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隆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山西太原 030018;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北京 100048)
設計素描這一概念引入我國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始于20世紀80年代,還處于形成與發展的階段,許多理論問題還有待在實踐中探索和檢驗。傳統的以造型能力作為單一訓練目標的素描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當代設計專業學生對形式語言訓練的需求。
設計專業學生需要對形式語言建立相當程度的敏感性,要求快速對形式做出表達,不同的專業方向,有各自不同的訓練目標。而長時間的素描訓練并沒有抓住形式語言的某個元素作為切入點進行訓練,而是要求學生全方位的進行全因素訓練,作業時間安排過長,每一張作業的訓練目標模糊,形式雷同,會使學生喪失在初次觀察對象時的描繪欲望。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快題訓練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訓練方式。
快題訓練,顧名思義是對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進行整理、分析、歸納,設置命題,在短時間內,快速的對具有相當針對性的題目進行素描練習。這種方式有以下兩方面的優點:
1.適應當前高等院校美術教育的課堂時間安排。設計專業的基礎課教學時間緊,一般都需要在一年的時間內完成基礎課程的教學。長時間素描訓練面臨著課時不夠,作業過程過于冗長的問題。而快題訓練則可以比較合理的利用課堂時間,達到啟發學生自主訓練積極性的目的。
2.快題訓練的針對性極強,可以針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訓練,或者對該專業方向所需要的基礎能力進行強化。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從而達到相對較好的教學效果。
不同的專業方向,對設計的基礎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同時每個學生都需要在基礎課的教學過程中獲得對各種形式語言的表達能力。在快題訓練中都可以滿足,并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通過快題訓練所獲得的這些能力,在學生專業課學習中,會產生極大的助力和推動作用。
快題訓練模式要滿足設計專業基礎教學的需求。對藝術設計來說,對形態的多角度分析、提煉的能力;對形式要素的主動運用能力;以及對畫面的構成秩序、結構、節奏的敏銳感覺,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同時,思維靈活性,藝術敏感度的養成也都需要在基礎教學中進行培養。這些教學目標,就是我們快題訓練中需要涵蓋的幾個方面。要滿足以上要求,快題訓練就形成了以下的實施模式:
1.第一步:命題
訓練題目要結合相關設計專業的學科要求,讓學生看到題目之后,能明確該作業的訓練目的,激發起對作業的描繪欲望。不能訓練形式變了,內容不變,讓學生有換湯不換藥的感覺。
2.第二步:定時
設計專業基礎教學的內容多,時間緊,要把豐富的教學內容容納于有限的時間中。不同的題目應該有不同的訓練時間,短時間的快題訓練同時結合學生課下的自主練習,就完全可以達到教學目的,所以塊題訓練作業時間不宜過長。要很好的把握課題時間,就需要教師熟悉教學內容,掌握學生需求,同時具有設計專業的學科交叉知識,這些內容綜合起來,才能合理的安排好課題訓練時間。
3.第三步:教學指導
在確定題目和訓練時間的前提下,訓練過程中的教學指導就成了重中之重,此時往往會出現一個兩難的選擇,在訓練的初期進行指導,容易讓學生思維僵化,陷入過于程式化的情況,作業雷同、千篇一律的問題時有發生;而過程中不進行教學指導,最后對作業進行教學總結的方法又容易使一部分基礎能力有所欠缺的學生在畫面中缺少控制力,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所以,訓練開始階段的教學指導,盡量控制在一個點題的范疇中,也就是不涉及對畫面具體語言和細節的教學,把握大的教學目的,對學生進行啟發式的指導。而訓練中期,則需要細化教學,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學生,每張作業的不同問題進行不同的教學指導。
4.第四步:教學總結及思維拓展
需要對共性的問題進行教學總結,同時有針對性的將學生作品與類似風格的成熟設計師作品進行分析、比對;同時進行教學內容的擴展,通過快題訓練使學生對該課題的延伸和后續課題的研究產生興趣,從而達到課上教學指導,課下自發訓練的教學效果。
總的來說,快題訓練的模式可以總結為:“命題——定時——教學指導(完成作業)——教學總結(擴展延伸)”四個階段。
1.命題
快題訓練:植物形態聯想變體素描12學時 作業數1
該快題來自于課堂所使用教材中《自然形態分析設計》章節,教材要求為“選擇自然形態做形態的分析,這種分析包括了從外部到內部的研究(如橘子的剖析)及單元形態分析(如花朵的分析)微觀圖形的分析(如細胞攝影的放大)與宏觀景象的對比。”根據學生情況及教學外部條件,通過討論、研究,該課題被分解為兩個快題訓練來完成:1.“植物的單元形態(外部和內部)變體素描”,2.“植物形態聯想變體素描”。一個研究課題被細化為兩個具體的快題訓練作業,能夠解決課題中要求的自然形態微觀和宏觀景象的對比問題。實例中的這個題目,在基礎能力訓練方面,著重解決了以下問題:從外觀和內部結構兩個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形態;從具體自然物體的形態入手,通過聯想思維等一系列思維轉變,來完成自然形態的變體。
2.定時
快題訓練題目確定后,通過教師討論和學生問卷調查的形式,確定了作業時間為:開題講授和課堂討論3學時,作業完成和過程中的教學指導8學時,課堂總結1學時,共12學時。從設計專業對該教學目的的能力需求,學生的作業完成能力及設計素描該學期的整體教學安排三個方面確定了訓練時間。能夠最大限度的保持學生對繪制作業的欲望,既保證了學生完成作業的工作時間,不會讓學生對題目產生疲倦感,喪失完成作業的激情。從而合理的完成教學的既定目標,達到相對較好的教學效果。
3.教學指導實施
學生個體綜合素養的不同,所以學生在完成該課題時所選擇的材料、方法、表現手段和審美特質都不盡相同,在作業的開始階段,延續利用上一課題“植物的單元形態(外部和內部)變體素描”的分析、解析的結果,確定了該作業的繪制手段是以透疊、交錯、切割、局部放大、縮小等手法發展成一張綜合變體繪畫,或者將上一課題積累的形態單位組合成一幅完整的畫面。與學生討論完成該作業的各種手段的實施可能性。引導學生嘗試完成作業。在訓練過程中,作業完成到一定程度后,開始針對每個學生的畫面以及畫面可能發展的趨勢,來進行引導。例如引導學生從畫面上的自然形態中發現構圖、造型、對稱、比例、平衡、協調等各種形式要素,來啟發學生進一步完善畫面。并針對學生對畫面發展趨勢的模糊問題,幫助學生分析畫面,并準確的提出幾個發展方向供學生思考、選擇。
4.教學總結
當絕大部分學生完成作業時,任課教師應準確的從中發現共性問題并予以總結,同時肯定學生作業畫面中優秀的思路,畫面構成和表現手段等突出的部分,并將這些優點能對學生下一步與設計相關專業相結合的幫助清晰的告知學生,使學生對課程教學的重點和目的進一步明確。通過以上的題目、時間安排、教學指導和學生作業幾個方面,不難看出,該快題訓練在教學中使學生學會圖形化的觀看,培養了學生對自然形態敏銳的觀察力和創造性的解讀。在整個過程中,鍛煉學生對形態的綜合、繁衍、重構、變化、增刪、擴展的創造能力和手法運用的控制力。
快題訓練的教學方法,目的明確,具有極強的針對性,能夠幫助學生對設計專業的學習產生興趣。并且使用范圍廣,方式靈活,可以根據教材、教學大綱、學生專業、學生基礎能力等方面的差異,發揮任課教師的特長,制訂不同的題目和不同訓練時間、方式,來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并且快題訓練目標明確,教學細節準備充分,切合當前設計基礎教學和設計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快題訓練也可以依據不同院校對教學側重點的區別,進行擴展和變化,來適應不同院校,如本科、高職高專等不同的教學目的和人才培養的目標。
快題訓練與傳統美術基礎教育長時間全因素素描不同,它是以素描為基本手段,涵蓋了形式構成語言甚至材料實驗的訓練過程。在設計專業基礎素描教學中具有相當的實用價值。在當前美術院校設計專業學生和教師都對傳統的基礎教學模式產生疲倦感的時候,正是使用這一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的大好時機。總之,設計素描教學就是要根據設計專業的教學特點,深入了解教學內容,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不同的個性特征和不同的愛好來進行啟發、引導性教學,啟發他們對于設計中形式美感的研究興趣,引導他們使用符合自身特點的表現方法。教學方法不應是單一的、呆滯的,應該最大限度的體現其靈活性與多樣化。
[1]周至禹:《設計素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