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職商務英語精讀課程的教學現狀,明確了在教學中應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并探討了如何在此目標下進行商務英語精讀課程的教學改革。
關鍵詞 高職英語教學 商務英語精讀 職業能力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Higher Voc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Intensive Teaching Reform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s the Target
ZHANG Jing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City Management, Hefei, Anhui 230601)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voc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Intensive courses, in teaching should tak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s the goal, and explore how to conduct business intensive English course teaching reform in this targe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intensive; professional ability; reform
1 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
職業能力是人們在從事某種職業的過程中表現出的多種能力的綜合。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各類涉外行業中從事和英語相關的工作,比如進出口公司外貿業務員、酒店前臺接待、電話客服等。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授課時注重培養學生以商務交際為中心的職業能力,具體來說包括:
(1)培養學生英語聽說交際方面的能力,如能流利使用辦公室日常交流用語,能夠在會議上發言或作產品銷售情況的報告。(2)培養學生英語閱讀寫作方面的能力,如能修改和完成公司及產品簡介,獨立用電子郵件和客戶溝通。(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捕捉搜索信息的能力,如能夠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戶順利溝通,能發現由不同文化背景沖突產生的問題并及時解決。(4)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如能在交易會中和銷售團隊合作向客戶推銷公司產品,能在會議上與其他職員共同發現公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
2 商務英語精讀課程的教學現狀
為了讓學生打下堅實的英語基礎,教師在精讀課上往往過分注重英語單詞、詞組和句型的分析,花費大量時間講解它們的用法,卻對于課文的內容、思想及體現的商務文化知識只字不提。雖然用心良苦,學生也可能在四六級的考試中拿到高分。但這樣的學習卻讓學生誤以為英語學習就是為了記憶單詞和分析語法,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事倍功半,枯燥無味。甚至,一個單元學完,學生除了掌握基礎的語言知識外,對與文章背景相關的具有實踐性及實用性的商務英語知識表達知之甚少或者不知該如何應用。
另一方面,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學生認為學習英語就是背單詞加記語法。他們習慣被動地聽,只樂于認真對待與考試有關的任務,而不愿主動聯系實踐,培養自身分析和理解商務英語知識的能力。因此,雖然學生通過了此門課程的考試,但他們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仍然很薄弱,更不用說商務英語知識的掌握和職業能力的培養。
3 商務英語精讀課程的改革途徑
3.1 轉變教學觀念并重新設定教學目標
首先,教師必須明確的是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因此,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在商務情境中用英語交際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完成真實的商務任務,用所掌握的英語和商務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在授課中所選擇的教學方法及在授課過程中采取的各種教學手段都應該是圍繞著這一目標。
3.2 靈活結合多種教學法授課
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授課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法。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教師在授課中可以結合使用情境交際法、項目式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
(1)情境交際法:語言在一定的情景中才具有真實意義,學習一門語言也只有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才學得更快,記得更牢。因此在講課中教師應通過多媒體課件和影像資料等創設情景,讓學生在相對真實的語言情境中學習,在積極參與課堂交流活動中獲得商務背景知識,習得語言知識,養成職業技能。(2)項目式教學法: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單元內容設計工作項目,讓學生分組完成。通過小組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認知能力,激發他們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的積極性,從而在項目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英語和商務知識。(3)案例教學法:教師可以針對單元話題,選取真實的商務案例,分析其中涉及的商務知識點,引導學生搜集相關資料進行討論,并在討論結束后進行總結。
3.3 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創設學習情境
創設語言環境對于掌握一門語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借助多媒體和互聯網,用與所學內容相關的圖片、音頻或視頻文件刺激學生的感官。這樣學生對于所學內容有更加直觀的感受,有助于他們培養語感,更好地記憶所學內容,并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針對本門課程的教學,教師除了可以使用教材配套的PPT外,還有可以選取商務活動影像資料。筆者選取了以商務活動為主題的真人節目The Apprentice(《學徒》)。該節目由美國巨富唐納德·特朗普先生一手精心打造,由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播出,是哈佛大學商學院推薦必看的學習型節目。每一季特朗普先生都要從美國各地選擇16名參賽者到紐約曼哈頓接受挑戰。 這些參賽者每周都要分兩組以比賽形式完成商業任務,節目記錄了他們在比賽中真實的表現。在教學中配合所教授單元主題背景,選取合適的節目片段給學生觀看,可以讓學生體會真實的商務情境,將課本中的知識形象化,達到創設商務英語學習情境的目的。
除此之外,向學生介紹專業學習交流網站及論壇,提供最新的商務信息動態,讓學生課后可以擴充自己的商務知識。
3.4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總體來說,高職學生的語言基礎較為薄弱,需要進一步夯實語言知識,擴展商務知識儲備;他們有一定的求知欲,但是不夠努力,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針對學生的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應強調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為了彌補學生的語言知識的欠缺,擴展他們的商務知識儲備,光靠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當然,如果只是單純地要求學生自學,由于他們自身的惰性,80%的學生都不會去做,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講究一定的方法。比如可以通過預習、復習和具體的學習任務對學生提出隱性的自學要求,如提前給定某個商務話題,讓學生在課下查閱資料,并在課上以問答或討論的形式檢查學生課下的自學情況。
當然如果只是埋頭苦讀,不知在商務情境中靈活運用就成了“死讀書”,為了讓學生學會將書本中的知識靈活運用,變成自身的技能,在教學中還應強調合作學習。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將學生分成小組分配具體的商務任務,如向消費者介紹公司產品,使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會分工協作、交流溝通,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加強監督,給學生以明確具體的指導,不要讓分組學習流于形式。
3.5 建立形成性評價體系
為了更好地考核學生職業能力的養成,教師必須改變單純以卷面考試定最終成績的做法,而要將學生平時在本門課上的表現納入考評范圍,重點從知識、能力、素質三個方面綜合考核,也就是建立形成性評價體系。具體來說學生期末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構成,我院改革后的具體做法是平時成績占期末總評成績的30%,主要由課堂考勤、課堂表現和課程作業及商業任務完成情況三部分構成。期末考試成績占期末總評成績的70%。
教師第一堂課就應明確地將商務英語精讀課的考核方案告知學生,讓學生明白課程的考查重點在英語語言及商務知識的具體應用上,最終的成績不是靠考前幾天突擊背書便可改變的。此外,教師在平時一定要嚴格記錄學生各項任務的完成情況,使平時成績有案可查。
3.6 建立教學效果評價體系
為了使商務英語精讀課程的改革持續有效,我們必須建立由教師、學生和企業組成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教師在這個體系中是核心人物,要做到分析學生每次商務任務分組完成情況及期末試卷成績,了解并分析學生在學期末完成的課堂教學環節效果問卷調查,搜集企業針對每屆畢業生的聽說讀寫譯的知識技能,商務背景知識及工作能力等方面給出的反饋信息。最后根據以上信息,授課教師將對本課程的教學做進一步的改進,以達到教學改革的最佳效果。
4 結語
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對商務英語精讀課程進行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任課教師進行不斷的探索。教師需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課下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課堂設計和備課;課堂上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法和多媒體資源為學生創設真實的商務情境,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完成商務任務的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的表現及時做出評價并記錄,以求對學生語言知識和職業技能的掌握情況做出全面的評價。當然,最終還要搜集畢業生在企業表現的反饋信息,以便更好地指導以后的教學。
參考文獻
[1] 解春娟.淺談如何在高職精讀課上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J].海外英語,2011(6).
[2] 胡安娜.與就業崗位對接的商務英語精讀課堂教學模式設計[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2(3).
[3] 趙見.基于工作情景的高職商務英語精讀的項目式教學探析[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2(11).
[4] 向前進等.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