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要:在建筑企業工程項目中,物資采購是整個工程項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物資采購進行得正確及時,才能確保項目的順利開展,確保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如何對工程項目造價中物資采購成本進行合理有效得控制,這是所有建筑施工企業在未來發展中一直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施工企業 物資采購 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5.3] 文獻標識碼:A
一、影響建筑企業工程項目造價中物資采購成本的因素分析
(一)可見成本因素
1、采購價格。也就是廣義采購成本中的購買價格,它是企業通過任何方式取得的采購報價,是生產成本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采購成本高低的最重要指標。
2、交易成本。在進行原材料采購時,要對原材料進行檢測與交易時,都需要花費一定數額的成本費用。
3、運輸成本。一旦采購結果確定,進入采購實施階段就會涉及到所采購原材料的運輸問題。采取哪種運輸方式,在運輸過程中采購方與供貨商以及承運方之間的付款、損失、損毀賠償權等都會產生相關費用,造成采購成本的增加。在這期間所有產生的費用構成了運輸成本,也是采購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
4、質量成本。質量是建筑企業的生命線,所采購原材料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工程項目的質量。一致性成本、不一致性成本與最終使用成本三者共同構成了質量成本。因此,為了保證物資供應方與采購方所要求的質量一致,采購方需要付出相關費用,也就形成了質量成本。
5、運營和物流方面的成本。企業需要付出相關的費用在物資采購過程中對各種形態的采購物資進行有效的協調管理。因此采購的運營與物流費用也是采購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隱性成本因素
通常人們把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不易衡量的資源,稱之為隱性成本。對隱性成本進行分析與研究,也能夠降低采購成本。
1、人力資源成本。人力資源重點考察的是人,也是最難衡量的因素之一。一方面因為采購人員的素質,直接決定了一個企業的采購水平,可以起到降低項目成本的作用;另一方面因為采購人員的數量直接影響了采購成本。
2、資金周轉成本。由于項目總的物資采購數量固定,因此采購的次數與進貨時間會對項目的資金流量產生重大的影響,直接決定了企業的財務成本。
3、信息利用成本。物資采購的數量是以對項目運作情況和工程進度等信息的了解為基礎的。因此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市場化程度的集中與信息高度發達,需要支付一定費用來獲取與工程項目造價中物資采購相關信息,這也伴隨著產生了信息利用成本。
二、加強物資采購成本控制,強化建筑企業造價管控的措施
(一)宏觀角度措施
1、優化采購制度,做好采購成本卡控。采購是工程項目成本優化的關鍵環節,只有完善采購制度,明確采購計劃制定、審批、方式及相關部門責任,從制度上卡控過程實施,并合理管控采購渠道,逐步建立供應商檔案,為企業日后的采購進行比對和參考,便于對供應廠家信譽及原材料的篩選。同時,及時將物資采購價格進行歸檔,定期收集物資供應信息,通過數據統計分析,研究采購市場價格波動的本質原因和供需比,階段性評估現有價格。
2、分析比對價格,降低材料采購成本。成本控制是企業物資采購的首先目標,針對不同現狀將制訂相應對策。如資金雄厚的企業可采用一次性付款等結算方式來獲取價格折扣來降低采購成本;公開招標可以通過供貨商相互競爭來獲得采購價格底線;根據市場供需、地域性、季節性差異進行采購囤貨,在獲取低價同時也可能造成原材料的成本積壓;運用網絡信息資源,縮短供應鏈,直接向制造商訂購,減少材料采購供應商中間環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互惠互利同時,也收獲穩定可靠的技術及售后保證。
3、充分調配資源,合理配置人力。優秀人才德才兼備,在業務技能及能力知識上出類拔萃,同時他們也掌握了企業一半的資金。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可以通過技能輪崗,師徒幫帶,不斷強化員工技能整體水平,優化人員知識結構,發揮人力資源調配最大優勢。
4、細化業務流程,規范業務操作。將企業采購部門工作進行細化,規范業務流程,實施專人分工,跟蹤項目落實,實時過程卡控,及時進行反饋,最終達到合理預算。一方面縮小了員工的業務范圍,使其在本職工作中不斷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通過分工和內部牽制,降低部門之間營私舞弊。
(二)微觀角度措施
1、原材料庫存管理。廣義采購成本分為取得成本、儲存成本和缺貨成本。三大成本是相互聯系的,甚至會呈反向變動。因此,需要綜合考慮成本性態,使成本總和最小。因此,工程項目造價中物資采購成本需要集中考慮其綜合成本。原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盡量做到及時補給,庫存管理需建立庫存警戒值,確保供需平衡。同時結合每日需求變量,提前做好采購,確保供應中斷損失及儲備成本之和最小。
2、采購管理。概算是工程項目造價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概算,不斷分析工程項目中相應物資的需求量。在成本因素的前提下,結合概算結果及工程項目的完工進度進行綜合分析,研究項目期內的采購次數及數量最小值,確保儲存成本與缺貨成本最小。
3、固定資產管理。固定資產的支出費用也是價值不菲,所以,采購固定資產也構成工程項目造價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固定資產的管理分為兩方面,一方面結合企業需要,評估固定資產在其的戰略地位,購買或融資租賃相應必備固定資產,通過遞延的形式繳納,起到延期付款與節稅的作用;另一方面針對階段性使用的固定資產可以考慮適時的經營租賃,減少成本支出和設備使用過程維護。4、商業信用。企業在業務運營過程中,和其他企業之間逐漸建立起商業信用,
4、商業信用。在與其他企業的業務往來過程中,企業會逐漸建立起商業信用,在規定的折扣期內,企業也可以獲取免費的信用。但是企業有可能在實際工程項目中存在資金短缺的情況,需要考慮放棄部分商業信用,這會付出相應的代價。因此企業應該確保放棄商業信用與缺貨成本而付出的代價之和最小。
5、節支增收。為了更好地控制工程項目的造價成本,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建筑企業還需要“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其一,在“節支”方面,重點工作是加強項目材料費用和勞務分包費用的控制。一個項目的材料費用在項目成本中占有較高的比例,通常情況下不低于50%,所以,材料費用的控制是項目成本控制的重點,其中又包括材料消耗數量的控制和材料購買價格的控制。如:在材料消耗數量控制上,建筑施工企業應根據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參考定額數量,合理確定材料消耗額度,并必須配套一定的獎懲措施,節約了要進行獎勵,非必須原因超耗浪費要承擔損失,以提高大家節約材料的積極性;在材料設備購買單價控制上,成本控制人員必須參與大宗物資設備采購招標,必要的時候根據項目中標情況提出材料設備參考價,定期進行小宗物資材料單價比較,并參考項目中標單價情況提出費用比較清單。
其二,在“增收”方面,其對象主要是業主單位,要以三個方面為重點:承包合同、優勢單價、技術與造價有效結合。因此,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合理利用承包合同中有利條款,必須充分認識到合同的重要性,相關條款要反復研究,仔細推敲,發現漏洞,有效利用;合理利用優勢單價,在施工的過程中,要注意抓住設計變更的有利機會,盡量利用不同的施工工藝的特點,盡力說服業主進行設計變更,增加優勢單價的工程數量,從而謀取更大的利潤;注重技術人員與造價控制人員緊密配合,由于技術人員因本身工作特點的限制,對施工成本方面的了解不足,在這些情況下,成本控制人員應積極參與施工方案的制訂,在確保達到設計要求的前提下,為項目謀取更大的利潤。技術人員應提出能夠達到設計意圖的幾套方案給成本控制人員進行比較論證,并將論證的結果作為確定施工方案的量化依據。重點強調這上述三個方面的目的,是為變更索賠提供有效依據,爭取最大收益。
參考文獻:
[1] 高勝,劉鳳琴.建筑施工企業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分析[J]. 科技致富向導 2011年06期
[2] 晉現軍,陳志偉.淺析施工企業施工階段成本控制的內容及方法[J]. 科技致富向導 2011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