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善于寬容學生犯的錯誤……總的來說,教師需要提高個人的品德素質水平,真正在教學中展現生命化的教育內涵。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政治課堂構建提供動力支撐
高中生雖然不及小學生那般熱愛模仿教師行為,但他們的動作行為和為人處世態度,還是會在潛意識中模仿教師,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到自己對學生的影響,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水平。隨著生命化教育理念的縱深發展,加之高中政治這門課程學習內容的特殊性,政治課程的教育需要從注重經驗層面轉向注重理論的層面。因此,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加強自身理論知識的學習,注重各種研究問題的落實;學校也需要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建設,諸如培訓在職教師、招聘素質水平高的教師、開展各項專題活動等,為政治課堂構建提供動力支撐。
4.詳盡解讀教材內容,為政治課堂構建提供教學保證
生命化教學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課不能只是灌輸給學生知識,還應進行綜合素質的教育。由于高中政治課內容充滿了人文關懷,高中政治教師就要著重挖掘教材內容,使得我們的課堂反射出濃濃的生命氣息。為此,教師在課前應該周到細致地研究教材,明確此節內容的重點、難點,確立基本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向,而且還需要設計一個全面的教學流程,幫助自己掌握好教學節奏。教師尤其要提前設計好學習活動,突出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生命力。例如,在講述貨幣、投資理財等有關內容的理解上,教師可以依據現實生活的經驗,啟迪學生思維,把枯燥無味的高中政治課堂變成生動活潑,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開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場所。通過將生命化教育理念的精髓滲透在普通的教學過程中,從而為政治課堂構建提供教學保證。
總的來說,在平日的課堂教學中,筆者通過優化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巧妙地滲透生命化教育理念的相關內容標準,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在課堂上享受著學習的喜悅,體味著生命的真諦。
參考文獻:
[1]何嵩,張瑜.生命化教育視域下的教學策略轉變[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07).
[2]馮晶.生命化教育視域下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1.
注:本文為《基于生命化教育的高中政治智慧型課堂構建的研究》課題論文。
作者簡介:孫逸豪,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2011級教育碩士。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