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 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在化學知識和技能方面得到鍛煉,還要讓學生在化學學習的起步階段里,就初步形成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并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教學情景成了教學的一個時尚載體。
【關鍵詞】情景教學;自然;合理;有效
如何讓情景教學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到極致,應該是目前所有一線教師在教學設計中關注的熱點問題。
一、情境教學要使用自然,切忌生搬硬套
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溶于湯中,才能被吸收;情境需要溶于知識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
案例一:水的凈化(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章第三節)
教師展示第一張幻燈片: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現在漂流到一個荒島上,要生存就必須有水,他身旁水塘里的水能直接飲用嗎?你有方法將泥塘里的水變成純凈的水嗎?此張幻燈片一出,教室就炸開了,教師適時引導:誰先告訴我這泥塘里的水有什么?
學生通過分組討論,立即給出準確的答案:水塘里的水里面含有可溶性雜質、不溶性雜質、微生物。教師追問:如果你就是魯濱遜,你準備先除去什么雜質?怎么除?
學生在預習的基礎和教師的引導下,分組一步步完成水的凈化知識的學習和應用。
本節課以魯濱遜的故事開始,教師給這個故事編了新的環節,讓學生在熟悉的故事背景下逐漸吸收新的化學知識,逐一擊破各個知識重難點,從課堂反饋來看,這一節課關于水的凈化知識接受得水到渠成。
在教學實踐中,一個好的教學情景應該貫穿整個課堂,并能成為課堂問題產生的源頭,既使得整個課堂能夠圍繞這個情景展開,又使得教學任務得以輕松實現。
二、情境教學要使用合理,切忌雜亂無章
情境教學始終是為完成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服務,而不能在教學環節中突兀出來,喧賓奪主。通過合理情境教學,讓學生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在一定的情境中主動接受、消化知識,讓課堂效益達到最優化。
案例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章第二節)
展示一段動漫:在意大利有一個奇怪的山洞,人們叫他“死狗洞”。有一天大偵探牽著他的警犬追壞蛋來到人們傳說的“死狗洞”,進入不久,他的愛犬突然倒下死了。大偵探很驚訝,但他很快恢復鎮靜,忙掏出打火機準備點火,但是他怎么也點不著火。后來他明白了……
學生很快被動漫中的故事情節吸引了,他們對故事中的奇異現象驚嘆不已,這時教師及時點撥:為什么打火機在山洞里就不能點火呢?
學生經過閱讀課文和分組討論,很快就得出關于二氧化碳的一系列性質: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可燃。
因此,教學情景的設置應該具有合理性,這種合理性既指設置的教學情景在時間上要合理,不能占有太多的課堂教學時間,也指一堂課教學情景的數量,并非多多益善,如果教學情景過多,就會使整堂課顯得雜亂無章,這樣會減弱學生對情景背后知識的關注。
三、情景教學要使用高效,切忌粗制濫造
教學情景的設置要高效地為課堂服務,積極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地培養。
案例三:燃燒的條件(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四章第一節)
教師設計一個燒不壞的手帕魔術為情景,用奇妙的現象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奇妙的情景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教師事先準備一份特殊的“水”:將水和酒精以1:2的比例混合,然后把一塊棉手帕浸入“水”中片刻,取出,輕輕擰干,用坩堝鉗夾持,在酒精燈點燃,手帕表面上產生火焰,但手帕仍然完好無損。魔術在學生的一片驚嘆聲中結束,教師適時發問:你發現魔術的哪一個道具有問題?學生分組討論,立即找出有問題的道具:特殊的水!這時教師可以解密了:水不是普通的水,它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那為什么酒精燃燒了,而手帕卻完好無損呢?
通過學生的猜想、分析、討論和教師的及時評價,可幫助學生理解可燃物燃燒的條件。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利于對學生進行過程與方法教育,同時又增進了學生對化學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由此可以看出,情景的科學設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化學課的效率,讓知識點在一定的故事背景下得到有效的吸收。反之,如果在課堂教學設計中,盲目插入情景,不仔細推敲,是很難達到教者的目的的。
課堂教學實踐證明,初中化學創設情境教學如果使用得當的話,便會在課堂教學中,教學同步,情感共鳴。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從認知需要上得到情感需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益具有很大的作用,總之,教學活動是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精心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由境入情,情境交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學生的求知欲望達到旺盛狀態,教學過程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出版社,2005年
[2]雜志《課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寶應望直港鎮中心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