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尤美 (長春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積雪的傳統畫法是借地為雪,沿襲下來,已經表面化,失去了雪內在美特有的深蘊。尤其是北方的大雪厚厚的積雪,不同于南方的小雪薄薄的一層。因此,這種單一的、毫無生氣的方法,不能展示出關東大地上多姿多彩的雪域情懷。而且,北方冬季不同的天氣,雪呈現出不同的質感。亟待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完善。在以往研究中國霧凇冰雪畫創始人陳侃大及其技法1,我們都是以“凇”的表現技法為核心。但是,在陳侃大先生霧凇冰雪畫中,“雪”的極豐富的表現力深深地打動人的心靈,尤其是在雪的氣勢方面創造性地發展了中國雪景畫。難以忘懷,視覺傳遞出的雪的生命力量,令人震撼,突破了傳統雪的畫法。得到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和認定。今天,在這里匯集一下陳侃大中國霧凇冰雪畫“雪”的新技法。
歷代雪景表現的積雪都是寧靜的。在陳侃大先生1976年創作的中國霧凇冰雪畫《云山浩氣》中,卻展示的是令人心潮澎湃的雪。陳侃大先生用淡色調墨賦予雪以朝氣。好似古琴《歡樂頌》的旋律噴涌而出。催人奮進。創造出了傳統中前所未見的激昂的“雪”的新視覺。1997年的《復蘇》是一種蓄勢的“雪”。山坡上厚重的積雪,在寧靜中蘊含著一種震撼的力量!它突破了傳統雪的靜謐單一,給予我們全新的向前沖的水墨雪的雄強。
1983年創作的《吉林霧凇》,采用了“潑雪法”和“藍雪法”。在表現凇柳時用“潑雪法”。在表現積雪時用“藍雪法”。畫面上銀枝玉柳點閃靈動的霧凇就是首先采用“潑雪法”,潑在宣紙上,毛筆引導出形狀。然后再用“點凇法”、“線凇法”等整合繪畫而成的。另外,在松花江畔地面上厚厚的積雪中,也沒有使用傳統畫法借地為雪。完全使用淡藍色調墨變化有致的新技法被稱之為“藍雪法”(也被稱為“青花法”)。強光下白色的雪看起來會帶藍色。因為雪對可見光中的藍光的吸收最多。南方的雪薄,不是很明顯。所以傳統畫雪直接借地為雪。北方的雪厚,吸收藍光也多。高高低低,厚厚薄薄,散射的藍光透明韻味不同。曾有人說:“當幸福在你身邊徘徊時,天空就會下起藍色的雪”?!冻烤殹烦鞘械摹把?。使用藍灰色調墨表現了公園人行道上方磚淡雅的積雪,充滿了都市人文氣息。完全是北方日常老百姓的生活場景。非常的親切,具有強烈的現代感。
《冬夢》雪地折射著月光幽幽瑰麗。林間大地此起彼伏。濃淡青花交相輝映,猶如“康熙青花色分五彩”,被發揮得淋漓盡致。由此被稱為“青花法”?!度斌@春》生動的“雪”就像是黃賓虹曾歸納出“平、留、圓、重、變”五字訣。近景蜿蜒崎嶇的山路覆蓋著未融化的積雪,雖然由長條淡藍色塊暈染,但卻層次分明,雪地生動,遠近疏密,筆墨有序地拓展著向山上進發的空間。使畫面富有立體感?!锻硭返幕疑{墨表現了泥濘的“雪”?!对鹿馇窚厝岬摹把薄.嬅嫔?,冬日雪后,樹木綽約。遠景中,月亮已經升起,柔美的月光靜靜地照進林中。近景,潔白的雪地,向前延伸,由于月光的映照形成光影,用淡淡的藍覆蓋雪地,色彩柔和,貫通了月色朦朧。此時此刻的雪是鄉思的!1960年《寒江雪》以及1990年《雪晴》、1991年《北國銀裝》用青色系深淺相間勾出岸冰圍染出的質感是綿軟的“雪”。這種雪踩上去帶有咯吱咯吱的響聲,而且《雪晴》里的美人松采用“蓬蓬法”猶如穿著雪白的蓬蓬裙,很有童趣。《雪戀》相知的“雪”。大片大片的雪花在空中圍繞著白樺飛舞盤旋著。已經不是傳統的“彈雪法”,就好像是風中朵朵優美的蝴蝶被稱“蝴蝶法”。舞著白色的翅膀,纏纏綿綿之景象,令人驚嘆畫家精湛傳神的筆墨,幻化有情的渲染。
《北疆風雪》暴風“雪”, 筆力炫飛,場面壯觀,強烈的視覺令觀者受到一種驚心動魄的震撼!《大雪封山時》彌漫的“雪”,鵝毛大的雪花鋪天蓋地而來。采用灰色調墨表現了狂風暴雪。凌冽的寒風卷起積雪飛沙走石?!堆┠痢繁寂艿摹把?,牛在奔跑,掀起積雪,沖開雪塵,此時的積雪唰唰唰早已變得熱烈奔放了。
雪是千姿百態的。中國霧凇冰雪畫“雪”的新技法創意原于北方真實的生活體驗。陳侃大先生的“雪”是有生命力的。或于林中風間曼舞,或在山中地上吟唱。充滿了生機華彩。觀之畫令人神會心往。而且,陳侃大先生的“雪”是接地氣的?;蛉〔挠卩l間城市,或取材于白山松水。樸實無華,富于鄉土地域氣息。同時,陳侃大先生的“雪”是多元化的。以豐富的角度,描繪了“雪”在冬季特有的韻味。陳侃大先生曾經提出:“繪畫,和一切事物一樣,有它的宏觀聯系;也有它的微觀結構”??傊?,陳侃大先生的“雪”改變了傳統積雪的寂寥;豐富了飄雪的單一。將以往的習慣性視覺,轉換為創意性思維,從而發現“雪”的生活化情感化的美。羅丹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在“陳侃大畫法三十二法”中,還包含很多中國霧凇冰雪畫“雪”的新技法,由于篇幅原因不再重復,為我們后學繼續創新啟迪了新思路。
注釋:
1.周尤美.《陳侃大及其中國霧凇冰雪畫技法的發展研究》.美與時代,2013(7):39、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