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凈,謝霄男
(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四川成都 611731)
青年自組織視角下的青年價值觀教育
李凈,謝霄男
(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四川成都 611731)
青年自組織是在當今經濟市場化、價值多元化、網絡普及化、參與自主化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的青年社會組織,其發展走勢與青年價值觀教育緊密相連。基于青年的重要地位及其肩負的歷史使命,研究青年自組織內在機制,探究其與青年價值觀教育的內在關系,明晰青年自組織視角下青年價值觀教育意義,是培養新時期全面發展的新青年的現實訴求。
青年自組織;青年價值觀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青年學生是國家的寶貴人才資源。”[1]青年教育研究是當今理論工作者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隨著社會的急劇轉型,經濟市場化、價值多元化、網絡普及化、參與自主化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青年自組織,則成為青年教育研究的一個新興領域。青年自組織是當下青年群體中出現的新的集結方式和團隊形式,其發展走勢與青年價值觀教育緊密聯系。基于青年的重要地位及其肩負的歷史使命,研究青年自組織內在機制,探究其與青年價值觀教育的內在關系,明晰青年自組織視角下青年價值觀教育意義,是培養新時期全面發展的新青年的現實訴求。
青年自組織指通過自愿組成,為實現組織成員的共同意愿,按照其約定章程開展活動,由青年自發成立、自主發展、自我運作的一種非正式的組織形式[2]。它伴隨非政府組織的盛行快速興起,依托網絡技術條件的成熟迅速發展,把握它的內在機制是探究青年價值觀教育的必要前提。
(一)意愿一致:青年自組織形成發展的源動力
源動力是指事物發展的最初動力,即事物因它而產生,又因它而發展。青年自組織基于其成員具有共同的喜好與興趣、利益與目的而自發、自主形成和發展。意愿的一致是青年自組織形成發展的源動力。意愿一致,在對待特定事物時容易達成共識,形成價值認同,益于促進事物發生發展。青年的意愿一致性主要從下面三個方面得以體現。首先,從青年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狀況分析,青年都有較強的自發性、自主性和釋放性,其有彰顯自我魅力,實現自我價值的強烈愿望。其次,青年自組織主體和年齡的特定性,容易產生同輩效應。青年自組織因其主體和年齡的特定性,使其易產生同輩效益,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思想容易相互影響,易達成共識。M·米德更認為,“在現代社會中,同輩群體的影響甚至大到改變傳統的文化傳遞方式的地步”[3]。再次,通常由于共同的興趣、愛好,共同的利益、追求,共同的職業、單位等具體的連接點,結成自組織。
(二)多樣化的社會參與:青年自組織運作的實踐方式
青年自組織一般采取扁平式松散型管理模式。組員之間的地位平等,組織活動資金來源方式主要是AA制,組員可以自由交流,自由發表觀點意見,展示自我才華,也可以自由選擇來去。因為其管理的松散自由,使其社會參與呈現多樣化趨勢。在實踐形式上,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新的需求不斷提出,青年自組織的實踐形式除傳統的俱樂部、社團、讀書會、交友會等形式外,新增社區自愿者服務隊、孤寡老人愛心社和留守兒童關愛團隊等新的實踐形式。在溝通方式上,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與普及,隨著微信、微博、微時代的到來,青年自組織充分利用網絡語言、符號,通過語言、視頻、圖片等網絡方式進行日常的聯絡溝通。在活動內容上,青年自組織通過多元化參與方式分別對政治改革、經濟發展、教育提升、扶貧事業、環境保護等社會領域出謀劃策、投資出力。在發展走向上,青年自組織正處于快速發展期,有些青年自組織由于自身發展能力低,容易解體;有些青年自組織由于能夠滿足部分需要,雖然人員流動大,但仍然能夠繼續運作;有些青年自組織經過自身長期穩定發展,注冊成為政府認可的民間社會組織。
(三)價值取向由自我意識向社會服務轉變:青年自組織發展的持續力
青年自組織要持續發展就必須順應時代條件,符合人民大眾的利益,其組織內個人價值取向要由自我意識向社會服務轉變,實現價值主體由個人本位向社會本位轉化。青年自組織的發展壯大促使青年個體及其組織謀求更廣泛的社會參與,積極關注社會熱點、沸點、難點問題,努力把奉獻社會、服務人民作為組織發展的核心使命,實現自我滿足向服務社會的目標轉化,以提升其在公眾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基于青年強烈的愛國愛集體情操,青年自組織逐漸發揮對社會的積極影響,其價值取向逐漸由自我意識轉向社會服務轉變。
所謂青年價值觀是指青年對其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和事件是否滿足其自身生存與發展需要進行認知、評價、抉擇所持有的根本觀點[4]。青年價值觀教育則是指青年在外在引導和刺激下,引起內在價值觀念形成或改變,逐步構建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價值觀。青年自組織形成發展與青年價值觀教育緊密聯系。
(一)青年自組織良性發展引領青年價值觀教育
青年自組織良性發展體現在青年自組織內部具有一個完善的運行規則,青年自組織良性發展對于青年價值觀教育,正確價值觀形成具有積極意義。其一,核心領袖人物往往對整個群體成員的影響比較大,其價值觀對組內成員的價值觀教育具有導向作用。一般而言,領袖價值觀念正確會引導組內成員形成正確價值觀,相反容易使青年形成消極的價值觀。其二,群體效應、同輩效應能夠推動青年價值觀教育正向展開。青年自組織良性發展,為青年個體社會參與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成員間相處融洽,容易溝通,達成共識,又基于同輩效應,各個成員間相互影響較大,價值觀正確的成員占大多數的情況下,具有潛在消極價值觀的成員也容易被大環境帶動渲染,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其三,青年自組織成員積極社會參與,是青年價值觀教育的實踐實現。如果青年自組織的運行規則比較完善,有明確規定,為青年社會參與、意見表達、意愿實現提供可能性,這樣能夠增強青年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青年的積極響應與實踐參與,能夠引導青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其本身也是青年進行價值觀教育的實踐過程。
(二)青年價值觀教育推動青年自組織發展壯大
首先,正確的價值觀教育能夠使青年樹立健全的人生觀以引導組織朝著正確方向發展。青年價值觀正確便能明白自身所處的重要地位和肩負的歷史使命,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確立正確的人生目的,即努力把自身塑造成國家合格的建設者和合格接班人。具有健全人生觀的青年集結的自組織便會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其次,正確的價值觀教育能夠使青年養成嚴明的組織紀律觀,為組織的發展提供硬性保障。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一靠理想,二靠紀律。組織起來才有力量。”青年基于一致的價值認知、價值判斷與價值抉擇聚集在一起,具有共同的理念與利益,容易達成共識,形成一致的紀律觀念,從而為青年自組織發展提供體制保障。再次,正確的價值觀教育能夠使青年形成合理的需求觀以提升青年自組織的形象。具有正確價值觀的青年能夠在社會需要、集體需要和個人需要之間做出合理理性的判斷,具有正確價值觀的青年集結而成的組織自然能夠在奉獻社會、服務人民的時候調和社會、組織與個人需求實現的矛盾,為組織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以吸引更多社會成員加入。總之,正確的價值觀教育能夠推動青年積極進行社會參與,而自組織通過青年積極的行為參與對社會施加積極影響,從而保證其發展壯大。
(一)推動青年自組織發展,引領青年價值觀形成
基于青年自組織與青年價值觀教育相互關系分析,青年價值觀教育能夠推動青年自組織健康發展,引領其成員形成正確價值觀。由于青年自組織健康發展有助于青年價值觀教育,加強青年價值觀教育有利于正確認識和對待青年自組織。首先,充分承認和尊重青年自組織。青年自組織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家社會要尊重其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對于有利于廣大青年提高自身道德素質、專業技能、陶冶情操、服務大眾國家的青年自組織,國家社會應該對其組織發展及其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持和幫助;對于有些意向錯誤、違法亂紀、行為低俗的自組織,國家社會就應該及時介入,給予適當干預,引導其朝著健康方向發展。其次,為青年自組織的發展提供充實平臺。建立專門機構,為青年自組織的建立運行提供專業指導與質詢服務,幫助其培育組織文化,提升其組織文化底蘊等。最后,為青年自組織的發展給予適當保障。國家社會、學校應為健康的青年自組織開展活動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支持,為青年自組織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條件,通過提供保障使積極健康的青年自組織向正式組織過渡,以保障青年自組織的穩定性。正確認識和對待青年自組織能夠推動青年自組織健康發展,為青年價值觀教育提供良好的組織環境與教育平臺,推進青年價值觀教育實踐展開,推動青年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二)改善國民教育模式,推進道德教育實踐
基于青年自組織的獨特性與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青年自組織內的青年價值觀教育有利于改善國民教育,提高道德教育。青年自組織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正式組織的有益補充。正視青年自組織,加強青年自組織價值觀教育有利于建立學校教育與青年自組織教育相結合,外部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統一的價值觀教育模式,有助于改變國民教育的學校教育單一模式與教師教育的單一主體。加強青年自組織內青年價值觀教育一方面要注重學校對青年價值觀培養的教育。提升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讓思想政治理論課融進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形成學科教育合力。在內容上,緊緊圍繞社會意識形態主流價值觀教育展開,提高青年自組織成員思想道德素質,引導青年形成正確價值觀。另一方面,要注重對青年自組織內青年個體的價值觀自我教育工作的引導。自我教育時時刻刻都能進行,可以修身養性。特別是群體自我教育,因為群體內的感染作用,如果對其價值觀進行正面引導,會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青年自組織內青年價值觀教育不僅能夠改善國民教育,而且能夠提高道德教育。價值觀教育,能夠使青年對所遇到的事物和事件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從而能夠引領青年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加強青年價值觀教育,本身就有利于青年形成優良的道德素質,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對青年價值觀教育的強調,有利于青年道德教育實踐的推進。
綜上,青年自組織是當下出現的新型組織,青年自組織內青年價值觀教育又對青年價值觀形成與國民教育模式改善、道德教育實踐展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我們應該正視其存在的合理性與合法性,積極引導其健康發展,并利用其健康發展,推動青年價值觀教育實踐的展開。
[1]胡錦濤.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1-04-25(1).
[2]閆加偉.草芥:青年自組織現象與青年自組織工作[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3.
[3](美)M·米德.文化與承諾[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51.
[4]黃蓉生.青年學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118.
D64
A
1009-6566(2014)04-0018-03
2014-06-25
李凈(1987—),女,四川宜賓人,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
謝宵男(1987—),男,內蒙古赤峰人,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與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