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郁杰
一、學困生轉化的意義
第一,教師沒有權利選擇學生,“有教無類”是教師的本分。作為教師,對待每一個學生,都要付出真誠的愛。無論他是優(yōu)秀生還是學困生,都應該得到應有的關愛,不能因為成績或是品行問題而遭到歧視、漠視。相反,對于那些“問題學生”,教師應該付出更多的關愛,支持他們、鼓勵他們、轉化他們,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
第二,學困生的能量一點也不低,有的學困生往往左右著班級的學習風氣,成為班級管理的“定時炸彈”,所以,轉化學困生是轉變班風的重要手段。若置之不理,激發(fā)了他的逆反心理,則更加麻煩了,教師想省心也省心不了,只有不斷地成為“消防員”,不停地處理這樣那樣的紀律問題,搞得教師焦頭爛額。
第三,在家長早已對他奈何不了、頭疼不已的情況下,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期望值自然更高。希望學校、教師能助其一臂之力,調教好他的子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轉化一個學困生,解決一個家庭的子女教育問題,比教出一個優(yōu)生更有意義。
第四,評價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是看這位教師的學歷、教師本人的學識,而是始終由學生來說話的,始終要用教學效果來說話,其中包括學困生的轉化。
二、學困生是怎樣造成的
沒有誰天生愿意做學困生,學困生的形成有以下幾種情況。(1)個體的差別,人的智力水平有高低,或者說“大腦就是缺一根弦”,靈活性欠缺,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上有很大的困難,我們不妨將這種類型的學生稱之為真正的“學困生”。(2)偏科造成的。有的學生對文理科的興趣不同,成績自然不同。(3)家長忙于謀生或素質問題,疏于管教,放任孩子沉迷于網絡游戲中,荒廢學習。(4)家長、教師的期望值太高,要求太高。學生達不到期望值,聽到的都是批評和埋怨,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干脆什么都不學。(5)基礎差。原來學習不用功,等到想用功時,發(fā)覺已經跟不上,于是干脆破罐子破摔,放棄學習。(6)學習目的不明確,態(tài)度不端正,得過且過,無心向學,聰明的腦袋沒有用到學習上。后5種類型的學生,智力一點問題都沒有,甚至可以說智力是中上等的,我們不妨稱之為“偽學困生”?!皞螌W困生”只要及時引導,可能變成優(yōu)生,如以5分物理、0分英語成績入學的錢偉長居然能留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成為一代科學巨子。對于“偽學困生”,如果引導不得法,引導不及時,就會變成真學困生。“偽學困生”有一項優(yōu)良品質值得學習,就是心理素質過關,耐挫折能力強,任憑教師如何批評,始終“咬定青松不放松”,明知得不到表揚,明知要挨批,每天照樣堅持上學校。
三、轉化學困生的對策
1.巧用多媒體技術?,F在的教學條件越來越好,多媒體設備日漸普及,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以及其強的大交互式特點,編制各學科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創(chuàng)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可利用這一資源,將物理知識與信息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例如,我校教師在《聲音的特性》課件中插入春晚的《逗趣》節(jié)目,惟妙唯肖的鳥語,直觀的手影,深深地打動了學生;在《光的直線傳播》教學中插入國慶60周年閱兵方陣片段,看得學生目不轉睛,大腦已經打滿了“為什么”。心里的問號已經驅使他想要知道原因,接下來的課堂,還用動員嗎?
2.充分發(fā)揮物理學科的魅力。物理教材不僅圖文并茂,還有豐富的“科學世界”、STS等,這些有趣的知識無一不是吸引學困生的利器。作為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那些有趣的實驗的吸引力,對學困生也是強有力的。“水瓶琴”實驗,令學生驚嘆不已,“紙鍋燒水”等實驗出乎意料。實驗時,有意識地“招募”學困生做助手,既可以令其感受更深,還能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懷。做過家長的都知道,與孩子一起游戲是最好的親子活動。所以,讓學困生做助手,不僅可以誘導他們學習物理,還可以培養(yǎng)師生感情。作為不成熟的青少年,最喜歡的課程就是他最喜歡的教師擔任的科目,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3.對癥下藥,促其進步。學困生是有多種成因的,對待每一種類型的學困生,應該有不同的方法,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于大腦“缺一根弦”,反應不靈活的學困生,應該重點教他們學習方法,以基礎為主,鼓勵他們只要肯下工夫,勤奮學習,多練多讀,一定能取得好成績,課堂上多指點;對于“偽學困生”,重點是學習情感的教育和興趣培養(yǎng)。“偽學困生”的自控力一般較差,但智力不差,應先進行學習態(tài)度教育。動機是激發(fā)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的動力,是發(fā)展思維能力的首要條件,也是學困生進行主動學的關鍵。錢偉長入學的第二天發(fā)生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為了“造飛機大炮”,他轉入物理系學習,結果成了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加強理想與信念教育,從內心深處理解學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是解決學習動力的最佳途徑。給學困生上課,要“扶上馬,送一程”,重點關注,時時暗示;練習時,在旁邊看著他們做,邊看邊指導,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及時啟發(fā),及時指正。加強對他們的管理和幫助,令他們既感受到教師對其關注,同時也沒有調皮搗蛋的機會。這樣既能幫助他們改正拖拉、懶散的不良習氣,又能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4.找出亮點,及時鼓勵。哲學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睂W困生,不僅不能忽略,還要更加關懷,才能培養(yǎng)和諧的師關系。我們不管對“學困生”還是“偽學困生”,都不能冷眼看待,而要努力發(fā)現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以他們的優(yōu)點,去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學困生特別是“偽學困生”一直不缺批評,最缺乏的是表揚和肯定。一旦發(fā)現他們的微小進步,要及時表揚,鼓勵他們奮發(fā)向上。教師的贊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使學生自尊、自信、自強。
5.低起點,小步子,小容量。教學,首先要以學生為本。不管是“學困生”還是“偽學困生”,基礎都不會好到哪里去。如果一開始就大容量、高要求,肯定跟不上。教師過高的期望是一把雙刃劍,對他們的自信心只能是一次次的打擊。教學中,教師若能幫助學生溫習舊知識,恰當地進行鋪墊,以減緩坡度,分散教學難點,讓學生在已有的水平上,通過努力,能夠理解和掌握知識,則教學效果更優(yōu)。對班中的優(yōu)秀生、中等生、學困生,應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是對學困生的最好要求。讓學困生感到時時有進步,天天有收獲,是對學困生最好的鼓勵。對學困生來說,“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6.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提高。在課堂上,教師只有一個,學生有幾十個。按程度將班里的學生,按一個優(yōu)生、兩個中等生、一個學困生來分組,組成學習小組,采取學生教學生的形式,共同提高??己藙t采取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小組競賽,適時地讓進步最大的小組作經驗介紹,使整個學習小組共同進步,用小組之間的競賽來拉動學困生。
7.做學生喜歡的教師,比什么教育方式都好。現在的學困生,都喜歡掂量一下教師,看看這位教師是否有才。如果他覺得有才,佩服這個教師,這個教師所教的科目肯定不會差到哪里去,有道是“愛屋及烏”。這就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不僅要知學生所知,還要知學生未知。教師不僅知道自己所教科目的內容,還要知道現在的學生所追求的潮流、歌星、影星、游戲、小說等新潮的東西,以利于和諧師生關系。
在學困生中播下希望的種子,收獲的是甜蜜。心中有學困生,才能轉化學困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