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松華,胡志華,鎮咸輝
(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咸寧 437100)
教學團隊建設是新時期高等教育體系實現教學模式與教學質量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全國各大院校重點嘗試的改革方法。高職院校雖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師資力量上存在不足,教學團隊建設中處于瓶頸。筆者試圖通過以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為具體的切入點,詳細分析。高職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仍遵循傳統的課程教學組織模式與教師管理體系等不利于整體教學質量提升的教學方式,教學過程以枯燥的理論教學為主不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造成人才浪費,因而構建專業的教學團隊是改良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的要求。加強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團隊構建,有利于為高職院校各專業的整體改革提供借鑒,是促進高職教學體系整體發展的重要舉措。
我國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教學的課本不規范,來源復雜且多知識偏差,不利于學生的消化理解。當前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課本部分源自于本科教材,本科教材作用于高職學生的弊端是知識偏多且理論性強,學生在理解上較為吃力;部分源自于專科教材,課本的內容被大幅度地壓縮,在實際應用中沒有太大的可取價值;部分高職教師以自己的講義為準進行知識傳授,但由于自編講義是對相關資料與相關知識的整合,存在校對不嚴、編寫過于籠統等問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對高職院校的相關專業的教育提出了具體的教學目標,但受教材的影響,專業目標完成率并不高,因而高職會計專業教學需要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
高等學校的教學組織通常以專業教研室為單位開展教學工作,專業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務科將具體的專業課程安排下發到每個教研室,教研室將課程落實到各個授課教師,長此以往教師講授的課程就會演變成一種課程壟斷。如,教會計基礎的教師常年教授不同年級或專業的會計基礎,其他教師無法參與進來,不利于課程教學模式的發展與創新,直接影響課程教學的整體的連續性,影響教學質量。
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主要強調的是“學用結合”即將理論知識與具體的實踐相結合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與接收。學生學習會計專業理論知識的最終目的是將從事相應職業崗位所需的實際的、基礎的知識充分地運用到工作中去。目前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將更多的精力投入于理論性教學,追求教學的完整化與系統化,課堂上主要強調從專有名詞的抽象的概念、原理、本質與作用入手,輕視具體實踐性教學。隨著國家教育體系的整體發展水平的進步,部分高職院校對會計教學進行了一定規模的調整,但卻沒有實現突破。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教學課時比例失調,不能滿足相關企事業單位對會計專業人員專業技能的需求。
教師研究專業相關的課題、增強專業的科研力量是各高校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逐漸拓寬專業教育范圍、進行具體研究實驗的重要途徑。但在目前的科研項目的研發過程中主要的模式是“教師——學生”兩種角色的互動,教師內部之間互補性的合作研究很少。
目前不少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師資力量與相應的需要存在較大的差距,很多教師都是外聘的,沒有形成自己的師資隊伍建設,不利于會計專業的長期穩定的教學與發展。會計專業對教師綜合知識的要求很高,由于自身教師資歷上的欠缺導致教學過程中不得不大量聘請外部的有經驗的教師或從業人員,對內部教師的綜合培訓水平不足,造成了成本與人才的浪費。
綜上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制約其穩定發展的因素,而總結分析可知很多因素是因為專業內沒有形成系統的教學體系。教師各自為營搞教育,沒有適時地進行溝通交流,導致專業教學水平低。想要促使會計專業教學的質量與水平的提升,必須構建科學的專業教學團隊,加強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推動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加強教學團隊整體構建是提升教學水平、加大優秀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是帶動高職各專業相繼實現改革與創新的推動力。
通過專業教學團隊的構建,教師在課堂講授、講義的整理以及學生作業的處理等方面都可以進行互相幫助,加強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由于會計專業的知識結構復雜,理論知識多,教師在教學中都有一定的針對性,很難使專業知識的全部都精通,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偏差。另外隨著經濟與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高校教學中對現代信息技術的引入也較以往有很大的進步,導致教學過程變得更加復雜,單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難駕馭。實現會計專業教學團隊的構建可以促使各位教師的教學思想與教學切入點的整體融合,取其精華、取其糟粕,促進專業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
在教學過程中,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式,各位教師通過互相交流有利于促使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或模式的產生,促使多樣化教學模式的誕生與完善。實現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專業整體教學素質的提升。
會計專業教學團隊的構建有利于實現教師在各種知識與技能上的互補性學習,從而形成專業的合作凝聚力。在進行相關課題研究時,各位教師可以就具體的問題展開具體的研究分析,促使課題更加地科學化、完整化,促進會計專業研究成果質量與實用性的提升。
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很多資歷較深的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對最先進的知識的掌握程度有一定的欠缺,而新教師接受了較為先進的知識卻缺乏相應的工作經驗,此種情況下應實施新老教師相互帶動的模式,組建教學互助團隊,讓兩方面相關知識相互融合。在教學過程中,年輕教師可以通過整合學過的知識與技巧,調動資深教師的創新思維,促進專業的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
教師是一個應及時獲取最新知識與相關技能的職業。在會計專業教學團隊建設過程中,高職院校應及時聘請各企事業單位的相關從業人員對教師進行專項的培訓。培訓有利于促使教師整體知識儲備的積累,保證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有針對性地教導,培養學生的相關實踐能力,為學生后期的發展負責。
各教研室應盡可能多地提出相關專業知識強的科研課題,促使各位教師不斷地相互交流。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每位教師依據自己的知識儲備與理解提出自己的觀點,促使課題的研究范圍更加全面化,強化科研成果的重要性。
在教學過程中,應最大地限度實現教學課程的分散化,使每位教師都能平等地獲得教每門課程的權利。此舉能促使各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經驗、找出不足,對自己進行自我培訓,使其能更勝任教學工作,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會計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的一個重要的途徑是與各企事業單位合作,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更多的參觀與生產實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與企事業單位合作的過程中,各位帶隊教師可以更好地進行實地學習、相互交流經驗,促進更加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辦法的創新與發展。
高職院校的教學團隊建設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在構建過程中會遭遇多重因素的干擾。為確保構建的科學合理性,高職院校的相關部門應加大督導力度,促使各項工作在教育部或相關部門的規定范圍內。會計專業教學團隊構建應充分尊重相關部門的督導,在正確的指導下加快構建的步伐,最大限度地發揮團隊構建的整體力量。
由于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的教師的知識素養儲備存在一定的弱勢,在高校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必須整合師資隊伍。在聘請有經驗的教師的同時,應加大對現有教職員工的培訓力度。可以通過對專業教師進行學歷提升、外出學習交流、校外頂崗實踐等手段進行培養,促使各教師的專業水平與職業素養等綜合素質的提升,保障專業的師資力量,促進教學隊伍的專業化與全面化。
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教學團隊構建是新時期教學模式創新的要求,只有通過嚴謹的團隊建設教師,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完成教學任務,最大限度地提升專業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本文通過具體分析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研究構建會計專業教學團隊模式的重要性,并提出相關的構建措施,以期通過會計專業的模式創新為高職教學模式改革的整體發展提供借鑒,促進高職院校的整體發展。
[1]曾玲.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2009,4(4):102-103.
[2]陶軍.基于校企合作的會計專業教學團隊建設[J].職業技術教育,2014,5(5):79-81.
[3]郝愛文.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1,12(12):51-56.
[4]馬瑤珠.高職院校專業教學團隊的構建[J].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