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如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 陜西西安 710118 )
隨著不斷深化的教育體制改革和社會的日益進步,也日臻完善了學校管理的理論和實踐,學校的工會組織也開始在不斷壯大和發展。本文對工會在發展學校教職工文化建設的職能作用進行了探索,同時提出了工作構建教職工文化和校園文化的框架和思路。
作為基層的群眾組織,工會是“教職工之家”,代表和維護了教職工的根本利益,因為有著很強的吸引力,而備受教職工的信賴。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著組織和凝聚教職工的作用。
作為學校黨委和教職工群眾聯系的紐帶,工會具有特殊的位置,能夠自下而上的反映群眾的意愿,能夠自上而下的貫徹黨的政策。所以工會對引導教職工完成黨的任務,密切黨群關系,協調各個單位和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順利開展各項工作,創建有本校特色的校園文化 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作為工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宣傳教育工作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工會干部的基本功就是做好群眾的思想教育工作。
工會經常采用的工作方法,是用身邊涌現出來的典型,對廣大教職工進行引導和激勵。所以,工會在培育校園精神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導向作用。
為了將廣大職工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應以保障教職工文化權益為導向,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將教職工文化建設全面進行推進。
校園文化的核心就是學校精神文化,學校工會組織應堅持黨組織的領導,對全校師生的進取、向上和團結精神進行培育。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和學校的精神文化建設,幫助廣大教職工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同時,緊密結合勞模先進和學校的精神文化建設,形成共同的理想基礎,培養教職工愛崗敬業和創先爭優的精神。應充分發揮和珍愛各種無形資產,包括教風和校訓等,提煉學校精神為統一的校園歌曲、宣傳標語、標識口號,通過各種宣傳載體進行宣傳活動,推動學校各項建設的發展。
學校執行力的具體內容和重要保障,就是學校的制度文化。工會應秉承現代學校管理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配合黨政建設,形成學校的制度文化,體現人文關懷,將創建和諧校園為載體,保證落實教職工的精神文化權利、民主權利飛、發展權利和經濟權利。結合教職工的思想創新工作和學校制度文化建設,建立對教職工進行關愛和尊重的管理制度。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和引導作用,開展各種評選活動,評選出優秀的文明班組、職工和先進教師,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就是對創新型、專家型和知識型教職工隊伍進行培養,實施“青藍工程”,對教職工素質建設工程進行大力推進。將其外延擴展、內涵擴大,形成良好的校風建設局面,人人向著名師前進、個個爭做學科帶頭人。
教職工文化生活的物質載體就是工會的文化陣地:一是要加強“教職工之家”建設。為了對教職工文體活動的需求給予很好的滿足,建設包括活動室、健身房在內的各種載體;二是建設教職工文化宣傳陣地。學校工會應建設各種宣傳載體,對學校所涌現出的各種新人新事及時進行報道和宣傳,同時建設職工學習沙龍,加強心理疏導工作。
推進教職工文化建設的重要保障,就是培養一支強有力的教職工文化隊伍:一是營造人才成長的環境,促進文化人才的成長。各個基層工會應著力培養和發現各種工會文化人才,制定各項獎勵制度,鼓勵和推動工會文化人才的發展。同時,與教職工的文化需求相結合,搭建人才展示平臺,對教職工文化活動的品牌進行創新;二是對工會文化骨干大力培養。組織人才培訓活動,開展各種文化宣傳、文藝演出和文化創作,使教職工文化人才的素質得到不斷的提升;三是對工會文化積極分子隊伍進行壯大。通過組建文體骨干網絡管理體系,組織開展各項文體活動,將骨干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
教育的重要職能就是推進和創新校園文化建設,進而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中,發揮先導性和基礎性的作用。而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教職工文化建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廣大教職工的群眾組織,工會是密切聯系職工群眾和黨組織的紐帶和橋梁。肩負著重要的使命,能夠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并推動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工會在推進校園文化和教職工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不斷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創新各種理論知識,并更好的運用在實踐中,開創校園文化建設的新局面。
[1]林啟慧.高職院校工會如何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J].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1(02) .
[2]黃達綏.加強外資企業員工精神文化建設的調研與思考[J]. 群文天地.2011(04) .
[3]陳秋女.探討教職工工會在高職院校中發揮的作用[J]. 新聞天地(下半月刊). 2010(07) .
[4]鐘萬鵬.淺談新時期如何做好企業工會工作[J]. 兵團工運. 2009(04).
[5]賀斌生.新時期工會文體工作的意義與創新[J]. 中國電力教育.2007(07) .
[6]陳杰峰,程福強.高職院校“黨建帶工建”工作的探索與實踐——以隨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09(29) .
[7]邱娟,江新龍.淺談新時期高職院校工會工作的創新[J]. 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