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廷棟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成功的努力?!币虼?,成功的喜悅,會激起人們無休止的追求意念與力量。而科學的評價,正是使學生產生成功體驗的最有利的辦法。
但當前學校教學評價的存在過分地強調甄別和選拔的功能,而忽視了激勵與促進發展的功能。這種看重結果、忽視過程的評價方式,導致了優秀生,得到積極評價,產生愉快的體驗,而中等生、差等生則成了隱性的失敗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科學地評價學生,積極地引導學生,“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p>
一、尊重個體差異
每一個學生由于成長環境、知識基礎、接受能力、性格特點等方面的原因,都會導致學生個體之間發展的獨特性和不均衡性。因此,教師應正視并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深入地了解學生,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給予積極的評價,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改進自己,從而能夠悅納自己,獲得信心這第一個臺階,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允許學生失敗
教學過程就是學生的學習過程,從不懂到懂的過程。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任何時候都不要急于給學生否定的評價。“失敗乃成功之母”,沒有失敗的辛酸,又怎能深刻體會成功的喜悅呢?允許學生失敗,允許學生從失敗中站起來,鼓勵學生直面失敗,從頭再來,幫助他們樹立自信。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考試作為一種促進學生發展的手段,一再地被強調,這也就是說,考試的目的不在于看學生得了多少分,而在于學生通過考試,能夠檢驗自己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哪里做得好,哪里有不足,這樣才能揚長,才能補短。
三、學生自我評價
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是一次讓學生自我反思的絕佳的機會。因此,筆者在每一堂語文課的教學中,都會留下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己說一說這節課學了點什么;對老師的講授方式有什么樣的意見;課上有沒有做錯什么事情,以后如何改進等。除此之外,每單元結束,我也會讓學生進行書面形式的自我總結,并在查看了學生的自評之后,寫上我想對學生說的話,或是鼓勵,或是指導等。學生在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的過程中,不僅能幫助學生體驗學習知識的快樂和收獲,而這種體驗的過程,是任何人都無法代替的,而且還有助于學生更加全面而正確地認識自己、調控自己、提高自己。
參考文獻:
王長峰.語文教學分析與思考[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6(01):2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