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力平
【摘 要】素質教育的推行,對現階段高中語文課程的人文教育部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高中語文課程的人文教育來說,不僅是現階段人才市場對人才素質的主要標準之一,同時也是課程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筆者結合自身對人文教育的看法,主要圍繞人文教育的實質以及人文教育開展的現狀為出發點,并且對有效的教育措施進行了詳盡的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 課程教學 人文教育 實質以及現狀
隨著課程教育改革的發展,高中階段的課程教育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就語文課程的有效開展來說,不僅是對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進行有效培養的重要課程,同時利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對學生進行有效的人文教育也是現階段課程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就高中語文課程人文教育的有效開展來說,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修養,同時對于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也能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人文教育的重大現實意義
就人文教育來說,是現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要求,同時也是高中語文課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落實的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目標。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有效融入人文教育,總的來說,可以起到以下幾點作用:
(一)豐富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功能
從高中語文課程的傳統教學定位來說,主要任務就是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進行有效的培養,同時在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同時也能利用語文課程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的特點,提高學生利用語文課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如果將人文教育的指標融入到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的話,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升學生的人格和氣質,同時還能通過相關專題教學活動的開展,豐富高中階段語文課程的教育功能和課程形式。
(二)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評定的關鍵依據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才市場相關評定標準的發展,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在過去的人才市場中,人才是否優異很大程度上是直接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掛鉤的;然而在現在的社會中,就算你的成績優異,但是如果你的能力不能達到企業的要求,還是會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威脅。因此,從一層面進行有效考慮的話,在高中階段的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展開良好的人文教育,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還能全面的提高學生今后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力和適應力。
二、高中語文課程人文教育有效開展的具體措施
通過上文的相關敘述,我們已經了解到高中語文課程人文教育開展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迫切性,那么在教學活動開展的具體過程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們應該從哪些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保證人文教育的良好進行呢?
(一)有效利用多媒體課件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課件在高中語文課程中的應用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在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開展人文教育的過程中,建議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是在課程教學開展之前,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通過互聯網平臺收集一些與課程教材內容有關的人文題材,可以是文字、圖片或者是視頻等多種形式;其次,在課程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導入環節或者是課程繼續進行的環節,通過多媒體軟件的形式為整個課程教學進行加分,提高學生積極性與參與性的同時,喚起學生的人文意識,從而為接下來人文教育奠定相應的基礎;然后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教師在利用多媒體課件開展具體教學的過程中,不要太過依賴網絡上現成的課件或者是資料,最好根據自己班級上學生的具體情況,對課件的內容進行全新的排版,從而使得整個多媒體軟件的應用能夠最大限度符合學生的口味和傾向。比如就《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宇宙的邊疆”這一課程內容來說,在開始具體的人文教育之前,教師可以先選定一個關于人文教育的話題,比如太空垃圾以及外空間拓展等,然后教師再圍繞主題開展相關的信息搜索,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有效凸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題,同時還可以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對學生展開高校的人文素質教育,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眼界,提升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和學生的人文素質關懷。
(二)社會話題的有效引入
除了對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有效的運用之外,還應對社會方面熱點話題進行有效的利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在面對社會的時候,對整個社會的熱點話題的關注度也越來越多,鑒于此,建議教師在利用語文課程開展人文教育的過程中,最好能將社會上的熱點話題利用起來,從而讓學生接觸到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人文情懷,提高學生的人文意識。比如就《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竇娥冤”這一課程內容的學習來看,教師可以通過聯系社會上一些熱點案件或者事件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人文教育,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整個社會現狀的理解,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觀,同時對于學生理解能力與適應能力的提高而言也能起到一個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小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就高中語文課程教學的有效開展來說,不僅是課程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提高現階段高中語文課程教學質量的必要措施。針對高中語文課程人文教育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建議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應盡量根據學生的具體需求,對具體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調整,爭取保證相應人文教育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教師在利用社會熱點開展人文教育的過程中還應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進行正確的選材,爭取在學生接受范圍內開展相應的人文教學,為課程教育改革的發展做出貢獻和努力。
【參考文獻】
[1]龍雨. 人文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
[2]顧俊. 試議錢穆人文教育思想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運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2.
[3]吳鳳英. 試論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滲透[D].華東師范大學,2009.
[4]付攀登. 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探析[D].遼寧師范大學,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