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培星 吳婷婷
(長江師范學院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 重慶涪陵 408100)
國家教育部2002年頒布的《全國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明確指出:“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并基本形成自覺鍛煉習慣”是高校體育課程的基本目標之一。針對于此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也火如荼,在體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研究也可謂汗牛充棟,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校體育的發展。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網球技能,提高網球參與興趣,本文嘗試打破常規教學模式的束縛,在公共體育課中運用感覺論教學對網球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程序進行實踐,并對其在網球教學中的可行性和實效性進行研究。旨在使學生高效的掌握網球技能,培養網球興趣和體育鍛煉意識。
長江師范學院2013級網球選修課學生。
1.2.1 資料分析法
為深入了解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筆者查閱CNKI數據庫與高校公共體育相關的文獻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認真研讀。
1.2.2 問卷調查
通過隨機抽樣的方式,對不同專業大學生對網球的了解情況、喜好程度、參與網球運動的時間及導致其放棄網球運動的原因等指標進行調查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進行深入調研。
1.2.3 專家訪談法
走訪了長江師范學院和西南大學體育學院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專家教授,聽取他們對本研究問卷設計及實驗的意見和建議。確定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1.2.4 實驗法
從長江師范學院2013級公共體育網球班隨機抽取兩個班,其中一個班為實驗班,另外一個班為對照班,平均每班人數30人。實驗前對他們的身體素質、對乒乓球的興趣和有無基礎等指標進行調查和測評,結果顯示無明顯差異(P>0.05)。本實驗符合隨機抽樣和分組的原則,可以進行教學實驗。
1.2.4.1 實驗對象
隨機抽取長江師范學院公共體育課兩個班學生為實驗對象,并將其隨機分成兩個組,即實驗組和對照組。
1.2.4.2 實驗目的
通過教學實驗來驗證感覺論教學理念在高校公共體育網球課中的效果。
1.2.4.3 實驗地點
長江師范學院網球場。
1.2.4.4 實驗時間
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18周,共36學時。
1.2.4.5 實驗內容
長江師范學院公共體育網球選項課教學大綱規定的相關基礎技術動作。
1.2.4.6 實驗施加因素
感覺論教學在網球教學中的應用。

表1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對網球興趣比較

表2 兩組學生網球考核計評成績比較

表3 兩組學生技能成績比較
1.2.4.7 實驗控制
(1)為了減少學生主觀因素的影響,保證學生以平和的心態上課。在學生事先不知道兩種教學方法的區別的情況下對實驗班采用感覺論教學;對照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
(2)為保證實驗參數的統一性,兩個班的授課教師由本人統一擔任,采用同一教學大綱。上課時間相同,共18周36課時。
根據教學大綱對高校公共體育網球課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術和身體素質進行測試。另外通過調查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和自己運動滿意程度進行評價。
根據國家教育部相關文件規定,發展身體素質,增強學生體質是高校開設體育課的目的之一。所以,學生身體素質能否得到發展是衡量公共體育的效果的標準之一。傳統網球教學方法老師講授的多學生活動的少,特別是在場地有限的情況下學生身體活動更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而采用感覺論教學要求學生不斷的進行簡單練習,規定次數,達到一定效果之后才能進行下一項內容的學習。實驗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對身體素質進行橫向對比,通過數理統計和t檢驗,各項P>0.05,說明實驗前實驗對象身體素質無差異。通過16周對網球項目的學習,兩個班的身體素質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從數據統計來看,實驗班的提高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班。呈現顯著性差異P<0.05。此可見,采用感覺論教學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傳統網球技術教學中教師過分強調技術動作的重要性,常常讓學生重復揮拍,甚至一堂課用一半以上的時間用于揮拍來固定動作,忽視了學生對網球球感的培養。而感覺論教學第一堂課就要求學生小場地顛球、和同伴顛球、和老師顛球,并規定一定的數量才能達到要求,達到要求之后才能進行下一步動作。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從表1中可以看出,對實驗組針對采用感覺論教學對提高網球興趣是否有幫助和是否贊同網球興趣的問題的回答可以看出,87%的的同學認為采用此種教學方法對提高興趣幫助較大,有93%的同學贊同采用這種教學方法。這個結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減少了揮拍的枯燥,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經過16周的教學實驗對他們的網球技能進行考核,一是對正反手小場地抽球進行計評考核,從表2中可以看出學生的網球基礎技能考核高于對照班,呈現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的網球抽球動作無論從協調性、動作的完整性還是節奏感都好于對照組。二是對對打的來回個數和準確度進行考核,從表3中可以看出學生的達標成績高于對照班。呈現顯著性差異(P<0.05)。在感覺論教學中倡導簡單教學,特別是學習的開始階段并不強調學生握拍是否正確和揮拍是否完整,強調的是學生能夠把球顛過網,以增加回合數和增大跑動范圍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根據學生的進步程度提高技術的難度,不斷激發學習潛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把簡單定律和印刻定律等符合動作記憶規律的原理貫穿于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表現在能夠根據自己的進步幅度選擇自己的練習方法和學習內容。
(1)感覺論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上進行革新,從運動技能掌握規律出發根據學生自身情況進行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運動興趣不斷提高從而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2)感覺論教學從簡單動作出發,先找感覺再學姿勢,從小場地顛球到大場地對打不斷激活擊球感覺,最大限度激發學生潛能,讓學生從成功中找到自信,從而不斷提高學習興趣,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教學效果大大提高。
(3)感覺論教學最大限度的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根據每位學生的進步幅度和自身特點,安排學習內容,依據學生學習進度調整教學方法,使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事做,學生也可根據對技術的掌握情況選擇學習內容,明確了學習目標,不僅達到了鍛煉身體的效果而且掌握了網球技能。
(1)實驗結果表明,在高校公共體育網球教學中采用感覺論教學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和運動技能的掌握有一定促進作用。另外,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參與網球運動的興趣,極大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自學、自練提供廣闊的空間。
(2)感覺論教學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一種有效的、能夠短時間內提高學生技能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新穎,因人而異循序漸近符合運動技能的掌握規律。它有助于學生基本技能和技術的掌握,對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3)由于傳統教學理念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影響根深蒂固,已經形成固定的模式,而感覺論教學是一種顛覆傳統教學手段的創新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理論和實踐上不斷提高專業水平,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此種教學方法的實惠,在短時間內掌握基本技術并且技能有所提高,這樣才能使感覺論教學在公共體育教學中進一步推廣。另外,感覺論教學對教師的要求較高,要求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掌握情況因材施教,盡可能地激發學生潛能,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才能保證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的掌握課堂內容。
[1]梁斌,宮曉麗,沈賢,等.對我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網球運動開展現狀的調查[J].山東體育科技,2004(1):65-66,69.
[2]陳勇,李皿.非體育專業高校提高網球教學質量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9):1255.
[3]李德添.一小時學會打網球[EB/OL].Http://blog.tennis.com.cn/vip/detian/200808/8782/html.200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