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羽
摘 要 現階段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存在投入與重視程度相對較低,教師觀念陳舊,教育內容落后,教育者素質有待提高等問題。為切實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利用各種網絡平臺,拓寬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實加強網站建設與管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斷提高教師信息素養;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網絡行為的自律。
關鍵詞 網絡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Internet Age
TANG Yu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Abstract The presence of a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investment and attention, the old concept of teachers, educational content behind, the quality of educators and other issues need to be improved at this stag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ork process.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a variety of network platforms and broad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sit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each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strengthen leg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student network behavior of self-discipline.
Key words network;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作為最早接觸社會新思想、新技術的群體,高校大學生思維活躍,渴望知識,這恰恰和網絡信息傳播的方便快捷、新穎豐富相一致。①②目前,上網已經成為大多數大學生的一個日常活動,網絡同時逐漸發展成他們搜集信息、交流互動的關鍵平臺。從1994年開始,中國正式開通Internet,網絡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形成強大的沖擊,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與機遇,③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始發展到網絡時代。鑒于這種原因,本文指出網絡時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以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提供借鑒。
1 網絡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
1.1 正面影響
網絡的發展以及普及使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涉及范圍更加廣泛,形式更加新穎,速度更快。將傳統的、較為落后的、陳舊的教育模式徹底打破,使高校學生更加便捷、有效地獲得并接受信息,為教師提供重要的教育手段、內容與平臺,同時使教育體制日趨多元化。
1.2 負面影響
網絡同時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一定的負面作用,例如網絡信息的真假很難進行分辨,在向高校學生傳播正面信息的基礎上,還會傳播大量不健康的消極信息。一些不法分子同時通過網絡進行犯罪,傳播許多阻礙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信息,使得大學生整體道德水平出現滑坡,過分追求個人利益等不當行為,對其健康成長產生嚴重的威脅。
2 網絡時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問題
2.1 學校層面,投入與重視程度相對較低
現階段,我國高校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資金及技術等方面的投入嚴重不足,所投入的物力、財力及人力和其承擔的責任嚴重失調,尤其是軟件方面的投入嚴重缺乏,這和高校管理階層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有很大的關系。就網站建設而言,我國高校都非常重視校園網建設,差不多所有高校均構建起自己的校園網,然而,校園網中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站沒有設置,就算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網頁的,其制作非常粗糙、內容落后,知識為學生提供效果理論資料查詢等基本功能,并未涉及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無法和他們展開有效交流,難以發揮其實際育人功能。
2.2 教師觀念陳舊,教育內容落后
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處于一片全新的環境中,然而一些思政教育者的觀念落后,在他們看來,書本和課堂仍然屬于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網絡僅僅是學生獲取信息的一種輔助手段,還有的教師將網絡看作洪水猛獸,將上網的危害性過分夸大,對網絡具有一種恐懼心理。網絡環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學內容上非常落后,仍然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作為主要內容,而對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等內容涉及較少,同時在教材建設、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創新都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
2.3 教育工作者的素質無法滿足需要
網絡技術急劇發展,對傳統教授手段產生嚴重的沖擊,網絡信息傳播的便捷性和即時性使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拓寬。同時,高校學生對網絡學習充滿興趣,并且其接受速度非常快,他們利用網絡搜集信息的水平明顯優于教師,于是對傳統的教師處于主體低位的灌輸式教育產生抵觸,教師的權威地位同樣有所動搖。在該角色轉變過程中,一些教育者感覺無法順利適應,導致教育效果明顯下降,因此,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努力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與時俱進,積極學習網絡技術與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逐漸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3 網絡時代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3.1 利用各種網絡平臺,拓寬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教育效果
高校大學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客體,當前,“90后”大學生對新事物充滿好奇。科學合理地利用網絡平臺,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構建有效載體,例如思想政治主題網站、紅色論壇、微博、MSN等,將生動形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傳遞給大學生,使教育載體轉變為立體化和動態化,打造與廣大師生學習生活相貼近的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在網絡環境下對學生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憑借網絡,還可以弄清學生的需求及思想。具體可利用“網上談心活動”與學生溝通,將傳統談心活動受制于時間與場地的局面打破,并且能同時與多個學生談心,將傳統的“一對一”的限制擺脫,形成一個非常寬廣的共享平臺。同時,通過網絡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能夠使思想政治理論得到大學生接受,轉換為其思想意識與行為習慣,使其形成正確的觀念,推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不斷發展。
3.2 切實加強網站建設與管理
加強陣地建設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前提,應加大校園網、專題網與學生交流平臺等網站建設力度,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具備有效的平臺。⑤在這里,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過程中需要注意,盡量使該網站內容與時代同步,集互動性、理論性、時代性于一體,應該組織思想政治專業教育工作者、網站技術工作者、大學生,使三方形成一種合力,為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專題網站提供技術與信息保障,尤其是把握網站建立必須與高校學生的心理相一致,通過生動形象的網頁、理論性、思想性于一體的信息(文字及影像資料),利用這種方式吸引大學生,使其對網站產生興趣,應該遵循靈活性的原則,切忌教條主義、生搬硬套,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網站還應當具有服務功能,在網站上設置關乎學生利益的版塊,例如勤工儉學、心理咨詢、人文關懷、就業指導等專題版塊,利用各個主題版塊將相關服務信息提供給學生,盡可能快地將他們關心的實際問題解決,使主題教育網站真正變成廣大學生所關注與喜愛平臺,變成他們獲取信息的一個關鍵途徑,從而能夠在整個校園中形成一種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大合力。
3.3 加強校園文化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信息素養
高校要想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提高廣大教師的信息素養。教師素養主要包括“說服”、“傳遞”信息能力,還包括“分析”、“選擇”信息的能力。要想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應努力培養選拔思想政治教育專門人才,精心培養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隊伍。網絡環境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這支思想政治與技術較強同時充分掌握大學生網絡語言特點隊伍,從而能夠為有效應用學生思想教育網絡平臺提供人才保障。另一方面,還需要培養大量高素質的網絡管理員,跟蹤校園網絡輿情,跟蹤高校學生思想狀況,科學合理地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熱點問題,積極發帖,對學生形成吸引力,使其能夠點擊、回復,對于敏感話題,需要仔細分析錯誤觀點,為學生提供幫助,使其能夠理性看待問題;學會通過網絡語言進行溝通,將其疑問解決,從而能夠使高校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此外,網絡管理員還應該加強學習,跟蹤網絡信息技術、技能動態,并不斷研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理論及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從而能夠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⑥
3.4 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網絡行為的自律
網絡環境屬于現實與虛擬的結合體,毋庸置疑,在網絡環境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廣大學生的自律。尤為關鍵的是應該提高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其法制意識和免疫力不斷增強。努力使他們弄清:網絡違法犯罪屬于一種違反犯罪行為,能夠對公共安全與公眾權益產生侵害。在網絡虛擬空間之中,現實法律規范能夠約束人的行為,不要由于網絡具有虛擬性而不注意相應的法律規范。鑒于這個原因,在開展高校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廣大思想政治教師一方面應該對學生普及法律知識,另一方面還應該對學生進行法律培養,具體來說,應該通過傳授給學生法律知識的方式,或者通過邀請法律專家舉辦法制講座、法制案例交流會等方式,也可以通過為學生播放法制宣傳片的方式,多方式、多層次、多渠道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使其法制觀念不斷增強,使其具備相對較強的自制能力和自律觀念,使其能夠積極對有害信息進行抵制,嚴格恪守網絡道德,提高他們的網絡自律意識,從而使其網絡行為實現自律。此外,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活動的機會,例如讓學生在法制宣傳日到公共場所宣傳法制知識,組織學生旁聽網絡案例審判等方式,使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領會到網絡犯罪的危害,對其產生正確的認識。
4 結語
網絡時代使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嚴峻的挑戰,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積極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優化教學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同時還需要廣大學生加強網絡行為自律,提高自身素養,只有這樣,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不斷提高。
注釋
① 賈珂萌.新形勢下如何開創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J].考試周刊,2013.6.
② 范亞杰.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教育縱橫,2013.6.
③ 羅強.網絡時代如何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華章,2013.16.
④ 張陶然.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創新研究[J].學理論,2010.29.
⑤ 郭梅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建設探析——以廣西大學雨無聲網站為例[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S2.
⑥ 常大地,程芳薇.新時期如何加強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