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路解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員會 經濟研究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經濟
2014年上半年新疆財政形勢分析及全年展望
付路解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員會 經濟研究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2014年以來,新疆財政運行總體平穩。1~5月,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49.70億元,同比增長25.10%,高于全國17.9個百分點,呈現逐月加快增長態勢;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202.10億元,增長13.50%,民生支出保持在70%以上。預計全年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6.00%、支出增長12.70%的預期目標問題不大。下半年財政工作還是要按照自治區黨委和人民政府的部署,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實施適度的調整和完善,大力推進改革,重在提高效率、突出重點,發揮好財政政策的引導作用。
新疆 財政形勢分析 展望
1.財政收入。新疆財政收入的絕對額都是逐月遞增的,增速也比較高,上半年呈加快增長態勢。2014年1~5月,新疆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875.10億元,為預算的34.60%,同比增長17.00%,增收127.2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82.90億元,為預算的32.90%,同比增長22.40%,增收106.70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49.70億元,為預算的34.40%,同比增長25.10%,增收90.10億元;基金預算收入133.20億元,為預算的29.00%,同比增長14.10%,增收16.50億元。
2.財政支出。新疆財政支出量入為出,把穩增長、調結構、控物價、惠民生作為著力點和主攻方向,增速平穩。1~5月,新疆地方財政支出1327.30億元,為預算的40.90%,同比增長15.60%,增支179.40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202.10億元,為預算的43.20%,同比增長13.50%,增支142.60億元;基金預算支出125.20億元,為預算的27.20%,同比增長41.70%,增支36.90億元。
1.財政收入較快增長,進一步反映經濟運行平穩向好。新疆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幅在1月份、3月份處于西部省區市第一位,在全國36個省市(含計劃單列市)中排名第四位,5月末高于全國增幅17.9個百分點。1~5月,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速僅2月末低于上年同期,呈現逐月加快增長態勢,1月、3月、4月和5月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2.1、6.1、11.6和12.5個百分點。財政收入較快增長,主要是與之密切相關的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消費等關鍵指標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時新疆用電量、貨運量、貸款余額增速均居全國前列,進一步反映出新疆經濟開局平穩,保持了健康發展的好勢頭,經濟發展支撐有力,經濟運行仍然處于上升通道。

表1:2014年1~5月新疆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情況表單位:萬元
2.營改增加速推進,促進服務業發展。新疆2013年8月與全國同步在交通運輸、研發和技術服務等8個行業實施營改增,今年1~5月,營業稅完成101.2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個百分點,改征增值稅收入16.28億元,占完成增值稅收入總額的30.10%,營業稅增幅回落和改征增值稅收入完成較好的主要原因就是營改增稅制改革。
3.非稅收入結構優化,推進政務服務高效利民。1~5月,新疆非稅收入123.42億元。其中:專項收入69.69億元,占非稅收入總額的57.00%,比上年同期增長257.80%;行政性收費收入16.40億元,占13.00%,同比增長0.80%;其他收入37.33億元,占30%,同比增長26.20%。專項收入占比大、增幅高主要是新疆今年繼續采取大額礦權融資措施,前5個月累計入庫探礦權、采礦權價款收入49.00億元。行政性收費收入增長低緣于自去年以來,新疆陸續清理了一批行政性收入項目,至目前取消的收費項目占新疆已設立收費項目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取消項目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新疆在挖掘非稅收入潛力、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實踐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正在不斷探索非稅收入管理新途徑,進一步為經濟發展增添活力和動力。

圖1:2014年1~5月非稅收入結構
4.基金收入①創歷史新高,確保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2014年以來,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為主的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創出歷史新高,1~5月累計達133.20億元,占地方財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強,比上年同期增長14.10%。與此同時,與房地產市場相關的土地增值稅、建筑業營業稅、契稅等稅種收入增速較上年雖有所放緩,但仍然保持較高水平。從房地產行業公布的數據同樣印證,新疆的房地產市場整體處于持續向好、平穩發展勢頭,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已超過商品房開發投資,房地產行業已成為拉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力量。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以及市場積極因素的注入,新疆房地產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圖2:2014年1~5月新疆財政支出情況
5.財政支出平穩增長,對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保障有力。一季度新疆財政支出增幅在全國排名第六位。1~5月份,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預算的43.20%,超過序時進度1.7個百分點,用于民生方面的資金達892.90億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總額的74.30%。其中,城鄉社區事務128.60億元,增長36.60%。
1.稅收增長乏力,企業經濟效益有待改善。至5月末,構成稅收收入的增值稅、營業稅等6大稅種中,除個人所得稅增幅較高外,其余稅種收入增幅均有所回落。增值稅收入至5月末才轉為正增長,僅增長3.30%;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11.70%。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增幅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新疆石油工業仍占據工業半壁江山,原油價格低位徘徊,致使石油工業增速下滑;二是非石油工業雖貢獻了增加值,但企業利潤總額持續降低。目前,新疆多數工業企業受市場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的影響,盈利空間進一步壓縮,企業效益呈現低迷狀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2.小微企業稅收優惠難享受。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許多支持小微企業的政策措施,但部分政策缺乏具體實施辦法。另外小微企業數量大、規模小,政府職能部門較難深入其中管理和服務,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培育中介組織為小微企業提供服務的辦法也不多。加之各項扶持政策散落在不同部門,企業缺乏足夠的人力與精力去解讀和利用這些優惠政策。所以目前實際接受國家相關政策扶持的小微企業不到20%,對相關政策表示了解的小微企業占比不到半數。
3.積極財政政策發揮不夠。今年國家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主要措施包括:落實和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擴大財政支出,刺激有效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受新疆財力薄弱影響,新疆財政在穩增長、調結構,進行財稅制度改革等方面,缺少可以靈活調節的財力支撐。同時,由于地方政策自由裁量權有限以及自身政策創新不足,缺乏靈活措施手段,使得積極財政政策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根據新疆經濟和物價運行態勢,加上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因素影響,下半年新疆財政收入保持高增長有一定難度,預計大體與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相伴相隨并適度超前。由于財政支出剛性,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和民生支出需求較大,為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結構調整也需要增加財政支出。還有從5月份起全國進入嚴打暴力恐怖犯罪一年期,新疆為主戰場,下半年涉及反恐維穩、社會管理等支出必然加大,預計財政收支矛盾會更加突出。2014年,新疆主動調低收入增長目標,適度擴大支出規模,支出增速與2013年實際完成情況相當,預計下半年及全年新疆實現預期目標問題不大,即:收入1309.00億元,同比增長16.00%;支出2681.80億元,增長12.70%。
1.發揮財政杠桿作用,更加突出投資穩增長。加強和改善財政宏觀調控,守住穩增長、保就業的下限和防通脹的上限,繼續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契機,圍繞盡快建成國家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基地和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建設,加大交通、水利、電力、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基礎設施和重點產業項目建設。通過支持把烏魯木齊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五個中心”建設,開創“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新局面。當前投資仍然是新疆穩增長的關鍵,要發揮好政府投資“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確保財政資金及時到位,引導鼓勵民間投資,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保持投資高位運行。
2.完善財政扶持政策,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完善相關稅收政策,創新財政支持產業發展資金使用模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完善科技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推動科技創新,在政策、機制、對象或環節上探索符合市場經濟原則與科技發展規律的支持政策體系。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加快完善財政支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重視工業經濟,堅持“五化”同步,發揮新型工業化帶動作用,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節能減排,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新型產業,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產業。促進新興服務產業加快發展,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
3.以營改增擴圍為契機,激發市場活力。以營改增為重點的結構性減稅政策,可以降低企業稅負,提高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和資本邊際收益率,有助于改善企業現金流狀況,緩解產業資本金融化問題,還可以激勵企業增加資本支出創造財富,增加政府稅基。2014年國家繼續實行營改增擴大范圍,2015年基本實現營改增全覆蓋。新疆在積極推進營改增擴圍的同時,要進一步落實好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的有關政策措施,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取消不合理的涉企收費項目。以營改增為契機,加快稅費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
4.優化民生支出結構,確保社會發展和諧穩定。近幾年來,新疆財政支出在民生方面,將教育、醫療、就業、社保、住房等方面作為財政支持的重點,集中財力為群眾辦了一批實事、好事,增進了各族群眾福祉。今年前5個月,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大幅增長,支持了社會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下半年要在原有基礎上繼續優化民生支出結構,繼續落實“民生建設年”各項安排部署,把民生工程與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結合起來,加快民生工程建設進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民生問題。要特別加強對民生經濟的扶持,切實把“短平快”項目和紡織服裝產業抓出成效,培育一批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吸引一批行業龍頭企業,興起一批勞動密集型產業,最大限度促進就業。
5.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持續釋放改革紅利。新疆推進財政體制改革,主要應健全對下財政體制,完善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公共財政體系;完善均衡性轉移支付辦法,增加對困難地縣轉移支付補助,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比重,清理和整合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對轉移支付資金配套政策進行清理,不合理的予以取消。財政在推進自身改革,完善財政體制、稅收制度的同時,還要支持和推進其他領域的改革,包括價格改革、企業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等等,充分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發揮改革的后發優勢,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思路,增強新疆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注釋]
①基金收入亦稱為專款收入,指具有專門用途或對應支出科目的財政收入。
[1] 朱柏銘.公共經濟學案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2] 黃燕.地方公共財政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洪美云
F127.45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