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 要:如何保證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開展,如何在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學生語文綜合應用能力?本文從主題選定、準備工作、活動資源開發、課型定位、評價方法等方面談幾點想法。
關鍵詞:中職學校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 主題選定 小組合作 資源 課型 評價方法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面臨著課時少、教學資源有限、教師對課程的定位不準以及經驗不足等一系列的問題。如何保證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開展?如何在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語文綜合應用能力?以下是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幾點思考。
一、主題選定是取得實效的前提
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主題是靈魂,活動中各項內容的選擇、各個活動程序的設計都需要緊扣活動主題。在確定主題時筆者認為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在選定主題時,教師首先要立足學情。美國教育家華特有句名言:“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教育家杜威也提出“教育即生活”,他認為教育是生活的過程,學校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在初始階段,筆者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安排學生感興趣的、操作性強、相對容易接受的實踐活動;在學生都敢參與活動、能參與活動的情況下,再逐步加深活動難度。在第一冊“獲取整理信息,探究低碳生活”專題中,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低碳生活;到了第二冊的學習中,盡量將活動的難度加大,如社會熱點問題調查,將主題定為“愛心捐款的心態和方式調查”,讓學生逐漸走出校園,面向社會。
二是要立足培養目標,緊扣《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對中職語文教學提出的“運用有關的語文知識和技能,提高語文應用能力,培養職業理想和職業情感”要求,從相關職業的實際需要出發選取活動內容,設計活動項目,模擬職業情境,組織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二、充分的準備活動是取得實效的基礎
要把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貫穿于整個模塊教學,在每個單元教學之前我們先明確本單元在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和任務,確定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讓學生在整個單元學習中準備,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和空間。同時要以小組合作為活動的主要組織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增強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三、合理地拓展資源是達到活動效果的有效途徑
教材對每個單元都設計了比較合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資源,教師可以有選擇性地使用這些材料。教材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但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還應在學校教學中進行合理的拓展延伸,通過學校、家庭、社會這條線開發資源,鼓勵學生走出校園,結合企業實際需要,使用現場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加強人際溝通、業務洽談和應用文寫作等實用技能的培養;還可以創設一定的活動情境,進行企業文化觀摩活動及知識競賽、企業文化趣味競賽等,讓學生學習優秀企業的人際溝通技巧和團隊合作精神,感悟企業文化,培養創業意識,培育職業品質。
四、形式多樣的課型是展現舞臺
立足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要采取多種課型,如匯報課、展示課等。要根據校園生活、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活,兼顧學生專業特點,確定活動項目,體現就業導向。通過模擬各種職業情境讓學生以準職業人角色融入實踐活動中,教學環節為學生創設情境接觸社會,了解職業環境,引導學生利用教學資源和課外資源,加強知識學習與能力運用之間的聯系。
五、多元化的評價方法是動力源泉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應多采用形成性評價方法,一般從態度、過程和效果三方面評價學生活動的情況,可采用自評、小組互評、師評和總評的形式進行綜合評價。評價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在學習態度方面要有自主學習意識和小組合作學習能力;二是學習過程應包括收集整理能力和發現探索能力;三是學習效果應包括歸納總結能力、綜合表達能力、成果展示情況、總結與反思能力。
六、教師是達成目標的掌舵人
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師首先要明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課程性質,是語文課,就要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它兼有綜合實踐活動課和語文課的特點,要綜合運用語文,而不應該上成其他形式的課。筆者認為首先要多在活動方案上做文章,體現在問卷的設定,對話的設置,調查文字材料、報告的寫作等等,方案的設定盡量要細化,這個過程可以充分提高學生語文應用能力;其次要在主題設定、方案設計和參與學生的活動中與學生一起學習,要按照擬定的活動目標和活動流程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最后通過加強過程督導來保證活動的有效運作。
(作者單位:江蘇省贛榆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