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光
數學課程從學生的幼兒時期就伴隨在學生的身邊,數學知識可以用來運算、推理、設計、測繪等,促使學生建立正確的邏輯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愛好。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育觀念及教學方法都進行了相應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應用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在小學數學教學時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很多,例如,多媒體教學方法、實物演示教學方法、生活情境教學方法、舉例子教學方法、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對比教學方法、快樂教學方法、差異教學方法等,不論是哪種教學法都是為了更好地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而服務的,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更加熱愛數學知識,鉆研學習數學。
一、合作學習中滲透數學思想
在合作學習中滲透數學思想,就是教師在數學課程的教學中通過教師與學生合作,或是要求學生與學生合作,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簡單的統計”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首先給學生講解關于課程內容“簡單的統計”的知識要點,并對其數據進行分析,為了給學生更好地滲透數學思想,教師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并要求學生對自己小組的所有成員進行統計,主要統計每個學生的年齡、愛好的體育運動、學生的學習時間及學生的休息時間。教師的話音剛落,各組的學生就開始忙碌起來,認真統計著,問問這個同學各個項目的數據,問問那個同學各個項目的數據,并對其每個同學的數據進行了記錄,最后教師要求每個小組派出代表,對其統計的結果進行匯報和分析。通過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不僅增強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增加了學生之間的友誼,建立起更融洽的學習氛圍,并在學生相互合作學習中滲透了數學課程中“統計”的數學思想,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離不開數學知識,自己應該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才能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二、實踐學習中滲透數學思想
實踐學習中滲透數學思想,就是教師在數學課程教學中通過在學生親身實踐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給每個學生分發了大小不同的卡片,這些卡片是各種各樣的幾何圖形,有等邊三角形的卡片、等腰三角形的卡片、圓形的卡片、普通三角形的卡片、正方形的卡片、長方形的卡片、平行四邊形的卡片等,教師要求學生用自己手中的幾何圖形卡片進行組合,并計算出組合后的圖形的面積。學生拿著自己手中的卡片,不斷地變換著卡片與卡片的對應位置,還有的學生不斷地變換著卡片,他們組合成各種各樣的組合圖形,組合之后,開始計算著組合后圖形的面積,最后將計算的結果記錄在練習本上,待同學們都完成任務之后,教師要求每個學生都說明自己的組合圖形的方式及總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實踐學習,教師自然而然地滲透給學生對應知識的數學思想,使學生了解到不同的幾何圖形可以組合成不同的組合體,使學生認識到數據的絲毫變化都會影響到最終計算的結果,學生經過親身的體驗感受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就要滲透數學思想,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存在,合理地運用數學知識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和實踐學習的方法更好地滲透數學思想,使學生從小學開始就認識數學的內涵,更加熱愛學習數學知識,懂得珍惜學習數學的有效時間,堅持不懈地學習數學,利用數學知識可以更好地學習其他科目,結合所學的知識更好地為祖國、為人們造福。
參考文獻:
[1]陳祥彬.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0(07):22.
[2]梁甲辰.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J].學周刊,2013(01):3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