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
摘 要 森田療法是由森田正馬于1918年創立,后經其弟子完善臨床應用與理論,已成為了心理學界的重要療法之一。早期的森田療法主要適用于各種神經質癥,經改良后的住院式森田療法可以運用在抑郁癥、精神分裂癥康復期、網絡成癮等心理疾病的治療中。
關鍵詞 住院式森田療法 臨床應用 改良
中圖分類號:R749 文獻標識碼:A
The Expansion of the Hospital Type Morita Therapy Applications in China
WU Xu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Morita therapy was founded in 1918 by Morita Shoma. His disciple improved the theory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Now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eatment in the psychology. The early Morita therapy is mainly suitable for some kinds of neurotic disorder, but after finding the modified therapy by many researchers, the hospital type can be used on mental diseases such as depression, rehabilitation of schizophrenia and internet addiction.
Key words Morita therapy; clinical application; improved
1 森田療法的概述
森田療法由森田正馬建立,他認為神經質的癥狀是疑病素質和由它引發的精神活動過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所致。①森田療法的主要治療理念是:順應自然、為所當為。經過改良后的住院治療,基本保留了前三期的治療過程,在第四期即生活訓練期,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進行適時的調整。采用住院式森田療法的過程中施以各種作業治療,豐富患者的興趣,增強治療信心,強化患者社會功能、達到改善其精神癥狀的目的。
2 住院式森田療法的臨床拓展應用的相關研究
2.1 住院式森田療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癥康復治療中的應用
慢性精神分裂癥有遷延不愈和反復發作的特點,患者需長期或多次住院,難以重返社會。精神康復研究重心是,在治療中盡最大可能恢復患者的社會功能,幫助患者重新回歸社會和家庭。森田療法在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中一般用以配合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湖南省邵陽市精神醫院每2天進行一次集體心理治療代替絕對臥床期,解釋和宣傳森田療法治療原理,要求病人“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正視癥狀面對現實配合治療。研究發現,森田療法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起到了輔助治療的作用。②張艷等人③在森田治療中加入“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治療理念。發現在精神分裂癥的全程治療中加入森田療法可以明顯減少患者復發,減輕焦慮抑郁狀態和不合作態度。伴隨治療時間延長,該理論較好被患者接受,改變不良認知模式,加強心理應激素質,主動適應社會生活環境。親情護理減少了患者脫落現象,穩定了病情和患者的主動性保證療效。
2.2 住院式森田療法在抑郁癥治療中的應用
抑郁與焦慮是神經癥突出癥狀,通過森田療法的治療理念順其自然,讓患者學會忍受痛苦,為所當為,帶著癥狀堅持正常的人際交往和生活。研究發現,森田療法對抑郁性神經癥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在治療中培養患者工作興趣和信心,提高社會功能、改善精神狀況。④王世鳳等人⑤為探討住院森田療法配合藥物治療憂郁癥的效果,整理了某醫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符合CCMD-Ⅲ-R憂郁癥診斷標準的住院病人78例。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森田療法治療,共3期治療,平均每期10天,目的讓病人學會放松,將注意力引向外界。經過1個月的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如情緒障礙、軀體化癥狀及睡眠障礙均有明顯改善,SDS,HAMD量表分均下降,治療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 森田療法在網絡成癮治療中的應用
許多研究表明,網絡成癮者一般缺乏與家人和朋友之間的交流,社交范圍極小,抑郁型人格特質的人易出現網絡成癮。這些人在現實生活中遭遇挫折時,極易把情感滿足和壓力釋放轉向計算機網絡以尋求支持。這種依賴不斷強化他們尋求網絡的行為,而致使他們逃避現實生活,出現較為明顯的心理損害和行為異?,F象。⑥郭洪緒等人⑦根據患者的成長史、家庭環境、性格問題的起因以及發展過程確定治療方案。第1期絕對臥床期開始后3日患者表示愿意聽從安排,但仍想上網。第2期輕作業期持續一周后,患者有參加各種娛樂活動的欲望,上網欲望減輕,但仍怨恨父母。第3期重作業期,患者體驗到其他娛樂活動,自覺有信心且愉悅,對父母的怨恨減輕。第4期社會實踐期持續2個月,患者學會關心他人,接受癥狀,讓家人協助控制上網時間。
3 住院式森田療法的展望
森田療法旨在改善患者不良的認知模式,陶冶其性情,提升心理素質,有助于矯正某些異常人格特質。這些人格特質的改變能夠幫助患者重返家庭和社會做好積極地準備,提高社會功能。住院式森田療法可以用在各種心理障礙的康復階段,尤其是在慢性精神分裂癥康復治療中。⑧但目前住院式森田療法在臨床實踐中具有以下不足:第一,森田療法的實施者要受過專業的治療訓練,且住院式森田療法需要一個絕對安靜、相對封閉的環境。因此,相對其他認知療法森田療法的實施并不方便。第二,森田療法的治療周期長且治療經費高,可能會導致患者流失影響其推廣。第三,森田療法在治療康復期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時,只能作為藥物治療的輔助治療。在案例中,醫護人員對森田組患者的關注明顯多于僅服藥的對照組,患者獲取較多的關照和社會支持,會影響其康復以及社會功能的恢復。因此,在治療康復期慢性精神分裂癥的研究中,還需要補充長期預后追蹤研究資料。最后,在治療網絡成癮的案例中樣本量過少,可見森田療法在治療網絡成癮者中仍處于探索階段,治療機制和操作規范方面有待進一步擴大樣本和長期跟蹤研究。
注釋
① 錢銘怡.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253-273.
② 王瑞見,袁連喜,呂春江,等.住院森田療法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應用[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0.14(6):404-406.
③ 張艷.森田療法在精神分裂癥康復期治療中的作用[J].德州學院學報,2011.27(4):60-62.
④ 李椰,周曉芬.改良森田治療對神經癥患者抑郁,焦慮情緒的影響[J].現代實用醫學,2012.24(4):402-403.
⑤ 王世鳳,葉飛,陳光輝,等.森田療法治療憂郁癥的相關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4):459-459.
⑥ 王澄華.網絡人際互動性質與依附型態對網絡成癮的影響.碩士論文.臺灣:臺灣大學心理系,2001:8-11.
⑦ 郭洪緒,馬秀青,陳明宏.改良森田療法治療網絡成癮1例報告[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1):101-102.
⑧ 溫云輝,李惠仙,康建華,等.改良森田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癥的康復效果評價[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12):2279-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