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東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合作學習已經成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形成和發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合作學習應用在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學科中,它體現出其他教學方式無法凸顯的優勢。
一、合作學習有助于和諧氛圍的形成
信息技術課大都是每個學生面對一臺電腦,在教師演示后,開始獨立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相對來說,對于動手、動腦能力較強的學生,他們是可以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可是對于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是不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合作學習便體現出極大的優勢。
在課堂上,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在教師講解、演示后,學生可以圍在一起,小組長負責把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再次重現,等于是給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做一次小老師。學生間的語言溝通是無障礙的,易于理解。逐漸地,便會形成一個又一個有核心的團隊。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在每一節課上,每一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收獲。改變了一節課上,有的學生忙得不亦樂乎,滿載而歸;有的學生無所適從,空手而去。
合作學習使信息技術課堂不再是一臺電腦一個人的形式,而是一個團隊成員間的交流和共進,一種和諧氛圍充滿課堂。
二、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間能力互補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有個性的生命體,他們都會體現出在某一方面的優勢,比如,有的學生善于制
圖,有的學生善于文字處理……鑒于這種情況,小組合作學習會促進他們各自能力的組合與淋漓盡致地發揮。
例如,在高年級制作電子版的校園報刊競賽時,原打算每班出三名隊員參賽,每人完成一個作品。五年級的學生首先開始了比賽。但是,在規定時間內的比賽結果并不令人滿意。我建議把比賽規則改為三個人完成一個作品。在六年級的比賽中應用了新規則,比賽中,三個學生一組,分工負責,在緊張的氣氛中,學生完成了各自負責的或文字內容,或圖片設計,或藝術字制作……最后,他們集體進行組合,一份又一份的電子版校園報刊設計呈現出來,精美至極,這就體現了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間能力的互補。
三、合作學習有助于每一個學生能力的發展與提高
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中,最大的特點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
職責,并且輪流做小組負責人。在這種情況下,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有助于每一個學生能力的發展與提高。
例如,在每一個合作小組的六個人中,都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新授課中,學生很難達到同一個水準,如果教師為了照顧底線,那么會有一些中上水平的學生感到厭倦,而底線學生仍不會有太大收獲。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恰恰合作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結成對子的優學生會對較差的學生負責,在幫助過程中,講解者對所學知識有了進一步的鞏固機會,聽者也會在同伴易懂的語言交流過程中有最大的收獲。久而久之,小組成員在活動過程中不僅僅有知識的獲取,同時更多的是在互助過程中語言等表達能力都有所提高。
四、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探究與創新能力的發展
信息技術這一學科,向來對學生具有極強的引力。在學生的眼中,電腦呈現的世界好奇妙。因此,學生樂于在信息技術課上不斷地獲取新知識,以滿足對這奇妙世界的好奇感。
隨著電腦在家庭中適用范圍的擴大,學生對電腦不再是陌生的。有些學生在家長的影響下,已經掌握了很多相關的操作技能,所以,在課堂上,他們就可以結合教師的教學內容加以拓展了,這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
例如,教師在講授繪圖方法時,很多學生可以畫出教師指定的圖形,而一些學生會在嘗試中,結合自己掌握的相關知識制作出會旋轉的圖形。這一嘗試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互相在欣賞中也會探究出更多、更新穎的作品。
在課堂上,學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獲取的知識與課堂上獲取的知識點結合,不斷地去發現,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他們探究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合作學習,現已在很多基礎學科的教學中彰顯出它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信息技術學科是學生學習現代技術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探索新知、開闊視野必備的基本技能,如何高效地進行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為學生的發展推波助瀾?合作學習是一個具有時效性的方法之一,這是不容置疑的。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