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叢林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數學教學中,我們過多地關注認知因素,卻忽略了情感因素。其實,這違背了數學教學的客觀規律,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認知和情感是緊密相連的,情感因素在活動過程中起著學習定向、維持與調節的作用。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體驗,煥發課堂活力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
一、用愛開啟學生情感之門
我國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說:“教育要是沒有情感和愛,就像池塘里沒有水一樣。”這句話形象地說明沒有情感和愛的教育就不能稱之為教育,可見,情感與愛在教育中的作用。因為,我們教師只有真誠地關愛學生,學生才會相信老師,才會與老師誠心交流,才能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總是與學生平等交流,從生活上、學習上關懷他們,當孩子們遇到困難時,我常常給學生送上一份愛心、一份關懷、一份溫暖,用自己真誠的愛開啟他們的情感之門。“親其師,信其道”,這樣學生就會在課堂上激起靈感,迸發思維火花,踏踏實實地愛上數學課,喜歡上數學課,因而數學課堂就會變得有生機、有活力。
二、用數學活動增強學生情感意識
數學教學是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共同發展與交往互動的過程,在數學活動中,既能陶冶學生的情操,也能鍛煉學生的學習意志。作為一名一線教師,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課堂上,老師辛辛苦苦地教,學生卻不愿意配合,甚至有些學生擺出一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常常通過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例如,在學習“組合的拼組”時,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拼擺喜歡的圖案;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時,我組織學生開展測量課桌椅活動;在學習“認識人民幣”時,我開展了“逛超市”活動等。孩子們在活動中查找資料,挑選材料,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體驗到了數學的價值,對數學有了濃厚的情感。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學習的源泉來自于思維智力的感受與情感色彩,孩子們的思維與他的情感分不開,數學教學過程充滿情感。”所以,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情感體驗,調動學生情感因素,使學生的認知與情感和諧統一起來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達到“情知協調”的境界,才會散發出無窮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吉小華.讓情感與智慧走進小學數學課堂[J].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9).
[2]茍奕平.淺議教學藝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8(0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