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
摘要:聲樂教學的最大意義是讓學生在充分正確了解作品內涵的基礎上,將自己豐沛的感情融入到歌唱中去。在教學活動中表現音樂的重要途徑是學生的歌唱,它也是最好的藝術實踐行為,是聲樂教學課程關鍵的部分。傳授正確的歌唱方式、以適當情感表現歌曲內涵是聲樂教學的總要求,這些教學應該做到讓學生的歌唱聲情并茂,以情感表達帶動歌唱的聲與韻,從而提升歌唱的感染力與表現力。
關鍵詞:聲樂教學目標 學生歌唱表現力 培養
聲樂教學的最大意義是讓學生在充分正確了解作品內涵的基礎上,將自己豐沛的感情融入到歌唱中去。在教學活動中表現音樂的重要途徑是學生的歌唱,它也是最好的藝術實踐行為,是聲樂教學課程關鍵的部分。傳授正確的歌唱方式、以適當情感表現歌曲內涵是聲樂教學的總要求,這些教學應該做到讓學生的歌唱聲情并茂,以情感表達帶動歌唱的聲與韻,從而提升歌唱的感染力與表現力。下文將從以下幾個部分來分析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歌唱表現力的方法。
一、教授科學的發聲方式
要將學生帶入追尋和探求音樂美感的華麗殿堂,完全融入音樂表演的情境中,必須使學生具備極強的表現欲。聲樂教師誘發學生表現欲的條件是課堂上飽滿的教唱熱情、豐富的表情、靈動的肢體語言、科學可行的歌唱發生技巧,以此激發課堂上師生情感的共鳴非常重要。聲樂課堂關鍵性的教學目標之一是使學生掌握科學合理的發聲方式,達到歌唱的聲線溫潤、柔和、自然。要達到這個目標應該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歌唱吐字能力,做到清晰、準確。將表達歌曲藝術形象的方式拓展開來,最終能夠通過學生歌唱的技巧傳達這種藝術形象。不過,很多教學案例中卻發生過學生歌唱發聲方法不準確致使情感表達平鋪直敘的現象,有的簡直到了聲嘶力竭的地步。這樣,歌曲的音樂內涵抒發也受到了阻礙。針對類似的情況,聲樂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以輕聲和頭聲歌唱、堅持找準氣息指點再發聲。逐漸確立學生自身的標準音色。在這些基本條件達到的前提下,以正確的歌唱姿態,一點一點練習自身發聲器官的技能。聲樂教師應該通過饒有趣味的訓練方式和逼真形象的肢體語言來激發學生基于直白化感官審美的學習興趣點。根據教學內容歌曲的實際內容,選擇先唱后練或者反之。歌唱和練習同時進行也是可以的。通過全方位的訓練,讓學生在歌唱過程中初步了解自身各個部位發聲和呼吸器官相互協調的功能,訓練他們美好的肢體語言。只有實現聲樂教學課堂知識講述與師生互動的過程充滿趣味性又兼顧科學性,才能促進學生從被動到主動地學習掌握演唱的技能,并且對其進一步地探索。
二、深入理解歌曲曲譜
歌唱者須以自身美好的歌聲,抒發對歌詞和音樂的感受和理解。因此對于歌曲的音樂和歌詞必須認真領會,才能清晰準確、并且深入地表達出歌曲的音樂內涵和風韻。歌唱作為一種基于歌曲成品的二次創作,歌者仔細推敲和研究音樂的歌詞、曲調以及相關表情符號,深切體會其中傳達的情感內涵,是進行再創作的基本條件。通過多次富于感情地朗讀歌詞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加深對歌詞和樂譜的領會,逐漸達到熟練和精準掌握。朗讀是以詩歌的形式體現歌曲的情與境,能將聲音傳達與語言藝術融會貫通。歌譜看起來靜謐無聲,卻蘊含和記述著作曲者波濤洶涌的情感和復雜多樣的藝術表達方式技巧。因此它代表歌曲的靈魂,聲樂教師應該教會學生用心去領悟。每一首歌曲都是一座藝術殿堂,以精美絕倫的歌詞為富麗堂皇的裝飾,以內涵豐沛的曲調為氣勢恢宏的穹頂。徜徉于其中的歌者應該用發自內心對美的領悟與感嘆,發掘自己的音樂想象力,激發自己的歌唱熱情。進而讓自身的情感與歌曲的藝術境界融為一體,用優美的歌聲將歌曲的藝術形象完美地勾勒出來。
三、把握歌曲的節奏
在任何一種具有流動性的藝術形式中,節奏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變現方式。眾所周知,電影、動畫要強調節奏;詩歌中的平仄韻腳也是對其節奏性的體現;一篇文章更要強調起承轉合的節奏。節奏在音樂表現力上更是不容忽視。一首樂曲演義的速度力度或者節奏不同,產生的結果可能與最初預想的大相徑庭,讓音樂的藝術形象產生扭曲或者殘缺。一部分學生非自覺性地將歌曲的某些段落處理得快慢不均勻、輕重落點錯誤,這會使歌唱的藝術表現力大打折扣。究其原因:首先是節奏感的缺乏。對于某些特定段落的處理,例如三連音、密集型音符的掌握不到位造成基本節奏錯誤。而后則是不能很好地領會歌曲的內蘊和含義造成節奏處理的失常。節奏是表達音樂藝術主題的關鍵,處理它應該遵循嚴格準確的規范,但絕不能變為機械呆板的形式。在歌唱的過程中,對于歌曲力度著重點的把握也同樣重要,對于力度處理的偏頗很可能影響到音樂作品的整體風格和情感表達。
四、正確理解歌曲的內涵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聲樂教育同樣走在前列。在改革后的聲樂課程中,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教師應該在其中充當引領者而不是灌輸者,讓學生盡量自主地分析和領會處理歌曲。教師可以通過比較法讓學生逐漸體會兩種不同情感在樂曲中的表達,體會其中音樂語言的千變萬化,從而逐步掌握不同類型歌曲的共性與特異性,提高歌唱的表現力。
五、啟發學生帶著情感去歌唱
任何藝術形式的表達,如果僅僅拘泥于對技巧的賣弄都會淪為匠氣之作。音樂也不能例外。因此,聲樂教師在傳授學生歌唱技藝的同時,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教師要以自己的真實情感打動學生,同時感動自己。教師對課堂上每一首歌曲的內涵都充分地領會,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音樂熱情,讓整個課堂變得氣氛生動,富于感染力。讓學生在今后的音樂從藝之路上永遠擁有飽滿的創作激情。
參考文獻:
[1]馬蘭娣.淺析在聲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歌唱心理素質[N].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3).
[2]田春華.淺談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歌唱心理素質[N].遼寧高職學報,2004,(02).
[3]張丹.如何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康的歌唱心理[J].黃河之聲,2013,(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