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嵐
摘 要: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問題是學前教育發展的關鍵,本文總結了教師專業化的三種范式,并基于這些范式提出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種主要促進方式:效仿教學策略、反思教學策略、教育研究策略。
關鍵詞:幼兒教師;專業成長;促進方式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120-01
教師專業發展是世界教師教育的趨勢和潮流,也是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教育要發展,幼兒教師是關鍵。無論是現代兒童觀、教育觀的確立,幼兒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還是幼兒園課程改革綜合化、研究化、人文化、多樣化的價值取向,最終都會轉化為對教師的要求,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問題成為學前教育發展的關鍵。
目前,從宏觀角度看我國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關于教師專業發展內涵研究,關于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研究和關于教師成長促進方式研究。這三方面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對教師專業發展內涵以及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的研究是研究專業發展促進方式的基礎和重要依據。相對來說,目前對關于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涵問題已基本達成共識,尤其是教師專業發展變化過程的研究較為成熟,但如何通過有效方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則是比較薄弱、且是爭議較大的問題。
怎樣才能更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這是一個涉及如何看待教師專業及其性質的問題,也是教師專業化范式的問題。綜合國內外的研究,大體上有三種教師專業化范式:熟練性實踐者范式、總結反思型實踐者范式、研究型實踐者范式。基于以上三種教師專業化范式,我認為教師專業發展至少有以下三種策略:效仿教學策略、總結反思策略、教育研究策略。
一、效仿教學策略
教師專業化的過程就是新手教師以優秀教師為榜樣,通過觀摩、學習、實踐不斷進步,逐漸具備專家型教師特征,成為熟練型實踐者的過程。所以這種專業成長方式可以稱為效仿教學策略。效仿教學策略的關鍵是確定專業發展的目標,即熟練型實踐者應具備的種種特征。
幼兒園教師在實施效仿策略時,構建靈活多樣的學習共同體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幼兒教師的學習以幼兒園為基地,以幼兒教育實踐為載體,以共同研討為形式,在這樣的學習型組織里,人人合作和交流,讓每位教師的聰明才智得以盡情施展,從而激發每位教師的自信責任心和成就感,還發揮共同體的凝聚、輻射功能,充分教師集思廣益的群體智慧,達到資源共享、信息溝通,使組織充滿朝氣和活力。
二、總結反思策略
反思,一般是指行為主體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所處情境。總結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某種教學理念、教學行為、決策以及教學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活動。它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教學能力發展進而提高教學水平的途徑。有效的教學反思具有以下作用:
首先,教學反思有助于發現課堂教學問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首要關注點是幼兒,往往無暇去關注教學本身。課堂教學反思一則可以繼續思考已發現的問題,二則可以發現教學過程尚未意識到的問題。
其次,課堂教學反思有助于總結經驗,升華理論。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梳理經驗,挖掘其中蘊含的原理,使經驗升華為理論。教師這種通過教學實踐反思得到的理論是實踐知識,這是教師經過親身檢驗、真正信奉的知識,它直接決定這教師的實際教學行為。
第三、課堂教學反思有助于教師理性教學。教師通過對各種教育現象進行反思,通過實踐與理論的契合,通過與教育目標的對比,努力追求其實踐的合理性,可以使教師從沖動的或例行的行為中解放出來,以審慎的方式行動,不斷解決教育教學問題,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反思有助于教師專業發展,有效的反思可以加快教師專業化過程;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3年反思可能會成為名師。可以說沒有有效的反思就沒有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教師的專業發展就是一種自我反思的過程。
但是,實現實質意義上有效的反思,需要幾個條件:首先,教師要有自我發展意識。當幼兒教師有了自我專業發展意識,才可能有意識地尋找學習機會,才可能明確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今后朝什么方向發展以及如何發展等,才可能成為一個“自我引導學習者”,從而實現不斷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價值、獲得專業滿足感。其次,教師要有反思的意識和能力。這樣才能發現自己發展中存在的困惑和障礙,尋求解決問題的突破點,只有知不足,才能夠奮勇向前。
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文化素養,深厚的學科知識和教育理論素養,還應該依靠現有的專業知識,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并能不斷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
三、教育研究策略
“研究型實踐者”范式強調,教師不僅應是一個教育實踐者, 同時也應是一個研究者。研究型教師的培養越來越成為教育界的熱門話題,大家似乎都形成了這樣的共識: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和進行教育研究, 研究教育對象-兒童,研究教育教學過程及其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策略等,并在研究中不斷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育能力與水平,以提高教育質量, 更好地促進兒童的發展。
教育研究策略主張幼兒教師要關注“幼兒教育教學研究”和“行業的調研”。前者屬于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研究探索教育規律,解決教育問題的科研實踐活動。做好教育科研工作,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有利于幼兒教師向“研究型”、“學者型”發展,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后者是幼兒教育走向社會,深入實業界實現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橋梁。通過對行業進行調研,掌握行業的發展變化和最新需求,并根據獲得的相關信息調整教育教學活動,使幼兒教育貼近市場,滿足市場需求,從而進一步拓寬生存和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