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龍玉
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基礎在教育。隨著人們對教育問題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教育類圖書的出版越來越成為各出版社必爭之地。多年來,影響最大的有華東師大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中國婦女出版社等,他們在教育類圖書出版方面都有驕人的成績和強勁的品牌;漓江出版社的教育圖書也曾一度活躍在市場前沿;近幾年,作家出版社和朝華出版社的家教圖書更是業績驚人。
2006年,漓江出版社的教育圖書以名家名作、品質精良的特點異軍突起,以極為有限的品種迅速占領市場,業績赫然,大有與教育圖書強社爭雄之勢,為廣大讀者留下良好印象。據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調查統計,2006—2008年,教育圖書市場碼洋排名位列第一、第二名的是華東師大出版社和漓江出版社。(見表1、表2)

表1:華東師大出版社2006—2008年教育類圖書的年度指標

表2:漓江出版社2006—2008年教育類圖書的年度指標
華東師大出版社曾經在教材教輔的研發與出版上取得不凡的業績。它以其優厚的教育資源不斷向縱深拓展出版領域,形成了“以教育為本,走大教育之路”的出版定位,出版了很多優秀的教育圖書。特別是“大夏書系”的形成和發展,其業績有口皆碑,成為全國教育圖書知名的強勢品牌。他們還相應地組織講學宣傳,與知名網站聯手推介,辦“千字千元”的教師雜志給教師提供平臺,等等。幾年蓄勢,終成大氣候,華東師大出版社被公認為以擅長出版教育類圖書而在學界和業內享有盛譽的出版重鎮。圖表中可見這3年的碼洋排名都是第一名,總碼洋占有率高,動銷品種多,2008年高達698種,動銷占有率大,意味著其教育圖書品種齊,全面開花。碼洋占有率節節攀升,預示了無限美好的前景。可他們的圖書單品發行量有限,從表中的出版效率可看出,三年都沒達到2%。
好運曾垂青漓江出版社。從表2可以看出,漓江出版社教育類圖書品種少,單品的發行量大,創造了很高的出版效率(18.85%、17.25%、10.03%)。這幾年,漓江版教育圖書扎根于高端作者,秉承精品、暢銷、誠信、服務的宗旨,打造精品,注重誠信,服務于作者和讀者,出版了一批高品位的圖書。榮獲十大杰出青年稱號、極具人格魅力的魏書生書系(《班主任工作漫談》等),著名班主任李鎮西書系(《做最好的老師)等),知心姐姐盧勤系列(《把孩子培養成財富》等),著名教育專家孫云曉作品(《好父母好方法》等)……每一種圖書的面世,都能引起市場的強烈反響,幾年來一直是暢銷圖書的領頭羊,形成了領袖級的品牌。其他教育大家、名家如朱永新、竇桂梅等的作品也顯示了強勁的市場競爭力。漓江版教育圖書普遍呈現出單品發行量大的態勢。正因如此,2006年憑26個動銷品種與各大社抗衡,碼洋排名第四,2007、2008年碼洋占有率提高,排名第二,實現了最大化銷售,3年中單品監控銷量最高達7.8萬冊。(見表3)

表3:漓江出版社2006—2008年教育類圖書TOP10
當然,無論在品牌價值還是在圖書品種上,漓江出版社與教育出版強社比都相去甚遠。2008年華東師大社繼續闊步邁進,大舉改革,其教育分社成立后,極大地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2009年碼洋占有率穩定上升至5.84%。漓江出版社2009年碼洋占有率下滑至2.97%,2010年退出前十名,之后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見表4)

表4:漓江出版社2009—2013年教育類圖書的年度指標
究其原因,一則沒有及時把握住持續的市場機會實現自身的規模化增長,沒有將幾個細分板塊持續投入、有效規劃,沒有抓住時機拓展選題,構建產品線;二則人員結構不合理,編輯力量薄弱;三則宣傳發行方式未改變。總之,沒有建立相應的產品管理模式,漓江版教育圖書失去了一次發展機遇。
與此同時,教育圖書品種的豐富以及大眾閱讀需求的快速擴張,近幾年增長比較快的一些細分市場,成就了市場的繁榮也成就了一批行動迅速的出版社。2009、2010年朝華出版社推出了幾套家庭教育圖書,創下佳績,連續兩年以6.77%和7.37%的碼洋占有率排名第一。2011、2012年,作家出版社以《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領頭的家教圖書取得碼洋占有率連續排名第1,2013年的第一名回歸一直堅守大教育的華東師大出版社。(見表5)

表5:2006—2013年碼洋排名第一名出版社指標

表6:2006—2013年碼洋排名第二名出版社指標
表5、表6給我們傳達的信息是:占據市場份額名列前茅的是主要出版家教圖書的朝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婦女出版社,主要出版教育教育圖書的華東師大社、教育科學社。漓江出版社的家教圖書和教育教學圖書二者分量相當。
在市場經濟深入發展時代,產品競爭越來越表現為品牌的競爭。“塑造品牌”、“品牌化經營”是近幾年企業最流行的說法,圖書這種特殊商品也不例外。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塑造品牌是贏取競爭優勢最強大、最持久的利器。出版社的品牌是通過作家的品牌和出版圖書的品牌總體呈現出來的,品牌是出版社在圖書市場競爭中制勝的法寶,堅持自己的品牌價值觀與品牌戰略,這是企業創造成功品牌的關鍵之一。
當一個品牌得到認同后,緊跟著就是擴張。擴張是企業永恒的動力,是企業家永遠的追求。一個行業內的優秀品牌,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久而久之,當這種專注變成一種優勢,為品牌獲得了生存的空間時,品牌則進入了發展期。
通過開卷零售監控數據,我們回顧教育類圖書市場的發展情況,對長期保持市場領先以及市場份額上升比較快的出版社進行分析,發現這些出版社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堅守專業化發展的同時注意骨干產品的培育,而這些分布在不同時期的骨干產品之間往往存在著某些類似的屬性或者繼起關系。比如:華東師大出版社一直堅守做對一線教師真正有用的書,長期培育作者和產品線,其教育圖書動銷品種2011—2013年分別是1079、1161、1216種,之便是大夏書系深入人心后強力輻射的結果——凡有教師處,就有大夏書系的讀者;凡有教師著書處,就少不了大夏書系的作者。品牌的延伸促進了發展,教育科學出版社多年致力于國內外教育經典名著的出版,贏得了極大的品牌效應。蘇霍姆林斯基系列在教師中無人不曉,無人不讀。
漓江出版社教育圖書對于精品、誠信、暢銷、服務的追求,曾經吸納了很多一流的作者,如朱永新、魏書生、李鎮西、盧勤等,他們無論是在社會活動還是在市場競爭中,都是很有召喚力的大家,他們的作品形成了漓江出版社教育圖書品牌的核心價值,提升了讀者對圖書的信任度。今天,他們的作品還有很大的延展空間。“新教育實驗”厚實的出版資源,全國名校長系列,竇桂梅、李吉林、李希貴等著名教育專家,干國祥、魏智淵、王開東等名師的研究作品,各地的名教師、教師新秀,都將是漓江出版社教育圖書的中堅力量,會給漓江社的教育圖書提供很大的選題空間。
漓江出版社教育圖書要堅持大教育方針,要有一份對于理想的追求和堅守,秉承“薈萃名家名作,服務教育教學,聚焦教改一線,潤澤校園家庭”的理念,出版優秀的教育圖書,重塑全國教育圖書強勢品牌。
在板塊建立和拓展上,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選題,規劃產品線。漓江版教育類圖書可以構建以下產品線:一是名家名作系列,選取的作者是我國教育戰線的時代人物、風云人物、名校長、名教師,其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讓廣大教師感動和折服。二是教改教研、教師培訓系列,包括成功的課程改革實踐、有典型意義的教育教學研究著作。展示教育教學思想、藝術和具體操作方法,為教師培訓、進修、自身素質提高而定制。三是學生閱讀系列,讓孩子走進自然,走進文學,最后走進靈魂,形成對生命的敬畏。四是家庭教育系列,在下一節闡述。
在中國,家庭教育類圖書是出版界的常年熱點板塊,家教圖書出版是出版商爭相搶占的領域。近幾年來教育類圖書排行榜基本上被家教圖書拔了頭籌。
市場的“number one”是200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該書品質好又暢銷,是公認的的優秀家教圖書,自出版以來銷量已超過540萬冊,至今仍然常踞各大書店排行榜前列,版權輸往海外多個國家。它創造了驚人的成績,出版效率連續5年超過30%,碼洋排名從第42名躍至第4,后連續幾年名列前茅。(見表7)

表7:作家出版社2006—2013年教育類圖書的年度指標
2009、2010年碼洋占有率第一位的朝華出版社以編著的家教套書迅速崛起。(見表8、表9)

表8:朝華出版社2009、2010年教育類圖書的年度指標

表9:朝華出版社2009—2010年教育類暢銷書TOP10
家教圖書市場仍有巨大空間。漓江出版社的家教圖書出版有很好的基礎,在市場上曾經占有一席之地。有教育專家盧勤、孫云曉、李鎮西、魏書生、東子等高端作者,有他們認真撰寫的家教經典作品,漓江版家教圖書以其品質好、暢銷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如今我們應該利用自身優勢,在家教圖書選題上尋找新熱點,發揮作者資源作用,拓展家庭教育板塊。
現今的商業社會變化極為快速和復雜,沒有任何一成不變的運營方式是可以長期成功的,靠個人“武功”稱雄天下的可能性則更少,協作精神是在今天的商業環境中生存發展的關鍵。縱觀各個出版強社,凡在短期內有長足進步的一定會有良好的平臺和空間。漓江版圖書的策劃組稿編輯原是各自為戰的,在特定環境下,編輯們加班加點,一鼓作氣,將教育圖書推上了一個臺階。隨著產品的擴大、事業的壯大,原有的模式早已不適甚至會阻礙發展。企業發展需要團隊和項目組,需要相應的責權利機制。
分工合作。按照現代商業運作模式與各方面進行溝通,協同作戰。比如教育類圖書編輯就是一個整體,每一本書都是大家的,需要真正意義的項目組。有項目組,各個環節、細節才會盡在掌控之中,用集體的智慧去克服一個個難關,達到預期的目的。項目組有分工,有合作,更有及時的補臺。每一本書的文案和封面,包括每一本書的目錄、內容的選取刪減,都由集體商討決定。
需要整體規劃。要有計劃地、多維度地進行策劃、運籌,小到產品的技術性制作,大到產品的總體規模設定,宣傳模式、營銷方式選擇等,都需要整體規劃。比如規模的設定,健全的機制首先會知道中長期(三年以上)的愿景是什么,短期(半年、一年)的目標是什么。比如一個四、五人的項目組,第一年內要達到發貨碼洋多少,品種多少個,何時推出第一批圖書,具體營銷措施是什么,應該是胸有成竹的,反之,事業會舉步維艱。
需要高素質的編輯人員。編輯的素質決定了產品的生命力。質量是生命,如果質量不過關,靠炒作只會取得一時的效應,長遠來講只會是飲鴆止渴,得不償失。發揮專業優勢,做足編輯細節,將文本做到最優。細節決定成敗,做書最能顯示細節的工夫。責任編輯對自己的項目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全程負責內容的整合、資料的更新、封面的把關、包裝文字的反復推敲,力求在細節上提升品質。
有人說,效率來自出眾的品位;有人說,效率來自專注。出版人需要一種堅守,一種追求,更多的創意,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