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沖霄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 北京 100000)
《士兵突擊》是導演康洪雷于2006年年底推出的一部軍事題材電視劇,該劇在2007年火爆熒屏,成為各大電視臺爭相播放的劇集,取得了高收視的同時還在社會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初看之下,《士兵突擊》是一個和當下流行的電視劇類型格格不入的種類,里面沒有平時熱播劇的幾大元素:愛情、明星、美女。該劇除了第一集出現了女性的身影,后面的三十多集里皆只有男性存在,因而這部劇和愛情無任何聯系。該劇中演員多為不知名演員。除了主角王寶強之外,其他的演員基本上都很少為觀眾所熟知,而王寶強在《天下無賊》等作品中也是小配角,并沒有積累起強大的號召力。因而這部電視劇的火爆可以說完全是因為作品本身的吸引力強大。筆者認為,該劇的成功與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人物的塑造離不開故事,人物性格的形成正是隨著一個又一個故事在發展。許三多、成才兩個典型人物,各有各不同的特點,甚至他們的個性截然不同,但均給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本文就兩個典型人物,從藝術的角度來探討《士兵突擊》火爆的原因。
許三多這個人物是全劇的核心,他的成長之路也是串起整部劇集的最重要的線索。從一出場,許三多就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當兵之前的他特點十分的鮮明——膽小、懦弱,當兵也不是他的意愿,而是被老爸逼著入伍。許三多是我們平時生活中不多見的人,他的那種“傻”和“木”的感覺在普通人當中并不普遍,但是他身上卻具有當代人的一些共同的特點,比如上面提到的膽小、懦弱等,這些都普遍存在于現實人生當中。因而許三多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典型的人物。
典型人物的塑造離不開典型環境的熏陶?!八^典型環境,不過是充分地體現了現實關系真實風貌的人物的生活環境。它包括以具體獨特的個別性反映出特定歷史時期社會現實關系總情勢的大環境,又包括由這種歷史環境形成的個人生活的具體環境?!?每個時代的環境,都會通過細小的方面投射出來,而許三多則正是眾多現實人物的縮影,許三多從小生長在農村,在父親的棍棒和哥哥的庇護下長大,因而養成了愛依賴別人的性格。而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可能只有一種,但呈現給外人的卻往往是一種統一的印象,因為人物的多面中肯定有些方面是外露的,而有些方面則是內斂的。但是在一定的環境刺激之下,這些不同方面的表現很可能出現轉化。許三多的轉變過程就是一個人物性格不同面之間的表現關系相互轉化的過程。他最初給我們的印象基本就是“傻”和“笨”,但是他的性格又不是只局限在這些方面。多年在農村以及家庭生活中所養成的憨厚和踏實和一種執著的勁頭,隨著情節的發展,慢慢的壓過了早期的傻和笨,更多的展現在了觀眾的面前。
回顧許三多的人物性格的變化過程,不得不提到影響他性格的幾個重要的時間點所發生的事情。許三多從三連五班回到鋼七連之后,連長高城和副班長伍六一等人都還是非常的看不起他,因為他在新兵連的表現確實是非常的差。而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許三多的成績又拖了全連的后腿,這就加劇了七連的人對他的厭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就愈發的沒有自信。第一次的轉機出現在第九集,當時的許三多整天跟在班長史今的屁股后面,其實這也可以看出他的心態,因為除了班長對他好之外,其他人都不怎么搭理他,在這種情況之下,許三多出于一種原始的趨利避害的心態,就只想跟著班長。班長在做戰車保養時需要掄錘砸鐵棍以拆卸履帶,班長讓許三多嘗試了一下,但是第一下他就砸到了班長的手,許三多積累了多日的不自信終于在這時找到了一個自暴自棄的突破口,本來就沒有什么信心,這下更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而班長在經過包扎之后,再次回到了許三多的面前,并用言語激發了許三多的斗志,使許三多再次掄起了鐵錘,砸向了班長手中的鐵棍。再次掄錘的過程就是許三多心態變化的過程,每一次鐵錘砸下去,都在發泄著心中的苦悶。在此之前,他一直對自己缺乏信心,總覺得什么都做不好,展現給觀眾的就是膽小、懦弱,會讓觀眾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而經歷了這件事情,許三多開始變得稍加自信起來。
第二次的轉機點出現在一次軍演后,由于許三多在回答問題環節表現優異,班長史今幫他爭取到了一個在連長高城面前表演腹部繞杠的機會,連長承諾只要許三多能繞50個,就把流動紅旗還給他們班。有著極強集體榮譽感的許三多在班長的鼓勵下,克服了不敢在人前表現的心理危機,在全班戰友的加油聲中,頑強的做了破紀錄的333圈腹部繞杠,讓全連的人都大為震動,連長的看法也開始發生改觀。在這一段故事中,許三多完成了心理上的第二次超越,而班長史今的離去更加速了許三多的人格獨立,正如班長離開時對許三多說的話:“你自己心里面就開著花兒呢,一朵一朵的,多漂亮呢,我走了,能幫你割掉心里面最后一把草”,沒有了班長的庇護,許三多不得不自己面對未來的風風雨雨,從以前那個膽小不自信的人變成了一個充滿信心的士兵,緊著著在軍營中的表現也就越來越好。
第三次超越的完成則是在A大隊。在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許三多打死了一名毒販,對于自己親手殺死一條鮮活的生命,許三多始終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并且對自己所一直奮斗的事業產生了懷疑。在這樣的情緒之下,他無法進行正常的訓練,甚至生活都受到嚴重的影響。隊長袁朗特批許三多出去轉轉,許三多因而踏上了一次尋找心靈家園的旅程。許三多先是到了城市里,兜兜轉轉,發現這個地方不屬于自己,他回到了原來的連隊,見到了一些老戰友,跟他們軍事演習的車到了三連五班那個許三多最初奮斗的地方,并且見到了老鄉兼戰友成才,這個時候的成才也在經歷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轉變,而許三多在幫助成才成長的同時自己也找回了心底最初的夢想。許三多發現,他的生命還是離不開軍營,離不開戰友們,只有在部隊里,他才能真正的發揮自己的才能,心才能安定下來。又因為家里發生了一些事故,父親被抓進了看守所,許三多回到老家處理情況,這個時候已經可以看出許三多的成長,從一個什么事都承擔不起的龜兒子變成家里的主心骨。從家里回到A大隊之后,許三多終于找回了完整的自己,經歷了一次精神的洗禮,靈魂和肉體得到統一,變得更加的純粹、堅韌和成熟。
許三多的形象帶有一種“丑”的成分,觀眾看他講話、做事,經常會不由自主的笑出來,因而他笨到一種很滑稽的狀態,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講,他好像比一般人都要笨一點、傻一點,而這種生活表面的丑恰恰又深化了精神上的美,他的吃苦耐勞、追求有意義的生活的純粹的生活態度,是平常人所難以具備的。作為一個起點比別人都低一些的人,他真正做到了“不拋棄、不放棄”,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兵王的稱號,他的真誠也贏得了別人發自心底的尊重。這樣的人,才顯得更加的真實與美好?!八某螅淖兞碎L期以來強調共性回避個性、強調完美回避缺憾、強調美回避丑的人物塑造范式,提倡一種缺陷型的草根化藝術形象。他的丑,打破了人們傳統意義上的審美視野,特立獨行于美與丑的標準之間,提倡平民化、大眾化的審丑化審美,隱約建構起了一種全新的審美觀?!?
許三多之所以能成為一名典型人物,正是因為他讓非常多的觀眾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每個人都有膽小、懦弱的一面,在經受過足夠的打擊和社會的洗禮之后,才能從容的面對生活。而他身上的堅持、拼搏的精神也是大多數人所具備的,他永遠單純,相信別人,每天只做有意義的事情,謹記一句話:好好活就是有意義,有意義就是好好活。有了這樣的精神,才有了現在飛速發展的社會。許三多用一種稍帶夸張的形象,承載了一個普通草根的精神特點,完成了從丑到美的轉變,讓無數觀眾產生共鳴,并產生凈化心靈、領悟人生的效果。
成才是劇中唯一的一個帶有反面色彩的人物。而他也同樣完成了自我的轉變和突破。
剛進入兵營的成才是個驕傲自負并且好勝心強的人,他始終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會為了自己的目標不擇手段,很難有感戰友能真正的進入到他的心里,他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而這樣的人多半自私且功利。
生活中并不缺乏這樣的人物,在一般人眼中,他們“活躍、能說會道、能來事兒”,這種性格的人物普遍存在各種單位、公司的辦公室里,他們經?;钴S在領導的鞍前馬后,圓滑、心思縝密并且善于猜忌。
在初期,相對于許三多的情況來看,他發展良好。當許三多被發配到遙遠的三連五班去看守駐訓場的時候,他已經成為了連隊的主力。但是這樣的性格注定無法得到長遠的成功。成才最大的缺點就是不真誠,永遠是為了自己考慮,對待有用的人就熱情,用不到的人就甩一邊。這正反映了當代社會商品經濟的大潮淹沒了傳統的文化思想,越來越多的人變得功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慢慢疏離。成才代表了一大批人,他們聰明、能干,同時心思縝密,他們知道自己的目標,不斷往上爬,但是他們沒有或者只有很少的朋友,活的很累。他和許三多是兩種極端,許三多是笨過了頭,而成才則是聰明過了頭。而正如影片《無間道》中的一句經典臺詞說的那樣:“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因而,后來的成才不斷遇到挫折,參加A大隊的選拔慘遭討厭,并被打回到了許三多曾經待過的駐訓場。在駐訓場的那段日子,是成才反思自身的關鍵時期?;仡欉@些年來的得失,他也必然發覺了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初步悔過的成才得到了又一次進入A大隊的機會,在和隊長袁朗、許三多等人的合作中,他最終學到了如何做一名優秀的人,實現了對心靈的救贖。
成才的失敗表明了該劇的價值傾向,即表現積極地、向上的思想,中國傳統文化就講究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倡導人與人的和諧發展。成才的轉變過程也代表了導演想要的表達的情感趨勢:不拋棄人性的純真,不拋棄靈魂深處的自尊,不放棄擔當苦難的勇氣和毅力。3
《士兵突擊》的成功之一就在于塑造了很多個鮮明的軍人形象,而這些人的形象又各不相同。除我們上面所講的這幾位之外,還有愛兵心切的連長高城,鋼鐵一般意志的漢子伍六一、聰明善良平常心的吳哲等等,每個人都特點鮮明,他們整體上塑造了軍營英雄的群像,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正面的價值觀?!啊妒勘粨簟返某晒υ谟谄渥髌返木褚馓N的成功傳達,是一次藝術的成功或藝術的突圍——在浮躁的文化市場中對藝術本體的尋覓和突破,是美對智性和倫理價值的一次有效整合?!?士兵突擊宣揚的是一種絕對正面的美德,真誠、努力、堅持的人終將為世人所稱贊,不拋棄不放棄正是每個人生存的信條。
注釋:
1.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P214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2.《論當下影視劇中的審丑化審美》,周徐,鄭州大學學報 2011.1.
3.《我們時代的缺失和慰藉》,成英玲,傳媒觀察,2008.7上半月.
4.《 軍營意重戰友情深——析電視劇士兵突擊的審美意蘊》,李迎豐,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 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