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恩雙 (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書法藝術植根于華夏土壤,是一門卓而不群的藝術。祖先獨特的造字方法使漢字表現出雙重意義,它既是一種記述語言的工具,又是書法的藝術載體。研究書法離不開社會學、美學、意識形態等問題,結合美學談書法又離不開哲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本文結合古代哲學思想對漢字的演變和書法藝術的審美特征進行一點探討。
早在商周時期,在神學體系中就孕育著樸素的辯證法和哲學思想,反映了人們對世界最原始的哲學見解。從甲骨文中就可以發現先民們是遵從自然造物的,表現出樸實無華、凝煉生動的特色,同時我們發現在早期的漢字中古人并不是精確的摹取物象而重于攝取神韻,不長于再現而重表現,抒寫性靈。在漢字的起源問題上有幾種說法,其中有起源于八卦之說,這種說法雖然不準確,但漢字和八卦抽象造物的方法卻多少有一些聯系。從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看,它是一種成熟的文字,之前還可能會有過渡文字,四千年來,文字只是在漸變,文字的性質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許多古文字到現在都清晰可認。用魯迅的話說,漢字發展到現在是一種不象形的象形字。漢字是在漢語言成熟發展的條件下產生的,目前發現的原始氏族社會的彩陶符號是漢字發展的雛形,有些符號已經顯示出漢字的意趣,說它起源于原始圖畫比較科學。漢字的性質是表意體系下的文字,區別于音節文字和其它文字,特別是當一個字代表整個詞的時候,它的音、形、義三要素是不能分離的,有的漢字甚至包含著社會制度和上層建筑領域的因素,如“神”字,許慎的《說文解字》云:“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如“王”字,孔子曰:“一貫三為王。”這表明漢字的結構法則也融合了社會意識形態的因素。
漢字的發展從實用到藝術,實用價值先于審美價值。漢字獨特的結構特點奠定了其向藝術道路發展的基礎。漢字的藝術化并不是一個突變,而是經歷了一個從內容到形式的歷史積淀過程。中國封建社會制度的長期穩定維系了封建文化的發展,同時使漢字伴隨著封建社會的長期遲滯而緩慢發展。年復一年,人們一次次的書、刻、雕、鑿,總是不斷地美化它,改進它。伴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早期的圖畫文字被整齊劃一,按照中國人獨特的造字觀念去加以規范,顯示出祖先的智慧和創造精神。
中國古代哲學家早就揭示出事物存在是相互依存的,強調矛盾的對立統一性。這在漢字結構和筆畫中都有所體現,如長短、高下、剛柔、有無、巧拙、大小等等。象結構上的“計白當黑”,筆畫的揖讓有致的道理都具有哲學性。在書法賞評的專業術語中常有諸如沉雄、端莊、蒼古、渾穆等玄妙詞匯,表達的是一種抽象的感情色彩,是形象感情合為一體的藝術。漢代董仲舒認為人和天具有相同的氣質和感情,這種“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對書法都有一定的影響,致使書法藝術在漢代以后得以較快的發展,直至魏晉時期,書法藝術達到了一個高峰。書法是一種綜合藝術,強調整體協調。矛盾辯證思維的“分”與“合”在漢字中就有明顯體現。漢字是由多種不同形態的筆畫組成,它的結構則是若干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字的結構是漢字的重要因素,各種筆畫是通過結構的組合變化表現出各自特點,這種結構集中體現了漢字內部諸因素的聯系。結構決定了筆畫特征,而筆畫的流走飛動又作用于結構。這正是字形結構和筆畫的相互作用推動了漢字的演化發展。
書法作為藝術創作活動來看,它是“運動”的,從藝術作品來看,它是“靜止”的,表現為靜態的書法藝術要靠觀者去感受書法家所表現的意態,“動”的本質被掩蓋著。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認為宇宙萬物的起源和歸宿是靜止的,因此靜是動的主宰,動的結果必然歸于靜,動只是靜的一種表現形態,強調致虛而守靜。中國歷史上許多書法家都把這種“靜”“空”當做高尚的境界去追求。老子用神秘直觀的方法體驗“道”。
書法藝術的產生,是基于漢字獨特的結構和毛筆的書寫形式。結構是構成漢字的形狀,筆法是構成這種形狀的各種線條的運用,是書法美的客觀依據。書法是遵守漢字外部形體結構,造型上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同時結合筆的技巧。如果說漢字結構是凝固的美,那么筆法就是流動的美。書法體現的是綜合的美,拋開系統聯系的方法就不能上溯到書法高層次的審美享受。藝術不等于技術,影響到書法的因素十分廣泛,漢字具有繪畫性書寫特征,這在甲骨文、金文最為多見,演變到現在的漢字仍具有較多的繪畫動態性,現代書法的筆墨技巧把書意美和筆墨美又融匯變化。我們觀看一幅書法作品并不是先看到黑白、線條等感覺元素,然后再綜合起來“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現代心理學觀念恰恰說明了這一點。我們感受到的書法作品是從內容到形式的整體概念。書法發展的歷史過程和其它學科的交叉聯系提供給我們廣闊的研究領域,我們不僅僅是學會分解研究,還應該從時空統一的角度進行綜合認識。
書法藝術是同觀念、語言、技巧、社會同步發展融合的產物,進入書法藝術境界是人的自我修煉、完善,是時間的造化,脫盡火氣,歸于自然平靜,由技而藝的過程。書法藝術的發展永遠不會停留在一種水平上,書法的結構、意態、筆墨技巧存在著多方面創造的可能性。具有藝術素質和創造性意識的人一定會妙筆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