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印
摘 要:當下,職業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目標更加突出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掌握相關的語言表達,而是從長遠考慮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職業高中語文作文的教學應該以促進學生的發展,提升其語言表達水準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為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有力的對策來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主要探究了提升職業高中生語文創作水平的對策,希望能對職業高中生語文創作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職業高中;作文教學;創作能力;路徑
在職業高中階段,對于作文的教學來說,師生都感覺到難度系數較大,存在一定的困難,并且在作文教學上沒有一種顯而易見、立竿見影的教學模式,這也導致很多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找不到良藥,無法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但是,在職業高中語文的教學大綱中有明確規定:通過職業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使職業高中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在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上都有所提升。當下,素質教育和新課改也都要求在職業高中語文教學中,一定要強化對職業高中生的作文創作能力的培養,讓職業高中生在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學以致用,活學活用,慢慢地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使用多媒體,拓寬學生的創作思維
隨著教育教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教學媒介,開始廣泛地應用到一線的教學中來,它可以實現圖文并茂,可以把教學內容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達到了抽象概念具體化,宏觀概念微觀化的良好效果,從聽覺、視覺等角度去刺激學生的感官,進而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和創作激情。比如,關于《中國夢,我的夢》的相關作文創作中,教師可以播放習近平主席關于中國夢論述的相關視頻橋段,讓學生從中積累素材,得到啟發,開拓視野。那么,學生在取材上就可以大到國家民族,小到個人,圍繞這個本質展開自己的想象,寫作自己的體會和理解,這樣的文章一定具有現實性和實效性。
二、從生活出發,提升創作熱情
教育心理學表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很多源自于他們在生活中的經驗,而且,來自于學生所熟知的生活場景中的知識更容易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比如,一次作文課上,為了引導學生學會描述自己所見到的事物的特征,我做了這樣一個鋪墊:“老師有一個小侄子,下學期開學就要開始上學了,老師想要送給他一個學習用品,但是老師卻不知道送他什么好,同學們可不可以給老師出出主意啊?”這一下,學生全來了精神,有的學生說送文具盒、有的說送書包、有的說送筆、還有的說送尺子等。等學生差不多說完后,我立即對他們說:“同學們給老師推薦了那么多的東西,老師都不知道到底哪樣好了,大家可不可以詳細點告訴我你所推薦的東西好在哪里?”
三、夯實寫作基礎,倡導真情實感的創作
語文作文的教學內容是多方面的,是對語文基礎知識的完美整合,學生語文創作的過程就是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消化和利用的過程,為此,要想讓職業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健步如飛,提升作文教學的質量,首先就必須強化學生對語文課堂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這里強調的語文基礎知識包括詞匯、短語、語法、固定搭配、名言警句等,這些也是作文創作的有機素材,只有學生充分地掌握這些基礎知識后才能創作出優秀的作文。僅僅簡單地記憶這些語文基礎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學會學以致用,活學活用。適當的作文練習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針對每一次作文練習,教師都要精心設計、認真批改,做到精講精練,這樣才能提升職業高中生的語文創作水平。作文作業的設計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日記、周記、作文,也可以是讀書心得等。當學生完成作文之后,教師一定要認真批改,對于學生出現的錯誤要牢記于心,做好統計,對于出現錯誤較多的知識,教師要給學生強化認知,讓學生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對于學生掌握比較好的地方,也要提出來以供學生保持,讓他們繼續發揚優點,規避缺點,作文評講的過程其實也是作文再創作的過程,對學生語文創作水平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想提升學生的作文創作能力,還必須告知學生好文章的類型。文章的好壞不一定以華麗的詞藻,優美的語言為特征,只要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寫出自身的真情實感,真正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和心理,能給人一定的觸動就是好文章。所以,學生背誦作文模版,機械式地記憶優美的詞匯,有的時候不一定能起到多好的效果,還不如引導學生如何地規避情感的失真,做到有感而發,這樣創作出來的文章也不會千篇一律。為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告訴學生創作不一定都要華麗的文采,寫出真情實感,也可以創作出優秀的文章來。
參考文獻:
[1]姜學鳳.培養中學生創新寫作能力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2]蔣水仙.關于職業高中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群文天地,2011(12).
?誗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