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紅
摘 要: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知一個學生在接受啟蒙教育時漢語拼音的重要性。多年的教學經驗,讓我得出的結論是: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教給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漢語拼音能力。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關鍵詞:漢語拼音;興趣;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073-01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知一個學生在接受啟蒙教育時漢語拼音的重要性。因為漢語拼音是學習漢字的基礎,是學習語文的重要工具。對于我們方言區的孩子來說, 漢語拼音更是正音、說好普通話的必不可少的幫手。因此,它擺在了一年級新生學習的第一站。傳統的拼音教學中,學生機械地記、枯燥地讀,毫無興趣可言。教師的指導僅僅體現在領讀上,常常是教師讀得口干舌燥、聲嘶力竭,可收效甚微。多年的教學經驗,讓我得出的結論是: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教給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漢語拼音能力。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知道掌握漢語拼音的重要性,并對漢語拼音產生積極的興趣,他就能自覺地學習并掌握漢語拼音的音、形及拼讀方法。怎樣才能做到使學生對枯燥的漢語拼音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可采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發興趣——樂意學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合適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使之樂意學。
猜謎語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語言文字游戲,它把事物的本體巧妙地隱藏起來做謎底,用與它相關的喻體做謎面,讓人從謎面推想謎底。
當我教學整體認讀音節時,學生很難理解或認讀出來。在教學中,我運用猜謎語的方法,讓學生快樂認讀識記。如在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ue”時,出謎語“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有時掛在山腰,有時落在樹梢。”在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u”時,出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里看不見。”當學生猜出音節時,他們感到很有成就感,興趣一下子提高,這樣在快樂中識記漢語拼音,學生學習漢語拼音會事半功倍。
二、變換形式——“玩”中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時間長。根據這一特征,要想在課堂上讓學生保持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就不能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要引導學生多種形式進行教學,不斷吸引學生的眼球,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游戲可以使漢語拼音的趣味性增強,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在游戲中加強實踐運用,學生會更牢固地掌握漢語拼音。通過游戲體驗成功,可以使學生更靈活地運用漢語拼音。所以在課堂中,教師找準與教學內容相匹配的游戲方式,讓學生“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在玩中想,在玩中做。
在教學復韻母的時候,我告訴學生復韻母是由兩個單韻母組成的,發音時是由第一個字母的口型滑向第二個字母的口型。但在課堂上,有學過漢語拼音的學生都忍不住七嘴八舌搶著發音,卻不太注意聽老師講解示范口型的發音,于是我設計了一個新游戲“啞巴讀韻母”:老師不發音,只做口型讀一個復韻母,學生跟著做口型,但是不準發音,讓學生跟著老師做了兩遍口型后,老師一跺腳:“讀出聲音來。”學生經過仔細觀察、模仿憋足了勁后一讀,讀音響亮又準確,學生還讀得津津有味。在教學j、q、x與ü的拼寫規律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讓學生戴上頭飾做游戲。請四個學生到講臺上示范,全班拍手說兒歌“小ü小ü有禮貌,見了j、q、x,趕快脫掉帽。”然后讓學生四人小組進行表演練習,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很快掌握了本課的內容,教學重難點不攻自破!
三、教給方法——學會學
教學結果常常是以靜態形式存在于學生的主觀世界里。為了讓學生都想學,都會學,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習內容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這樣掌握漢語拼音就更容易了。
聲母與韻母的拼讀是漢語拼音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教學聲母與韻母拼讀的初期,我就給學生編了一個小兒歌,“聲母輕,韻母重,兩音相連猛一碰。”學生學會了拼讀方法,即便見到再難的音節也可以很容易的拼讀。
給漢語拼音加聲調是很多學生學習拼音時非常頭疼的一件事,不知道往哪加,我就把加聲調的方法編成兒歌讓他們牢牢記住,名字為《標調歌》,兒歌內容是“a、o、e、i、u、ü,六兄弟,有a標a,有o標o,有e標e,有i標i,有u標u,有ü標ü,i、u并列標在后。”兒歌好聽又好記,用這個方法給拼音加聲調,絕對不會錯。
總之,在漢語拼音的教學過程中,切忌為教拼音而教拼音。我認為,我們要迎合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因材施教,不斷開發創新,使教學具有趣味性。讓漢語拼音學習不再枯燥無味,讓學生享受搖曳多姿的學習樂趣,體會成功的自豪感。這樣,不僅訓練了學生多方面能力,也為他們以后學好語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