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 要:當下許多小學英語教師專注口語交際和詞句的識記的教學,忽視對篇章和文本的理解。小學英語閱讀訓練對學生順利過渡到中學英語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小學的英語教學不能僅滿足于課堂聽說能力的訓練,應注重發(fā)展學生對文本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要采用整體式教學方式,要有序推進閱讀計劃,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要使用電化教學設備努力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要開展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250-01
應該說目前我國大、學的英語閱讀教學已趨于成熟化,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則還處于起步階段。在英語實踐教學中,許多教師的認識出現(xiàn)偏差,認為小學生積累的詞匯少,掌握的知識面窄,欠缺語法知識,因而不適合開展閱讀教學。也有一部分教師雖然在日常教學中關注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但在實踐教學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專注口語交際和詞句的識記,忽視對篇章和文本的理解;注重課堂文本的精讀理解,忽視對課外閱讀的指導。小學英語閱讀訓練對學生順利過渡到中學英語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小學的英語教學不能僅滿足于課堂聽說能力的訓練,應注重學生對文本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下面筆者就此問題談談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幾種方式。
一、課堂閱讀要采用整體式教學方式
小學生對閱讀物通常感興趣的不是故事文本的詞匯、語法,而是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情節(jié)等。故事的知識性和趣味性更能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采用整體式教學方式,能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整體式教學方式的操作模式如下:
第一階段:pre—reading前閱讀。采用的活動程序是: 第一,激活學生的已有知識;第二交代閱讀相關背景知識;第三引導學生課外預習;第四預測文章內容,討論標題或圖片。這一階段的訓練可以通過游戲、競賽問答、歌曲表演、展覽等活動方式開展。
第二階段:Whole—reading中閱讀。采用的活動程序是:第一,略讀文章并理解文章大意;第二快速從文章中捕捉信息;第三根據(jù)上下文揣測詞義。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信息圖表勾畫文章的結構,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多的感觀認識。這些環(huán)節(jié)可獨立完成,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
第三階段:After — reading后閱讀。采用的活動程序是:第一,文本知識點歸納;第二檢測學生的閱讀效果;第三拓展延伸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將聽說演寫與閱讀結合起來,如角色扮演、大意復述、模仿寫作、游戲等。
二、有序推進閱讀計劃
在具體的閱讀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可將閱讀教學分三個步驟進行:快讀—慢讀一快慢結合。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一旦在閱讀中碰到陌生的單詞、個別難懂的句子,就失去耐心。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首先訓練學生進行跳讀,培養(yǎng)學生能快速找到文章的關鍵詞與關鍵句,讓學生在幾秒內跳讀每個段落的首句,總結整章文章的主要意思,再進行第二次通讀課文,文章里即使有一些生詞、難懂的句子,都不會妨礙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第一個階段快讀訓練結束后,進入到第二個階段的訓練重點就是能夠讓學生通過上下文理解來揣測一些關鍵詞的詞義。小學生在閱讀中一旦遇到生詞就會急于查英語詞典,或問老師和同學,而不是通過上下文、文章背景知識等猜出詞義。這種依賴思想,必然會影響到閱讀速度。同時教師也要認識到慢的過程,也是欣賞文章的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他們喜歡的英語單詞或者感興趣的故事情節(jié),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與閱讀的愉悅感。最后進行的是快慢結合的實踐。在閱讀指導中,教師要更加關注學生的閱讀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個案觀察與個別訪談,了解學生是用什么方式進行閱讀,采用何種方法去獲取文章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料。教師對于這些動態(tài)的學情要適時地予以指導調控,從而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
三、注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
小學生在剛剛接觸英語時,并不知道該如何很好地去閱讀,而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教師在日常閱讀指導教學中要有計劃地、及時地、持續(xù)地糾正學生存在的一些閱讀不良習慣,培養(yǎng)學生以下幾種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第一,培養(yǎng)學生默讀的習慣。出聲閱讀受發(fā)音的影響,只能逐詞閱讀,因而閱讀速度較慢,并且易疲勞,不能持久。教師在學生閱讀開始時就應提醒學生不要進行朗讀,教室里應形成一種默讀的良好氛圍。第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按意群讀的習慣。小學生在默讀時通常逐個單詞地認,這必然影響到了閱讀速度,同時也阻礙了對句子的理解。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以意群為單位進行認讀,從而逐步擴大到對整句及段落的認讀,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第三,培養(yǎng)學生限時閱讀的習慣。教師在進行閱讀訓練時首先給閱讀全篇文章約定時間,要求學生在所限定的時間內閱讀完畢。在日常教學中,筆者通常采用小組競爭閱讀的方式。首先規(guī)定好閱讀的時間,然后分小組比賽,看哪個小組的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既讀得快又讀得準。在教師檢查過他們的答案后給予獎勵,并給小組加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這種競爭的氛圍中集中注意力,提高閱讀效率。
四、使用電化教學設備,努力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
由于中西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又缺乏語言學習環(huán)境,所以學生學習英語就顯得非常困難。電化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習興趣的有效輔助手段。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錄音機、語言室的作用,組織學生觀看英語教學片,進行多媒體教學,這樣不僅能加強教學的形象性,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的外語學習環(huán)境,還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參加記憶,把英語學習的知識性和趣味性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對教學片的觀看,學生可以學習模仿并參與英語小品、童話劇的表演。
五、開展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興趣
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僅靠課堂有限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開展一些集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的課外活動。它是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能起到對課堂教學的補充作用。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為廣泛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課外活動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有要求的活動,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如:創(chuàng)建英語聊天室,配置一本情景參考冊,并在該冊中附加參考詞匯,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不斷地進行口語操練,起到擴大和鞏固詞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