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霞
(徐州市第一中學,江蘇徐州,221000)
2013年12月,筆者有幸參加了徐州市評優課比賽,每位參賽教師拿到的都是一篇標題為《A Letter to My Future Self》的文章。授課對象:高一學生。課型:自由設計。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包括五個維度的基本目標,即語言技能目標、語言知識目標、情感態度目標、學習策略目標和文化意識目標,其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育部,2003)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此次的授課對象情況,筆者對這篇文章作了分析,認為該文章語言地道、中心明確、話題真實,適合用于訓練學生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并可以在語言任務練習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培養,引導和激勵學生對未來人生進行規劃。據此,筆者設計了一堂以task—based approach為基礎的Task板塊教學課。
Task板塊要求學生在課堂內開展開放式的任務型學習活動,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使用英語,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綜合技能。該板塊以話題為主線,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用英語參與和完成各種真實而有意義的與生活、學習、工作有關的活動。學生可以通過結對、小組合作或班級內自由合作的形式,親歷語言實踐,實現任務目標。(《牛津高中英語教師用書》)根據Task板塊的教學規律和目標,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Learning aims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①Understand and grasp specific information from a listening material.②Learn to think about and show expectations to future self.③Plan future life by finishing writing a future self’s profile.④Enjoy happiness through individual, pair and group work.
[評析]教學目標指引和制約著整個課堂的教學活動,對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至關重要。從上述目標的設定可以看出授課教師對本節課重點的把握,不僅突出了對語言技能目標、語言知識目標、學習策略目標的關注,還培養了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而且將獲得成就感列入教學目標中,這體現了對情感態度目標和文化意識目標的重視,體現了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新課標精神。
2.Lead in
①Warm up by enjoying a beautiful songALetter-fromthelostday.②Brainstorming:Think of some things which I would like to say to my future self.
[評析]授課教師播放了一首與本節課內容契合度極高的英文歌曲,并將歌詞在PPT上展示出來。優美的歌聲使得學生在獲得愉悅的同時,產生了學習的內驅力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為進一步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接著,教師通過Brainstorming這個組內討論環節,引導學生對授課內容作積極預測,既解決了本節課中的詞匯問題,又自然導入聽的環節,為順利完成聽的內容掃清了詞匯障礙。此環節自然、有效地導入課堂重點,體現了教師改進教學方式,立足學生體驗,變學生被動學習的過程為主動探究的過程,同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態度,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進行積極的人生思考,引起學生學習的欲望,產生好的教學效果。
3.Skills building (I) Listening
①Part A Listen to a letter, then tick the words that are mentioned in it. ②Part B Listen to the letter again, then finish the profile of her future ideal self.

Sherri’sprofileAge:30Living place Familymembers CareerInthefield,doingingeneticsPlacesthatshehastravelledtoBothinand
[評析]新課程改革理念強調教師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本環節中,授課教師結合教學實際的需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設計教學環節,將文章中信的內容設置成了一篇聽力材料,并巧設問題。Part A的問題照應了導入階段的Brainstorming環節,提高了聽力材料的可理解性。Part B表格的設置又為下階段落實寫作目標架構了寫作支架,為學生順利完成任務做好了鋪墊。
4.Skills building (II) Reading and speaking
①Read a short passage, then think about three questions.②Discussion:How can the dreams of a young little girl become a grown woman’s reality?
[評析]到這一環節,整節課的框架基本呈現,教師一步步把學生引到思考本課的中心上來,即積極進行人生規劃對未來人生的指引作用。從聽到讀,再到小組合作討論,在此任務發展過程中,學生的表達愿望和參與熱情越發強烈,人人都踴躍發言表達對人生的憧憬和向往,實現了生生間的互動。同時,這一環節以讀促寫,為下一寫作任務積累了豐富的詞匯和句型,成功地為寫作架設了支架。
5.Skills building (III)Writing
Plan your future life by finishing a profile and share it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評析]在完成聽、讀、說的環節后,借助前面學習任務留下的寫作支架,再到寫的階段就水到渠成了。同時,學生通過各種積極主動的學習形式深入思索未來的人生規劃,既提升了自己聽、說、讀、寫和在“做中學”的能力,又感受到了小組活動帶來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從而對未來的自己有了美好的憧憬,實現了教師在課前所預設的提升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等五維教學目標。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中構建了積極的人生規劃,放飛了人生信念。
首先,教師應從宏觀角度把握教材,認真解讀教材,大膽對教材進行取舍,打破教材對課堂步驟和環節的約束,根據學生需要和教學目標合理選用教學內容,將抽象的學習內容變成真實的生活場景,確保一切形式為內容服務,追求課堂效益的最大化。其次,新型的師生關系是雙向的、交互的,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在教學中只能起主導作用。評價一堂課是否真正有效并非是看課上教師教了什么,而是看課后學生剩下什么。這就要求我們牢記三個中心:教學內容以學生所需為中心,教學形式以激發學生內驅力為中心,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中心。真正貫徹和落實“learning by doing”的課堂教學模式,唯有如此,學生才能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成為教學的真正主體。最后,教育的價值取決于教育在多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反思自己與世界的關系,取決于是否為學生提供了改變自己生活世界的方法。(Freire & Macedo, 1987)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本,既要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又要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1] Freire,P.& Macedo,P.Literacy:Reading the word and world[M].South Hadley,MA:Bergin-Garvey,1987.
[2]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