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然
【摘 要】黨的十八大之后,代表中華民族復興夢想的“中國夢”一詞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本文試從政務微博的角度入手,探究政務微博如何助推“中國夢”,以實現真正的全民族共同參與“中國夢”的目標。
【關鍵詞】中國夢 輿論場 民生問題 微博問政
時代的發展賦予微博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微博對中國的影響越來越大,作為媒介融合大環境下的新媒體,微博已經超出了傳統媒體單純提供新聞報道和宣傳的功能。
“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各方面努力,媒體這一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夢”的推動自然責無旁貸。政府要合理利用當下流行的新媒體,合理利用微博,尤其是政務微博。
政務微博就是政府部門機構的官方微博和官員以職務名義開設的個人微博。據相關資料指出,“截至2011年3月20日,全國范圍共有實名認證的政務機構微博1708個,政府官員微博720個。”①經過兩年的發展,政務微博的數量和影響更勝以往,政務微博在及時公布政府信息,引導政府和民間互動和微博問政上起了重要的作用。政府要繼續深化對政務微博的使用,真正使政務微博成為推動“中國夢”的重要力量。
一、政務微博要整合輿論場,營造實現“中國夢”的輿論陣地
政務微博要彌合傳統媒體和網絡社會化媒體的輿論場分歧。復旦大學童兵指出輿論場是“包含若干互動因素從而使一些人形成共同意見的時空環境謂之輿論場。”②傳統媒體主要是以官方媒體為主,其輿論場多以宣傳政策,提供正面消息為主,也就是著名的“喉舌功能”。近年來,由于網絡社會化媒體的強勢崛起,人人都可以發布信息,而這些信息能夠迅速在網絡上流傳開來,形成了一個新的網絡民間輿論場。傳統媒體由于互動性和新聞內容較為單一等不足,和民間輿論場經常產生分歧。但是傳統媒體的資源豐富,消息權威,人才濟濟,報道具有權威性,仍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同時傳統媒體始終代表了國家的聲音,對于國家大局和方向的把握準確,不同于新媒體的輿論場魚龍混雜。所以,國家一定要堅持以傳統媒體為新媒體的風向標,影響新媒體的輿論走向,而政務微博就應該成為彌合新舊兩個輿論場差異的重要場所。
政務微博在彌合輿論場上具有以下幾個優勢:首先,政務微博是傳統媒體的官方輿論場在網絡上的延伸,和官方輿論場能夠嚴格保持一致;其次,政務微博是以網絡自媒體作為載體的,那就注定它具有網絡自媒體的優點,比如強大的互動性,即時性和信息的生動性等,這些特點使其既保持了官方媒體的嚴謹又同時具備了自媒體的隨意性。要整合輿論場,政務微博就應做到:
1、“中國夢”的議程設置功能。
當前尤其是新媒體,要為“中國夢”做輿論上的支持和堅強的后盾。“中國夢”不是官方的口號,而是老百姓參與的強國富民之夢。空有宣傳,沒有民眾參與只能是空中樓閣。傳統媒體由于技術上和觀念上的一些問題,在引導民眾參與互動的程度上不如新媒體。然而,網絡輿論的關注點多有泛政治化和泛娛樂化的傾向,往往動輒把一些小事與政府失誤和搞笑刺激聯系在一起,從而引發大量的討論,比如“切糕體”、“陳歐體”、“xx罵架事件”等。群眾對這些東西的關注不利于形成對于“中國夢”的討論參與,政務微博要承擔起“中國夢”的宣傳任務,政務微博粉絲眾多,僅重慶市排名前三的政務微博——重慶市政府新聞辦,重慶市交巡警和重慶網警三個微博的粉絲數加起來就突破了100萬人,粉絲眾多代表著影響力。政務微博要利用自己廣大的影響力,以傳統媒體的議題為標桿,做好關于“中國夢”的各種議題討論,激發人們的參與熱情,在討論中形成對“中國夢”的共識。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很多時候甚至有失敗和挫折,這個時候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就會利用新媒體制造不利于團結的輿論,煽動群眾,政務微博面對這種情況要利用議程設置功能整合輿論,堅定人民的信心,成為黨和國家堅定的輿論陣地。
2、面對分歧時的輿論引導
當前,由于我國處在社會轉型期,各種社會矛盾比較突出,官民沖突時有發生,在輿論上經常出現對于一個事件官方和民間的觀點不同甚至完全背道而馳的狀況,傳統媒體面對這種情況往往出現乏力的狀態。政務微博作為傳統媒體輿論場和民間輿論場的中間地帶,要積極利用微博的互動功能和不同意見者平等的交流,多用生活用語甚至無傷大雅的網絡用語,不能打官腔,尤其是危機事件發生時,更要時刻保持信息的公開。民間輿論觀點感情色彩較濃,部分還有些偏激,政務微博要對不同意見者做深入的解釋,同時發布對事件的詳細分析,以理以深度服人,不能武斷的批評和無視不同意見者。
二、政務微博中的“網絡問政”
政務微博要把自己建設成為人民當家做主參政的重要平臺。當前,“網絡問政”“網絡監督”一類的詞語非常的流行,這就是人民參政議政的重要體現。我國是個大國,不可能實行某些人所說的全民表決,這是一種極端民主制,“它是凡屬公民都可受職,政事的最后裁斷不是決定于法律而是決定于群眾。”③亞里士多德早就指出這是一種最為劣等的政體。我們不能實行全民表決政治,卻能實現全民參與政治,新媒體就可以提供給我們這樣一個平臺,而且參與討論同樣可以對政治產生重大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楊達才的雙規,雷政富的下臺,以及空前被重視的食品安全等事件都離不開新媒體制造的輿論壓力的影子。
政府要合理利用新媒體,使其成為實現民主的重要通道。“中國夢”是政府和人民同心協力完成的夢,政府的重點是要使老百姓參與政府事務,但是當前仍然不具備人民直接參與政府管理的條件,所以政府要善于利用新媒體,給老百姓說話的機會。眼下不少政府機關和干部已經開通了政務微博,微博的各種功能就是讓百姓說話,出謀劃策。同時政務微博還給政府提供了一個試驗場,一個政策的出臺是否適應現實情況可以先觀察新媒體上輿論的走向,然后從長計議,一改過去政策理論上論證沒問題,遇到現實就尷尬的難題。比如2011年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提高到3500元就是網民在各個政務微博上留言,積極參政議政的結果。我們當前要繼續推進政務微博的參政議政功能,進而以此逐漸完善公眾聽證制度、專家咨詢論證制度等進一步的民主制度。
三、政務微博要成為民生問題的擴音器
個人的夢想實現與否是“中國夢”的重要根基,因此,“中國夢”不能忘了民生問題。
當下,買房難,看病難,上學難及食品安全等問題深深的影響著人民的幸福感,新媒體本身并不能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其強大的議程設置功能可以為我們的民生問題吸引足夠多的目光,把那些微小的,底層的聲音呈現在大庭廣眾之下,進而引起重視,促進問題的解決。政府也能通過新媒體的強大交互性功能第一時間聽到老百姓的聲音,一改傳統媒體時代的隔絕信息情況,當前的政務微博就是應運而生,政務微博上的留言是政府觀察民情的窗口,聽到民間的聲音才能解決老百姓的問題。每年兩會,重要政府官員如溫家寶總理就直接通過網絡與百姓交談,今年兩會,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時任湖南省委書記周強等要員也分別通過網絡與網民進行了交流,獲得不少好評。政府就是要“接地氣”,加強與老百姓的聯系才能與百姓結為一體,同鑄幸福“中國夢”。
在“中國夢”的實現道路上,一定要官方和民間團結一心才能達到目標,政務微博是一個好的連接雙方的平臺,但是當前政務微博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某些機構開了微博基本不更新,對于留言基本不回復等。政府一定要予以足夠的重視,克服這些問題,同時進一步發揮政務微博的作用,制造實現“中國夢”的和諧輿論氛圍。□
參考文獻
①張志安,賈佳,《中國政務微博研究報告》[J].《新聞記者》,2011(6)
②童兵,《官方民間輿論場異同剖析》[J].《人民論壇》,2012(5)
③古存玉,《亞里士多德筆下的“極端民主制”初探》[J].《許昌學院學報》,2005(6)
(作者:重慶大學新聞學院2012級新聞與傳播學研究生)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