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竹
摘 要 和諧的課堂氣氛對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變換,同時還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更充分地完成教學任務,本文通過對諸多因素的分析,闡述了在舞蹈教學中營造和諧課堂氣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構建和諧課堂的策略,期望為舞蹈教學的完善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課堂氣氛 舞蹈教學 學習動機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The Importance of Harmonious Classroom Atmosphere to Dance Teaching
LIU Tianzhu
(Subsidiary Art Schoo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 Harmonious classroom atmospher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eaching, and harmonious classroom atmosphere can contribute to transform students' thinking,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re fully complete the task of teach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ny factors, elaborated in the dance teaching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to create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of the classroom and put forward strategies to build a harmonious classroom, 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perfect dance teaching.
Key words classroom climate; dance teaching; learning motivation
1 教師的調節
在舞蹈教學中,和諧的課堂氣氛是不斷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舞蹈教學與普通的文化課教學是不一樣的,舞蹈是典型的一種人體藝術,所以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掌握好它自身的特點和規律。而在實際的舞蹈教學中往往出現教學方法、師生的關系、學生平等對待問題方面出現欠缺,制約了教學效果的提高。
1.1 改進教學方法
所謂教學方法,一是指教法,二是指學法。從信息論的觀點看, 教是知識信息的傳遞,學是知識信息的接收,教學活動就是知識信息的傳遞接收過程。舞蹈教學其實是帶有一些強制性的教學,如果不強制的話,學生就不會擁有良好的體態、身體的柔韌、掌握舞蹈的技巧和力量。因而產生了舞蹈教學的矛盾,如果教師有一點不重視的話,進行舞蹈教學中的矛盾就會越來越嚴重。
西方學者貝爾納說過:“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礙才能的發揮。”只有掌握好的教學方法才能有好的課堂氣氛。在和諧的舞蹈課堂中進行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才能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相互了解與相互支持。學生才能夠與教師互動,能夠主動學習,以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相反的話,學生就會對老師產生不信任,很容易就產生了距離。這就使有一些學生從最初熱愛舞蹈到最終受不了這種教師的壓制,而導致放棄了舞蹈學習。
1.2 融洽師生關系
老師要有一顆愛崗敬業的心,更要關愛自己的學生,這樣才能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在學生中樹立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學生在教學中對自己信服。教師也要注重對學生的批評和引導 ,但是如果一味地只強調教師的嚴厲,只注重嚴格要求和命令管教、束縛學生,缺少和學生之間情感上的互動與交流,時間久了,就會發展到師生關系緊張。教師如果對學生進行懲罰、打罵、諷刺、壓制的話,學生自然而然就會不配合老師教師或產生消極的態度,與老師作對,表面上服從老師,但是私下里卻不服氣。如果反其道的話,教師在對學生傳授舞蹈知識的時候,如果太放任學生的話,時間久了,教師就會對學生失去了教學的興趣,不積極給予學生教育,放任學生怎么做都可以,對學生就會沒有信心!學生就不會和老師合作,也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很茫然,最后雙方都自暴自棄了,這是教學當中最消極的狀態。這種消極的態度會導致教師對學生的漠然處之,令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最終會使學生自暴自棄,這就是“ 愛而不嚴非愛也”。
1.3 讓學生感到教師的“愛”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滿腔的熱情,誠懇的態度,去影響學生,去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對學生要耐心細致,循循善誘;自己不順心的事,不要在學生面前表露。學員看到教師可親可敬,笑容滿面,感受到教師的熱誠,心理愉悅,就會出現和諧的課堂氣氛,在這種良好的氣氛中他們伴隨著豐富而快樂的情感體驗參與教學過程,還要求教師能夠深入到學生內心,體驗學生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傾注到學生身上,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縮短因教師的權威、地位、角色而產生的與學生間的心理距離,增強與學生在心理上的合作,以讓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師愛是調控課堂心理氣氛的長久動力源泉。
2 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思維狀態
學習是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統一的過程。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首次提出了“情商”(EQ)(下轉第181頁)(上接第128頁)的概念,所謂情商,又稱情緒智力或情緒智商,是個體的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種發掘情感潛能,運用情感能力,影響生活各個層面和人生未來的關鍵的品質因素。良好的情緒能推動人學習科學知識、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探索、追求真理。在舞蹈教學中愉快的情緒,能使學生的感知、記憶、思維與想象敏銳、牢固、活躍;相反,苦惱焦慮的情緒,會使學生的感知、記憶、思維與想象出現遲鈍、受阻現象。因此,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各種手段和措施,以培養學生的情緒智力,促使學生學習。
2.1 學習興趣的培養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興趣是學習的導師,學生只有對舞蹈學習感興趣,才能在學習中主動地去學習,積極配合老師進行教學。所以,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將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放在首要的位置,要加注重教學方法的完善,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目標的設定,都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舞蹈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對學生更富有感染的力量,因此在舞蹈教育中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做到給學生一種精神的亮色。人文教育能給人的生命一種亮色,有了這么一點亮色,當他遇到沉重黑暗時才不至于走向絕對虛無。
2.2 賞識教育的力量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在滿足生理與安全需要后,都希望能尋求一個自己所歸屬的群體,并在這個群體中獲得尊重、關心、愛護和幫助。因此,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作為人師,除了關心愛護學生外,還應該學會尊重、賞識學生,如同賞識自己的職業一樣,讓學生沐浴在賞識的陽光下。這種賞識表現在具體的舞蹈教學中,就是要協同師生情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教師應當對師生之間在期望、目標、觀點上出現的一些不合諧的音符采取一種積極、寬容的態度對待和處理。教師要允許學生存在個性差異,并應當主動地發現學生的“善良本性”,致力于挖掘他的(哪怕是極細小的)優點和特點。
3 結語
課堂教學是一種綜合性教學藝術,也是一種復雜的創造性勞動。課堂氣氛是課堂上各種心理的和社會的氣氛,如拘謹的程度、靈活性、結構、焦慮、教師的控制、主動性以及激勵作用等。課堂氣氛的形成是教師長期進行課堂管理的結果。課堂氣氛好與不好取決于教師的領導方法和管理藝術。本文主要闡述了在舞蹈教學中和諧課堂氣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而提出了在舞蹈教學課堂上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習效果的一些舉措和方法。課堂氣氛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時要充分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針對這些影響因素采取相應的舉措。總之,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是教師課堂管理的重要內容,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根本保證。
參考文獻
[1] 胡志強.舞蹈教師教學監控能力培養六論.廣東藝術,2002.2.
[2] 袁萍.淺淡舞蹈教師的基本素質.藝術教育,2005.5.
[3] 李佳音.淺談舞蹈教師的教學語言.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
[4] 黃霞.如何面向農村培養高素質的舞蹈教師.成功(教育),2007.5.
[5] 王曉萍.淺談素質教育中舞蹈教師的基本素質.赤峰學院學報,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