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芝 (山西師范大學教育技術與傳媒學院 山西臨汾 041000)
在巖井俊二的電影生涯剛開始的時候,他就開始關注上了這么一類人群,他們有著花樣的年紀,朝陽的氣息,但在殘酷的現實社會中,他們仍然是弱者,他們敏感易碎,需要人們的呵護、幫助、包容、鼓勵、教導,青春里有快樂、也有憂傷。巖井俊二將這些青春的故事,放在了他的作品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青春。巖井俊二的青春是真實而矛盾的青春,是殘酷而純愛的青春,是現實而夢幻青春。
從鏡頭的剪輯來看,巖井俊二無疑是傳統與現代的統一。在《情書》和《四月物語》中,巖井俊二都采用了傳統的動靜結合的手法。
在《情書》中,從靜態的躺在雪地里的博子側臉開始,然后是一組動態的手部和臉部的特寫鏡頭,又轉化成靜態雪地大全景,博子慢慢走遠,最后畫面停在雪地上。而在《四月物語》中,從靜態一雙凍得通紅的手部特寫開始,然后是運動著上樓梯的背影,又轉到動態的一支手在開門,最后放下行李在房間里靜靜的休息。二者畫面都是由靜到動再到動最后到靜運動,從特寫到全景的剪輯順序,是典型的東方美學。巖井俊二沿襲了日本電影傳統表現方式,從一個點到一個面,從局部到整體,逐一展現。
巖井俊二畢業于油畫專業,并受日本傳統繪畫的影響,所以他的青春題材電影最具特色的就是他在色彩上的處理。在巖井俊二的作品中,幾乎每一部都有一個畫面色彩意象:《愛的捆綁》的暖桔色,《情書》的純白色的窗簾,《夢旅人》的黑雨傘,《關于莉莉周的一切》的綠色田野,《四月物語》的紅色雨傘。色彩成了巖井俊二作品的重要標志。每一種顏色,并不是簡單的顏色,每一個顏色意象都有其具體的寓意。其中,《情書》中窗簾、雪的顏色白色,表現了純潔的感情,《四月物語》中雨傘的紅色,表現了溫情、熱情和戀愛的感覺,《夢旅人》中的黑雨傘則是對冷漠、殘酷的現實生活的代表,《關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田野的綠色,一望無際的茫茫草野,風拂過,一波一波的綠色波浪,這是生機勃勃的顏色,《花與愛麗絲》中的粉色,是夢幻的顏色,充滿了浪漫與溫馨。而影片《燕尾蝶》顏色不僅代表著意義,還區分了場景。當鳳蝶在紋身時陷入兒時回憶,畫面便由現實的暖紅色轉入黑白泛青的是顏色來傳達童年記憶的凄冷痛苦。這樣的運用使得影片的氛圍更貼近于主題,由視覺上所產生的情感沖擊更加強烈。在柔和的光線下這樣大膽的色彩運用對于其情感的展示提供了一個舞臺。
巖井俊二的影片中,如果色彩是他的作品的重要標志之一,那么音樂同樣是重要的標志之一。由于巖井俊二早期是拍攝MV和廣告短片的,所以練就他在音樂上的造詣和獨特敏銳的感覺,還自己創作音樂,使得他作品中的音樂更完美的襯托出他的作品。而在一些過度、交代背景和心理活動的空鏡頭,音樂就是最好的渲染氣氛的方法。
由于巖井俊二的作品大多清新獨特、細膩委婉,所以大多選用清新溫柔的音樂,好像是輕輕一筆帶過,但卻不可獲缺,讓你回味無窮。在《情書》中,男藤井樹站在飛舞的白色窗簾下,女藤井樹凝視男藤井樹,音樂的節奏隨著窗簾,或有或無,或緩或急,女藤井樹此刻的心情也隨著在窗簾后若隱若現的男藤井樹,喝著音樂緊張而又興奮。
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歐美電影以恢弘的場面,先進的技術聞名于世。與之相對的,亞洲電影則更注重表達人物的內心情感,已達到與受眾產生共鳴效果。正因為如此,日本與中國同處于亞洲,而日本電影人與中國受眾有著相似的思想文化和歷史傳統。所以日本導演巖井俊二,以其獨特的電影風格,和對青春的真正闡述,贏得了廣大受眾的認可,使得巖井俊二的電影,在中國受到受眾尤其是青春電影愛好者的喜愛。
如果說一個真正出色的電影導演標志,是形成一種可以貫穿電影始終的特質。那么巖井俊二就是一個真正出色的電影導演了。巖井俊二讓眾多觀眾都永遠的記住了他,記住了他的電影。這就是巖井俊二。而這樣的電影導演正是我們現在所缺少的。
對于中國的電影導演,他們所創作的作品越來越趨向化,一部經典的現代城市婚姻愛情片成功了,就會有一批效仿這部經典,一部清穿劇受到觀眾的喜愛,遍地的清穿劇足以亂人眼球,這些都是以謀取短期的利潤,而忽略了電影本身的價值。而我們所缺少的就是獨特的創新,堅持不懈的探索和永不退縮的毅力,缺少為電影而努力的決心。
巖井俊二的電影除了風格和題材選擇值得我們學習,畫面的顏色、剪輯的方法和攝影技法也值得我們中國導演們學習。尤其是在人物的刻畫上,巖井俊二以豐富的細節特征或暗示或直白的塑造了一個個性格豐富的形象,真實的就像我們生活周圍的任何一個人,還原出一個真實感性的內心世界,表達了真實的人性。將中國電影中的傳統文化與西方的現代技術,同時可以將巖井俊二電影中的人物刻畫和真實的表達融入其中,在電影藝術上和經濟利益上得到雙豐收,創作出更多更好的高水平的電影作品。
[1]苗渲明.巖井俊二.在純美與殘酷之巔[J].大眾電影,2009(9).
[2]郭敬明.《關于莉莉周的一切·電影手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3]巖井俊二.《燕尾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4]鄧燭非.世界電影史綱,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5]清真人.現代日本的青春——巖井俊二的影像世界,世界電影,200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