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靜
摘 要:現代企業無論其組織形式與生產經營模式、性質如何,都有著自身獨特的企業文化。國有煤炭企業受相對較多的因素的影響,企業文化的發展建設并沒有符合新時代的要求,為了逐浪于市場經濟的大潮,應加快國有煤炭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本文試分析其中的問題并提出拙見。
關鍵詞:國有煤炭企業;企業文化;建設
一、國有煤炭企業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首先,國有煤炭企業的生產發展和自然環境息息相關,必須構建環保綠色發展的企業文化。長期以來,我國的國有煤炭企業對自然資源的攫取超過了必要的限度,缺乏對煤炭資源的科學合理的開采,產生了不小的生態、環境的損害。[1]在過去粗放式國有煤炭企業文化下,煤炭開采活動對資源、環境和社會帶來了很大的不利影響,同時傳統的國有煤炭企業文化中疏于對員工的權益的保障,對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性的認識一直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高度。常常是僅僅應付安全監督部門的檢查而暫時性地重視企業安全文化,才導致各種安全事故頻頻見諸報端。必須注意到煤炭行業屬于高危行業,相應的技術水平并不能應對透水、瓦斯等時刻威脅著礦工的生命的各種危機,正是因為有這些客觀存在的危險因素和相對落后的條件的下,更是要將企業安全置于十分重要的高度,而并不是一味地謀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如今強調科學發展觀的時代,必須建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全新的企業文化。
二、國有煤炭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中形式主義嚴重
一些國有煤炭企業也認識到應當開展企業文化建設,但是卻沒有全面的認識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可能是派人考察了一下別的更好的企業,就依葫蘆畫瓢照著一模一樣的做了起來,這樣就會導致其采取十分形式化的手法,對企業文化建設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具體有什么需要做的方面、如何有效地展開去做,以及對事后的效果的綜合評價都沒有完整的認識。[2]于是我們所看到的“企業文化”不過是個口號,只是把那些常見、常用的幾個積極向上的辭藻拼揍了事,沒創意,沒特色,更是沒有本企業的相關性。它掛在嘴邊、掛在橫幅上、打印在宣傳欄里,有的甚至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做個樣子裝點門面。而不是從企業自身實際出發,沒有針對自身企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就敷衍了事,機械照搬照抄其他企業的模式,缺乏自主性、本土性。這樣的“企業文化”像是一個漂洋過海的舶來品,沒有本土的企業職工的認同感,而且僅僅是如同一陣風潮,風行一段時間,就被拋到九霄云外了,如何能扎根于企業的精髓之中呢?自然缺乏可操作性,也就只有是一個口號,而沒能起到積極作用了。
(二)解放思想的力度仍舊不足
部分國有煤炭企業的認識還停留在過去計劃經濟的時代,沒有認識到市場經濟對企業文化建設提出的新的挑戰和要求。首先沒有對過去的企業文化進行批判性的總結和升華,沒做到系統總結過去優良管理經驗和文化風貌,而后是沒能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為其注入新活力,并打出自己的企業品牌,而是固守曾經的老路。或者說表面上講求的是新的觀點,但是實踐中卻依舊沒有改觀。這些落后的認識可能是因為曾經的國企有著絕對性的優勢,也可能是還是存在著吃大鍋飯的“公地困境”,沒有迫切的認識到自己的發展即時是原地踏步也是一種退步,沒有積極應對市場的挑戰。即時有采取企業文化建設,也不過是一種短期行為,形式主義、實用主義的思想占主導。僅僅看到經濟利益,缺乏科學發展的企業價值觀和核心理念,而僅僅能即時的、短期獲利就滿足了。
(三)缺乏一以貫之的制度構架
如今年正是對國有企業改組轉型、深化改革的時期,國有煤炭企業也面臨著改革重組等問題,有關的企業體制和人員結構的變化,必然對企業文化的變化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相應的企業文化自然應與時俱進,不可能總是一成不變,但是現實中可能是一個領導上臺了拋出一套方案,另外的領導來了又有他的看法了,這樣缺乏制度設計的企業文化構建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我們不提倡固守過去的老路,是應當鉆研一些新的管理思想、辦法和構架。[3]但是也應當注意必須構建一個合理的有邏輯性的制度,而不是標新立異地提出幾條形而上學的口號,就很有可能走上改旗易幟的邪路了。企業文化如果缺乏成熟穩定的制度構架,隨著領導的眼光的改變而改變,不僅企業內部人員會覺得困惑,相關的客戶也會對企業產生不好的看法,這對一個企業樹立一以貫之的企業品牌和風貌有著令人十分擔憂的影響。
三、國有煤炭企業文化建設現存問題的對策
(一)更新觀念、進一步解放思想
樹立現代企業理念并構建現代企業制度是如今國有企業改革的過程中的一項歷史性任務,國有煤炭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作為其中的一環,應當在思想上給予必要的重視。所以在如今的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國有煤炭企業應當及時更想你觀念,解放思想,不是僅僅單純的追求的企業的經濟效益,而是構建要綜合環境生態保護和員工的生命安全相結合的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4]通過對礦區相關環境的保護以及對不可再生的煤炭資源的合理采掘,改善礦區的環境,構建環境友好的發展模式。而員工的安全生產更是煤炭企業必須時時刻刻圍繞其構建企業文化的核心所在。因為畢竟人才是發展的根本,退一步講其也更加敏感地關乎煤炭企業的經濟效益。只有將安全生產作為企業文化中的核心內容,才能促進國有煤炭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文化的綜合力度
國有煤炭企業應當積極探索構建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新型用人機制,給予每一個員工充足的發展空間,在企業文化的構建中融入相應的員工激勵機制,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恰如其分的動力保障,盤活現有的人力資源,充分發掘企業員工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應當認識到,優秀的企業文化必將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而這就必須要結合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通過整合人力資源,讓每個人的能力得到發揮,而再由企業文化建設將員工個人的發展遠景與企業發展愿景相關聯地整合在一起,通過制定宏偉并且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加強對員工的人力資源規劃特別是職業生涯規劃,為員工與企業共同建立發展的愿景。使員工充分認識到個人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是高度一致的,增進員工的企業的認同感和忠誠度,而這種發自內心的熱愛,正是促進企業文化的進一步形成和鞏固。
(三)構建學習型企業
學習本來是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基本方法,將企業的發展和學習的氛圍結合起來,不斷增進和發展企業的學習能力以及適應能力,才能讓企業文化建設更加的順利。具體而言這樣的學習能力就表現在,隨著社會知識化和信息速度的加快,對企業的創新和調整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整體的學習勁頭、員工的團隊精神、領導的協調意識都有更高的要求,同時企業要高度契合市場需求變化的速度,就必須不斷的通過學習先進的方法來改善自身的不足,而且隨著市場運行越來越透明化,市場上的信息越來越多,市場化的范圍都大大擴展了,市場選擇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企業在面對市場的抉擇時,以更加積極學習的姿態面對總不至于陷于被動。
國有煤炭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以人為本的思想的全面貫徹,只有將人作為企業最重要的發展元素,不斷學習進步,才能構建出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企業文化,為企業勾畫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杜慧蓮.民營企業必須盡快實現五大轉變[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01)
[2]杜玉玲.淺談新經濟時代煤炭企業聚合文化建設[J].科技信息.2011(07)
[3]嚴美貴.構建創先爭優活動長效機制的理論思考[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