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勇
(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江蘇蘇州 215006)
對高校突發事件的預防與處理
——從高校輔導員的視角
甄勇
(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江蘇蘇州 215006)
近年來,高校突發事件時有發生,并有不斷上升趨勢。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在突發事件預防與處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從分析高校突發事件的特點、原因入手,探究輔導員如何預防與妥善處理高校突發事件。
輔導員;高校;學生;突發事件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大學校園內種種突發性事件頻頻發生,對學校正常的教學管理和學生生活等各方面造成負面影響,威脅著校園的安全,甚至給社會帶來許多不穩定因素。高校輔導員處在高校學生工作的最前線,必須具備預防和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才能在高校突發性事件的預防與處理中發揮積極的獨特的作用。
高校突發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為的或社會政治原因引發的,在高校內部忽然發生的、在短時間內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為轉移的、大學生起主導作用的、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生命和學校教學、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沖擊或危害的事件。如學生自殺、學生離校出走或失蹤事件、學生打架或群毆事件、學生重大失竊事件、學生宿舍發生火災事件、學生非法集會游行事件等重大惡性事件。事件發生后若處理不妥當或不及時,有些不法分子會利用這一空隙通過網絡媒介的炒作歪曲事實,加速對突發事件不準確、片面的傳播,從而威脅到學校正常的工作秩序,對校內師生心理造成影響,甚至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
之所以高校學生突發事件逐年增多,原因有許多。總體而言,誘發高校學生突發事件的原因可分兩個層面分析。第一,就學生而言,思想開放活躍的大學生關注社會動態,敏感易沖動,加上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有可能迅速響應。他們有滿腔的愛國熱忱,想要伸張正義,又極易沖動,缺乏冷靜思考與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有時心理承受能力與抗挫折能力差,社會責任意識與法制觀念淡薄。當今大學生多數為獨生子女,較自我,重于自我的價值判斷,有時甚至推崇哥們義氣,將學校紀律、法律觀念拋諸腦后。所以有些不良勢力往往利用大學生這些弱點,煽動學生引發事件。第二,就高校而言,對學生的管理、情感溝通以及突發事件預防與處理機制仍存在薄弱環節。首先,輔導員對國際和國內形勢的變化不夠了解,不能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不能預見學生的行為動向,不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理性大局意識教育。其次,缺乏對學生的心理干預,缺少與學生的溝通,有些輔導員老師奔波于各個校區之間,而且還有各種教學活動和社會事務,很少有時間與學生深入交流,對大學生的管理很被動,導致部分心理問題學生行為的失衡,引發突發事件。最后,缺乏學校、學院、班級三級應急預案機制與處理方案,從而不能暢通地傳遞信息與解決突發事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樹立危機意識,才能減少甚至避免突發性事件的發生,才能鎮定自若地處理突發事件。突發事件整體上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逐步積累和醞釀的過程,事前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微小征兆,只是沒有被發覺或引起管理者的重視。若學校能敏感地及時發覺這些征兆并重視它們,采取有效的措施,大部分突發事件是可以避免的。防范措施主要可總結為以下三方面。
(一)角色定位
輔導員不僅應該是學生工作的管理者,更應該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大學生進入高校后,面對與高中完全不同的新環境,會產生心理落差。很多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無法保持心理平衡,無形中產生心理危機,容易產生極端行為。輔導員應在平時與大學生交流中建立深厚的友誼,使學生對輔導員有較強的信任感,在遇到困難或問題時會向輔導員傾訴。這樣,學生出現什么異常行為時輔導員都能及時發現并深入了解,從而引導和規范學生的行為。同時,輔導員應熟悉法規,培養良好工作心態。有些突發事件會對輔導員產生巨大影響,有的甚至因無法承受事件可能帶來的壓力而離開了工作崗位。其實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只要盡職做好本份,不必有過大的壓力。國家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已經明確了學校和學生的關系不再是監護與被監護關系,而更傾向于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管理與被管理、保護與被保護的關系。因此,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要熟悉相關法律規定,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對大學生進行管理、教育和服務。
(二)信息收集
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通過了解學生特點,對學生的綜合信息建立相對應的分類檔案,并結合平時所掌握的信息判斷出大學生的行為原因,為以后突發事件的處理提供最為有效的信息依據。同時輔導員要充分發揮主要學生干部、學生黨員的作用,發揮朋輩互助的作用,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及時把動態信息反饋綜合起來,建立起自己的信息網。
首先,重點培養一支得力的黨團干部隊伍。學生干部是高校大學生中的骨干,是輔導員的左膀右臂。他們學習優秀,組織能力強,在學生中具有一定的威信,他們的言行直接對其他大學生造成較大影響。輔導員要充分調動學生干部的積極性,發揮他們在學生中的帶頭作用,同時他們要及時反饋學生信息,爭取管理工作的主動性。而大學生黨員政治立場堅定,思想覺悟高,具有模范先鋒作用。高校輔導員可著重利用學生黨員的紀律性和敏銳性,讓他們及時準確地抓住大學生思想意識,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其次,加強與專業任課教師的聯系,一起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輔導員可以去聽課,在這一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同專業教師交流意見,因為專業教師是教學的主力軍,是大學生成長軌跡的重要引導者。他們在教學過程中,能不同程度地了解到大學生的潛意識,能夠聆聽到學生的心聲。通過和專業教師的溝通交流,有利于輔導員摸清學生的思想動態,促進工作穩定發展。輔導員在全面掌握學生的基本狀況和思想心理變化的前提下,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激勵學生健康成長,從而達到維護學校安全與穩定的目標。最后,輔導員可參與編制高校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做好預防高校突發事件戰略規劃。輔導員是學校突發事件處理環節中的關鍵環節,他們在掌握學生心理和處理學生事務方面最具有發言權,從而增加了預案的可行性,能更有效地執行預案。
(三)灌輸教育
面對高校突發事件,輔導員應以預防為主,緊抓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樹立“雖突發不可測,但也需預防”的觀念,即便是恪盡職守也不能有效阻止突發事件的發生,但輔導員還是要堅信日常教育管理的威力,不能因為學生不愿意聽就放棄說服教育。高校預防突發事件階段,輔導員要幫助學生正確對待各種各樣的社會與個人問題,消除學生的各種憂慮恐慌與急躁,端正學生的思想。重點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思想,增強學生的政治判斷能力,教會學生用理性的方式去表達其良好的政治愿望和愛國熱忱。一方面,輔導員應加強形勢與政策教育。國際國內各種矛盾錯綜復雜,一旦激化,就會形成重大突發事件。因此,應把形勢與政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從根本上認識重大事件的時代與社會背景,能夠在突發事件發生時正確理解、理性應對。另一方面,注重對學生的現實教育,結合現實社會發生的重大突發事件,以及應對重大事件的經驗教訓做好現實案例教育,從而促使學生樹立居安思危觀念,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心理適應能力,提高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避免突發事件的發生。
突發事件發生后,輔導員需要在第一時間出現在事發現場,了解情況并及時向相關主管領導匯報實況,做好學生情感安撫工作,緩解學生的恐慌和焦慮,配合學校各級部門做好有效應急工作。具體應對工作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深入了解,及時匯報
突發事件發生時,輔導員一定要堅守崗位,及時奔赴現場。了解事情發展情況后,應把影響學生、學校和社會安定的危險因素消滅在萌芽階段,把事情控制在校內。由于大學生某些處理事情方面的能力還不夠成熟,自控能力較差,若方式運用不當,事件往往向惡性方向發展。所以,高校突發事件如果不能及時發現與處理,就可能演化為影響較大的社會事件,從而造成比較惡劣的負面影響。其次,輔導員應全面快速了解信息。輔導員可結合預防階段所掌握的學生信息,從各種細節中判斷高校突發事件的誘因,全面快速地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及時匯報主管領導,為妥善處理突發事件贏得寶貴時間。
(二)鎮定自若,安撫人心
首先,輔導員需保持鎮定的心態。事件發生時,輔導員能緩解學生憂慮,安撫學生情緒的前提是自己先保持好鎮定的心態,只有這樣才能從容不迫地處理好學生突發事件。輔導員在善后處理突發事件時,要具備有效的心理健康知識基礎和較強的實踐心理教育能力,不僅能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還能提高自身在處理突發事件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輔導員一方面要掌握心理健康知識與技能,另一方面還要增強自身心理素質,加大自身對大學生的號召力與感染力。
其次,有效緩解學生情緒,安撫人心。大學生普遍情感不穩定,情緒變化波動較大,他們參與社會的愿望強烈,但其生活經歷有限,易受周圍環境變化的影響。當學生情緒激動時,不要刺激學生與之產生爭論,應迅速讓其離開現場,之后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現如今高校學生群體對網絡的關注遠高于對新聞媒體的關注,特別是一些新興聊天工具更是增加了學生對網絡信息的關注度與使用頻率,輔導員要利用這一特征加強對網絡信息的關注與投入,可通過一些現代網絡信息溝通平臺,如學生QQ群、微博、人人網等,及時便捷地向學生公布事態發展的最新情況,迅速調控信息,引導學生迅速形成思想上的一致性,行動的統一性,加強網絡言論的責任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深入學生班級和宿舍,進行思想引導和情感疏通,引導學生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不斷化解學生消極心理,幫助學生自我調適,提高耐挫力,緩解心理壓力,促進學生在情感上對校方的理解與支持,有效避免事態的進一步擴大。
(三)信息反饋,總結歸檔
輔導員在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同時要積極上報給學校相關部門并將有效信息向受眾反饋。快速有效的信息發布和輿論控制能有效防止突發事件的蔓延。讓受眾知情,然后得到受眾對突發事件的理解與信任,才能建立起正確的輿論導向。同時,輔導員要注意做好信息收集和檔案保存工作。在收集信息和保存檔案的過程中,認真總結解決此次事件的經驗,縝密地反思措施不足之處,以免以后遇到類似突發事件情況時驚慌混亂、手足無措。另一方面,將寶貴的經驗以書面的形式留給后來經驗較少的年輕輔導員們。同時,也可以為高校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修訂與完善提供實證依據。
綜上所述,高校輔導員要科學預防和應對高校突發事件,認真分析、研究和總結每一起學生突發事件,探索規律,努力維護好高校的穩定乃至社會的穩定。●
[1]朱孔軍.大學生管理理論與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周嫣嫣.高校輔導員突發事件個案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
[3]鄭廣鋒.大學生突發事件的處理及預警機制的構建[J].世紀橋,2010,(5).
[4]田川高.校輔導員應對突發事件的素質和能力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0,(14).
[5]楊伯成.正確處理突發事件是輔導員成熟的標志[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08,(12).
[6]馬德華.高校突發事件的特征、成因及處置方法探析[J].成都大學學報,2008,(3).
G647
A
1009-6566(2014)02-0113-03
2014-02-06
甄勇(1984—),男,山東曲阜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