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愛華
摘 要:數學是初中教學中的基本學科,學生要學好數學,除了掌握數學基礎知識以外,還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思維能力不僅包含分析綜合能力,還包括比較能力、猜想能力、提問能力等,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數學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要結合數學學習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數學思維能力
在新課標要求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學生數學學習的思想基礎,也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學生能夠擁有較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就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并能夠更加靈活地運用數學基礎知識進行解題。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效率,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推動數學教育的發展。
一、課堂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概念分析
1.數學思維能力的概念
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學習的基礎,是思維教學的一部分。數學思維不僅僅是對數學基本知識的理解,還包括對數學基本構成的分析和綜合。數學思維能力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是對數學對象的科學認知,其反映了數學學習的基本規律,也能夠體現數學的理性和邏輯性。數學思維包含基本的數學解題方式,例如,類推法、演繹法、猜想法和分析法等,還包括諸多的數學概念和數學思想等,其是一個科學的思維體系,是對數學關系的科學分析。
2.數學課堂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特征
數學思維的發展受到學生年齡階段的影響。初中生對數學的認識和感知更傾向于具象思維,其邏輯思維剛開始起步,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一般都使用做題經驗去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學生對數學的邏輯思維開始于初二時期,從這個時期開始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初具理論化特點。
二、數學課堂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1.鞏固數學基礎知識,提升學生思維速度
基礎知識的鞏固對于提高初中數學的解題速度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教師在進行課堂授課時,首先要用部分課堂時間來幫助學生鞏固數學知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得學生能夠強化數學思維的基礎,提高解題速度。對于學生來說,其把握基礎知識的本質越深入,對知識的理解越深刻,運用起來才越發得心應手。
教師在強化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運算解題速度。其實運算速度反映的就是學生的運算習慣和思維對知識的概括能力。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可以通過概括總結習題解題規律的方式進行。具體說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將習題分類,并對不同類題的解題方法加以詳細介紹。教師可以安排各類解題方法(如,類比法、化歸法、數形結合法、代入法和特定系數法等)的習題幫助學生強化解題思路,鍛煉學生快速運算的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還能夠向學生傳授總結的速算要領,使學生對部分經常使用的公式和數據等熟練掌握,從而使學生加快解題速度。要善于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技巧的歸納總結,以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教學節奏,為教學目的的實現留下足夠的時間。
2.科學利用問題教學,鼓勵學生主動思維
事物之間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聯系,對于教師來說,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要引導學生以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分析問題,學會由表及里,從而提高對數學知識本質的深刻認識。如,自變量x的函數y=x2-2ax+2a+3和x軸有交點,并且有且只有一個交點在x軸的正半軸上,那么a需要滿足何種條件?在解答該題時,一些水平不高的學生只能看出判別式大于或等于0,之后就無法深入解題了。教師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往往只是簡單地將解題步驟和結論告之學生,認為這樣對于學生學習知識更加快捷,但這樣做并不利于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思維與想法,并發現和總結出其中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一做法對教師的能力要求較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的教學實踐水平,這樣做符合新課標開展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
當前的教育改革更加注重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提升。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推動學生主動發現問題、主動進行探索和學習。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將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革新,利用新的教學思路對學生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娟.新課程背景下再談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0(08).
[2]林愛升.新課標下學生數學思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研究[J].新課程:教師,2010(02).
[3]吳展法.淺論思維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02).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