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三月
摘 要:隨著中國與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語對于21世紀人才來說尤顯重要。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的英語教學依然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師生們仍然以"應試"為目的來進行組織教學。因此,重語言知識傳授、輕聽說能力培養的痼疾依然存在。
關鍵詞:高中英語;口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191-01
一、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的意義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使用這種交際工具的能力。使用英語交際是英語教學的中心問題,也是英語教師在工作里必須時刻注意和認真考慮的問題。英語教學的交際性原則,要求教師把英語作為交際工具來教,也要求學生把英語作為交際工具來學,還要求教師和學生課上課下把英語作為交際工具來用。教學活動要以英語進行交際緊密地聯系起來,力爭做到英語課堂教學交際化。
二、當前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及評價制度導向有所偏差,導致英語口語學習不受重視。
因為口語并非高考必考項目,所以沒有引起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足夠重視。再加上課時較緊,教師們為了趕課時進度,往往忽略了口語教學效果。
2、傳統應試教學方法的影響,教師固守舊觀念,缺乏大膽改革,引領作用不夠。
許多教師都認為口語訓練應在專門的口語課中才能進行,甚至把它完全推給外教。部分教師在課堂上不能主動創造全英文環境,如果教師都不能堅持使用英語,學生就更加不會重視口語鍛煉。教師只有充分引領課堂方向,才能讓學生自如地融入其中,培養英語思維,鍛煉英語開口能力。
3、學生口語學習動機缺乏、焦慮心理影響。
大多數學生并不是不愿意開口說英語,而是害怕當眾出錯,在同學面前丟臉,這才是他們不敢鍛煉口語的根本原因。尤其當老師一對一提問的時候更顯緊張。此外部分學生口語發音或多或少帶有地方口音。英語當中弱讀、連讀、爆破等發音要領令他們感到困難。由于沒有掌握英語中相關的發音規則且又疏于練習,大多數學生發音不準,這也成為其口語障礙之一。
4、缺乏良好語言環境,學生對討論話題不熟悉。
雖然大多數學生喜歡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活動形式,但還是有學生認為參加活動時對話題不熟悉,或無話可說,不知從何說起,想說又不知如何表達。這主要是因為為在布置口語任務時,沒有仔細思考與分析它是否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貼近時代,是否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是否能引起學生積極地表達思想、與人交流的愿望。
三、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效果對策研究
針對當前口語教學的現狀及問題,結合筆者自身教學實踐,要提高口語教學實際效果,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努力:
1、轉變教育理念,革新評價體系
要改變我國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首先需要觀念上的轉變。素質教育強調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知識立意,定位于知識傳授,輕視能力的培養;能力立意,傳授知識,立足于培養能力。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教學方法和手段都會帶來變革,實質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師是素質教育的關鍵,這種觀念上的轉變,對處理好知識和能力關系,對強化口語教學培養學生運用英語提高交際能力,都是在實踐上的重大突破。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創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習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可以充分考慮到學習者的實際需要,用多種教學手段如演講、話題討論、主題辯論、角色扮演、講故事等多種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
2、激發學習動機、減輕焦慮心理
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端正學生的學習動機。在英語學習中,有許多因素參與并影響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而學習者的情感因素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情感和認知是學習過程中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積極的情感因素如自信、強烈的動機等有利于促進認知活動的順利有效進行,而消極的情感因素如緊張、焦慮等則會阻礙認知活動的進行。
3、拓寬學習渠道、開辟第二課堂
拓寬英語口語學習的渠道,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形成口語學習的第二課堂。課堂教學時間只能為學生提供有限的知識輸入,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實際交際的需要。課堂上的教學時間畢竟很有限的,對于那些羞于開口的學生來說機會則更少。有些口語能力差的學生更是不敢開口,怕說錯而受到同學的嘲笑,特別是一些內向性格的學生,更是不愿開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們積極參與課堂口語練習的欲望。所以,英語教師還應有計劃組織安排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豐富多彩的英語口語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角、演講、辯論,表演英文劇、收聽收看英語廣播電視節目、錄相等。組織課外活動時,教師可給出話題或線索,讓學生有題可思,有話可說;也可以放手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某些節目,這樣更能挖掘學生口頭表達的潛力。而在第二課堂輕松的語言環境中,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視聽設備能激發學生學習口語的濃厚興趣,引發出豐富多樣的會話主題,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口語練習,使他們的口語水平有所提高。在第二課堂中,學生還可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水平,在英語角或在草坪上、樹蔭下,或在多媒體語言實驗室中隨時隨地進行口語練習,克服了除英語口語課以外,英語口語使用環境很少的不利因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良好語言環境中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 劉占林.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習策略的實施[J].中學英語之友(下旬),2011,08.
[2] 郭 婧.英語教學中關于文化教育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