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達勝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是課堂教學改革,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理論化、抽象化的思想政治學科知識對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具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借助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效率,案例教學法較強的抽象與具象的轉化功能給初中政治教學提供了巨大便利,在課堂教學中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案例教學法;實施技巧
一、案例收集、選擇、加工的技巧
案例的使用要注重兩個要點,一個是案例要與教學內容、要求、目標高度一致,達到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二是使用的案例要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聯,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便于理解,基于此,案例的收集、選擇和加工尤為重要。案例的收集要掌握來源的多元化,比如,靈活運用教材中的案例,利用平時的生活和社會實踐收集案例,充分利用互聯網收集案例,通過新聞、報紙、廣播等渠道收集案例等。
收集的案例并非都能用到,在教學中要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狀況選擇合適的案例使用。在案例的選擇上可掌握一定的技巧,使案例具備一定的特點。比如,選擇使用的案例的基礎前提是真實可靠,具有說服力;選擇的案例與實際的教學目標必須保持一致;選擇的案例對學生具有積極的、正面的教育意義;案例中最好展現一定的矛盾沖突,這樣能夠吸引學生的探知欲望和興趣;最后案例的選擇要具有典型性。
收集和選擇的案例在教學中運用時,可進行適當的加工,使案例能夠更具有教學針對性。案例加工的方向要集中體現趣味性和生活化,案例所展現的思想脈絡要清晰,同時案例的長度要與課堂教學相匹配,使用上要趨于靈活。
二、案例教學準備與呈現的技巧
案例教學的準備主要分為客觀條件準備和主觀狀態準備兩個方面。在客觀準備方面,課堂布局原則上應該是以小教室為主的,基于這個理念,可通過桌椅的調整來實現小課堂的目的,比如U字形,這樣便于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做好科學合理的多媒體課件,同時還可更加具體案例和教學內容準備展示用的實物。主觀狀態方面為使學生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和飽滿的熱情進入案例教學,要求教師熟悉案例、了解學生、充分預設,這樣才能以積極的狀態引導學生進入案例教學。
案例的呈現要把握呈現時間和呈現方式兩個方面。首先在呈現時間方面,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安排以及案例所要傳達的知識來確定案例展現的時間,通常分為三個時段,課堂教學開始時段、課堂進行中且重點難點問題時段、課堂教學結束時段,用于總結課堂教學內容。案例呈現方式一般有書面呈現形式、事物呈現形式、多媒體呈現形式、角色扮演形式、語言形式等幾種常用呈現形式。
三、提出問題與引導討論的技巧
案例的使用目的是將抽象的問題具象化,并通過問題的方式準確地展現給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在準確的時間,并以準確的方式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入案例教學中并吸收案例中的知識,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的提出要掌握四個方面的技巧,明確問題的意圖、緊扣教學的中心;問題之間要層層深入,具有積極的引導性,問題要層次分明、邏輯清晰;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根據隨時出現的新觀點和新問題要及時引導和分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指導他們進行討論和解決,最后將問題有序整合起來,形成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問題的提出要講究吸引力的技巧,并且可采用逆向提問方式,向學生展示問題的雙向性,問題的提出要展現主題。
在提出問題之后,還要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討論,只有通過討論得出結論,并自主性解決問題才算是完成了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討論時,要注重學生討論問題的興趣點,準確把握學生的興趣點,能夠使教學事半功倍;引導學生在進行問題討論時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和問題的中心,避免在有限的課堂時段內跑題,進而偏離教學目的;營造自由、民主、公平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的均衡發現。
四、案例升華的技巧
學習的教材的知識,只是初中政治教學的基本目標,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才是中學教學更高層次的目標,因此,在案例教學中,巧妙升華案例,合理延伸知識和能力培養尤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案例升華要充分挖掘案例的意義和價值,使案例價值最大化。在課堂總結中進行案例升華,借助學生討論問題的熱情和對知識吸收、掌握的程度做好收尾工作,及時給出案例的最終結論,結論必須具有充分的開放性和拓展性,杜絕標準化和是非化的
結論。
參考文獻:
[1]李亞.案例教學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05.
[2]姬再春.淺探案例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1(09).
[3]王曉軍.初中思想品德課活動教學法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05.
[4]王金柱.淺談案例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下旬,2013(02).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