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維青
【摘 要】英語作為一種符號系統,語音便是語言符號最基礎最直接的體現,英語語音教與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語音教學被邊緣化。本文將對上虞市中學英語語音進行調查,探索中學英語語音教學必要性及其對策。
【關鍵詞】英語語音 初中英語 語音教學
一、上虞中學英語語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調查表共有16個關于初中英語語音學習所涉及的問題,調查表的數據結果顯示,所有的初中英語教師學習英語教學都在5年以上,教師本身對于英語有比較濃的學習興趣,關于英語語音學習的相關問題調查結果不容樂觀,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長期都以應付考試為中心,很少關注英語語言本身的自然屬性,語音教和學備受冷落和忽視,教師語音學習的觀念意識淡薄,由于高考的壓力也無暇顧及英語語音。90%以上的學生幾乎從來不進行英語的大聲朗讀,對于語音完全沒有概念,至于語音的模仿練習,口語練習則完全邊緣化。學生對于自己英語語音面貌幾乎沒有意識,大部分學生跟著感覺走。關于“英語學習中遇到的最大障礙?”這一問題,80%的教師選擇語法和詞匯,至于英語語音的學習方法,教師們也基本沒有明確的認識和有效的計劃,一方面是因為英語教學和學習的導向與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有較大偏差;另一方面英語教師受主觀和客觀現實的約束,如升學考試和傳統英語教學的思維定式的影響。
2. 語音教學內容的尺度難以把握。雖然很多學生已經在小學階段學習接觸了英語語音的一些基本知識,但相對簡單、隨意,重在語音概念的積累;而初中階段英語教學才真正系統教授語音知識,如48個音素,英語音素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基本音素及發音規律的學習,幫助學生更有效率識記詞匯,獨立拼讀單詞,提高英語的辨聽能力。老師們通常較重視音素和單詞發音,主要以錄音模仿練習為主,輔以單詞聽寫和背誦,而忽視英語語調、重音等超音位特征。48個基本音素一般實行分散教學,純粹的音素模仿很容易弱化學生的學習興趣,語言接受能力差點的學生會產生厭學情緒。很多學生覺得英語48個音素學起來很難,根本難以應用到單詞記憶中,要會獨立拼讀單詞更加困難,學習英語的信心逐漸減弱,甚至放棄英語。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科學安排語音教學的內容,把音素教學融入平時課堂教學中去,增加語調,重讀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在使用語言中自己發現音素組合發音的規律,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內在學習潛能。
二、對策分析
1.初中英語學習內容逐漸增多,實際學習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沒有掌握英語單詞和字母音形間的聯系和規律,學習單詞非常吃力,因此,英語入門階段語音教學非常關鍵。
首先,以48個音素為基礎的音標教學直接關系著英語教學的成敗。如何激發和保持初學階段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培養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而英語自學能力是以認讀單詞為基礎的,將單詞的音,形,義聯系起來,把字母、音標、音素知識融入英語教學中,這樣更容易理解并記憶單詞,增強學習單詞的自信心;而集中單純地進行音素和音標的訓練和糾正往往會大大降低學生學習的欲望和效果。其次,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發音的突出問題,如形似音似音素的混淆、替代;并進行總結和梳理,在后續的教學設計中恰當適時地對學生發音加以糾正和改善練習,如有的學生經常把/θ/發成/s/,教師可以利用think , sink兩個單詞為載體,讓學生進行區分朗讀、造句等對比練習,在學習新單詞的同時糾正語音問題。
2.以英語單詞教學為主線對音標教學進行改革。英語單詞的讀音比較復雜,主要的難點是元音字母在不同的拼寫中有多種讀音變異,這就成為中國學生掌握英語語音的第一道難關。為了渡過此難關,就要解決相輔相成而又有主次之分的兩個問題,即學習和掌握單詞讀音規則為主,利用音標為輔。在教學中應采取由淺入深,由一般到特殊和循序漸進的步驟,講授學生最需要掌握的單詞讀音規則,培養學生分析和判斷單詞讀音的能力,積蓄這方面的學習后勁——目的在于使學生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不依靠音標,見詞就能讀音,只是在判斷讀音有困難時,才需要查字典,看注音。因此,英語的單詞教學應以講授必要的單同讀音規則為主線。由學生通過學單詞,自己總結拼讀規則,這樣做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思路上,以發展的眼光去對待英語語音的學習,勇于推陳納新,改變教學觀念;重模式上創新,借鑒階梯式學習,螺旋式復習等學習模式,揚長避短,發揮最大能動性;策略上創新,語音教學不僅需要在觀念上創新,在模式上創新,策略上也得創新。正確的策略,是順利實施語音創新教學的保障之一。 策略的創新,確立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尊重學生,真正將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上,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真正體現語言特別是語音教學特點.
三、結語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和練習,重視對學生實際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考慮的生理和心理基礎, 即年齡和認知基礎;把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教給學生,因為學生在實際交往和語言環境中才能真正理解英語;學生的聽、說、讀能力才會提高,英語運用能力更加靈活。因此,教學方法觀念的創新尤為重要,只有正確地處理好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并在實踐中不斷地加以完善,才能把語音創新教學落到實處,才能實現英語教學的戰略轉移,才能為教育的創新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慧利. 教師在英語改革中的角色[J]. 大觀周刊 2012(5).
[2]梁金梅. 初中英語語音教學現狀分析與思考[J]. 考試周刊,2010(34).
[3]陳琳.國家英語課程標準[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