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一、把握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活動是品德與生活課教師引領學生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和手段,是學生走向目標的重要路徑。沒有目標的活動是盲目的,偏離目標的活動再好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只會是毫無意義的。因此,無論教師采用何種教學活動形式,都要將教學內(nèi)容融入教學活動中,使每個活動都能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這樣才能使學習與活動實現(xiàn)有機的結(jié)合,使教學任務在活動中得以完成。例如,我在教學二年級《努力才會有收獲》這一話題的活動課時,本課題的活動目標是:通過教學,讓學生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并以此激勵自己不斷努力,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結(jié)合這一目標,我讓學生參加討論、努力思考回答老師的問題,回答對一個問題便收獲一個果子(教師自制的教具),最后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收獲,從而明白只有努力才會有收獲。總之,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應該以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為基準。
二、把握學生特點采用活動方式
在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中開展活動教學,其活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活動時空是開放的,有課堂中的活動,也包括課堂外的實踐活動。比如,有討論交流、資料搜集、現(xiàn)場調(diào)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故事演講等。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主題內(nèi)容和學生情況選擇適當?shù)幕顒臃绞健T诨顒臃绞降倪x擇上要有兒童意識,活動方式要注意適合學生的年齡和身心特點,考慮學生的需要、活動能力和認知水平。例如,我在教學教科版小學品德與生活第三冊第一單元第三個話題“天天好心情”這一活動時,為了讓孩子們初步體悟“愛越多,快樂越多”的道理。我設計了一個情景表演,讓孩子們扮演了以下幾個角色:
(1)摔跤后在哭的月兒;
(2)考試沒考好的西西;
(3)非常辛苦的媽媽;
(4)經(jīng)常患病的奶奶。
我把學生分成四組,每組挑選一名學生扮演以上四個角色,
然后其他同學通過語言動作,讓以上人物快樂起來。這一環(huán)節(jié)第一、二、四組的同學參與度非常高,因為二年級的孩子他們天真、善良,只要能夠幫助別人他們都會伸出援助之手的。但是,第三組的同學都默不作聲,當我走近三組才知道沒有誰愿意扮演“西西”這個角色,因為他們認為西西是個成績不好的孩子。于是我緊緊抓住兒童表現(xiàn)欲強的心理特點,啟發(fā)說:“我知道我們班的孩子都非常優(yōu)秀,都是聰明細心的孩子,今天我們只是做一名小演員,看誰表演得好”,這時,三組的同學也活躍起來了。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知道了如何去幫助別人,給予別人更多的愛,這樣自己也得到了更多的快樂。因而,在設計活動時只要適合學生身心特點、能力水平、學生樂于積極參與的活動,將大大提高教學的效果。
三、把握師生關(guān)系組織教學活動
教師是主導,是活動的指導者,如活動內(nèi)容、方法的選擇,活動中的組織形式和思想工作,活動后總結(jié)交流、鞏固提高等,均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我們開展活動的重點和核心是學生的自主體驗,因此學生是主體,是活動的具體參與者,二者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更不能顛倒關(guān)系。教師必須把握好學生自主參與的“度”與教師指導的“度”,才能正確開展好活動。學生參與要主動積極,全面充分,教師指導要側(cè)重于方法的提示,應多給學生思維和行為的自由選擇余地,即使學生活動中有明顯的錯誤,也應讓學生自己糾錯。
另外,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力求讓全
體學生參加,讓每個學生都能經(jīng)歷活動的過程,在活動中成長
與收獲。
四、把握教學規(guī)律開展教學活動
一堂課中,從教學目標和任務出發(fā)教師設計的活動一般不止一個。那么如何合理安排這些活動,能使其更好地為教學目標服務呢?我們既要考慮其多樣性和靈活性,更要考慮其有序性,所以課堂活動要做到連貫緊湊,循序漸進。一般來說,應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由理解到運用的原則,而不能讓學生一下子到達很高的臺階,從而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例如,在教學“伸出我們的手”這一話題時,我設計了以“我們的愛心行動”為主題的活動。首先我讓學生明白社會上還有許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激發(fā)他們幫助別人的激情。然后循序漸進地設計了三個活動:活動一——愛心大搜索(搜尋身邊樂于助人的人,搜尋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活動二——成立愛心小分隊(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自愿組合成小組,推舉一名小隊長,組成愛心基金募捐小分隊、助殘小分隊、愛心宣傳小分隊);活動三——活動策劃(各隊討論確定本小隊的愛心行動計劃:確定活動目標、幫助對象、活動形式、活動時間。將計劃寫在愛心卡片上,然后貼在愛心墻上)。就這樣,一堂課在有序地開展,學生也不感到盲目。
實踐證明,活動可以演繹出精彩的學生生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科學合理的活動還會使我們的學科教學如虎添翼,引導我們的學科教學走向高效課堂的健康軌道,進而實現(xiàn)我們的教育之夢。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