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家職業資格全國統一鑒定工作啟動
近日,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發出通知,對做好2014年國家職業資格全國統一鑒定工作進行了部署。
2014年,人社部繼續組織開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物流師、心理咨詢師、電子商務師、理財規劃師、項目管理師、企業信息管理師、企業培訓師、秘書、網絡編輯員(二級)、營銷師、職業指導人員等12個職業的全國統一鑒定。
《通知》對2014年加強全國統一鑒定規范管理、確保鑒定質量提出了幾項要求。一是各地要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規范各類職業資格相關活動的通知》(國辦發〔2007〕73號)精神,按《通知》要求認真組織實施全國統一鑒定工作,要加強各環節的規范管理,確保鑒定質量,提高鑒定的公信力。二是加強全國統一鑒定資料安全管理。一旦發現泄密行為,要嚴肅查處并追究當事人法律責任。三是嚴格全國統一鑒定考點管理和考務管理。要將堅持標準、嚴格考評、規范操作的要求貫穿于全國統一鑒定的始終,強化對鑒定各個環節的規范管理,杜絕舞弊行為。要制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確保全國統一鑒定順利實施。四是加強證書核發管理。各地要按照《關于職業資格證書改版及核發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人社廳發〔2009〕137號)的要求,嚴格按規定進行全國統一鑒定職業資格證書的申領、驗印、發放與管理。
為做好全國統一鑒定工作,人社部專門設立了監督舉報電話和考試當日值班電話,(010)84661234、(010)84661130。
全國技工院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7.4%
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2013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就業水平與2012年基本持平,下一步將繼續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首位,創造更多適合畢業生的就業崗位。
據了解,2013年市場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率延續了往年求略大于供、保持基本平衡的態勢。2013年12月底共有崗位1672.08萬個,比2012年底減少了1.33%。2013年全國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培訓2049萬人次,其中就業技能培訓1227.5萬人次,創業培訓208.2萬人次。技工院校改革取得新進展,全年全國技工院校招生達129.6萬人,在校生達420余萬人,畢業生就業率達97.4%。
職校生小發明、小創造85%轉化為企業產品和市場商品
職校生從生活實踐中尋找發明、創造靈感,在“自由王國”里擁有無限可能。據統計,自2010年以來,全國職業院校學生小發明、小創造的85%已經轉化為企業產品和市場商品。其中,浙江省職校生獲得國家專利授權324項,59項轉讓給企業共獲得541.27萬元,為60多家微小企業創造了6094.8萬元利潤。
福建:中職校招聘能工巧匠任教不受學歷身份限制
在一些省份,中職校想招聘能工巧匠當教師往往受到身份和學歷等限制。近日,福建省教育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出臺的《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計劃(2014—2017年)》明確規定:在學校總編制數內,從行業企業招聘緊缺急需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和高級技師擔任專業課或實習指導教師,不受人員學歷、身份限制,由學校采取直接考核或簡捷有效的測評方式聘用,學校無相應崗位空缺的,可按規定設置“特設崗位”,不受學校崗位總量、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限制。
這項改革解決了中職學校招聘能工巧匠進校任教需解決的三個問題:一是行業企業高端人才因學歷、身份而進不來的問題;二是由誰負責招聘的問題;三是招聘進來的人才如無崗位聘任如何處理的問題。
為了讓中職校招聘和培養的能工巧匠們有足夠用武之地,福建省正在著力深化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優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務結構比例。此外,福建省還明確規定,支持學校引進富有實踐經驗的企業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參與教學、實訓、研發,且由同級財政予以適當定額補助,列入年度財政預算。鼓勵教師面向生產一線解決實際問題,圍繞教學、生產開展技術攻關、技術創新,學校可按項目成果給予教師經濟資助或分成。
河南:重點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近日,河南省教育廳、人社廳、財政廳、編辦聯合下發關于加強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該意見提出,要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公示制度,定期對市縣和省屬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成效進行公示;到2020年底,全省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比例要達到70%以上,對達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中職學校在評先評優、重點學校和示范學校建設等方面實行“一票否決”。
河南規定,要把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市縣教育工作和學校辦學水平評估的重要內容,適時開展督導檢查。要依托職教集團和校企合作成效較好的企業,遴選確定一批省、市、縣和學校教師企業實踐基地,落實教師每兩年必須有兩個月以上的時間到企業以及生產、服務一線實踐的要求。并提出從2014年起,新招錄的專業課教師上崗前必須先到企業進行連續不少于半年的實踐,并將企業實踐情況作為其轉正定級的必備條件。
江蘇:啟動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課程體系建設
近日,江蘇省正式啟動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課程體系建設,計劃到2015年,所有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試點項目建立起中高等職業教育相銜接的課程體系,形成完整的人才培養方案。到2020年,全省中高等職業教育對應專業基本建立起相銜接的課程體系,提供“一條龍”式的教育
服務。
據介紹,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課程體系建設將依據對接產業、任務導向、銜接貫通、統籌兼顧、協同開發的原則進行。各課題組將依據產業發展需求設置中高等職業教育專業,依據工作任務要求確定中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內容,依據學生職業發展途徑確定中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推動課程標準與職業標準相融合,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相對接;突出職業教育類型特點,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遵循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尊重學生認知特點,整體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推動中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有效銜接貫通。endprint
全國首個少數民族技術文化數據庫正式上線運行
目前,由貴州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開發的全國首個少數民族技術文化數據庫正式上線。該數據庫用信息化技術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技藝,今后刺繡、蠟染、鼓樓建造、木炭等傳統生產生活技術將不會失傳。
該數據庫是基于多學科的基礎數據平臺,在數據信息的基礎上疊加少數民族傳統生產技術、傳統生活技術、傳統手工技術和其他技術傳承載體等因素,集合了有關少數民族傳統技術及活動的各類時間和空間信息,旨在少數民族文化建設、研究和弘揚傳統文化方面發揮作用,提升少數民族文化教育和研究水平。
山東:新增13所高職院校試點單獨招生
日前,山東省教育廳發布同意山東交通職業學院等13所學校試行單獨招生的批復,自2014年起進行單獨招生改革試點。由此,山東全省2014年將有42所院校單獨招生38334人。已參加山東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報名(含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的考生均有資格報考單獨招生。
據悉,此次獲批試點單獨招生的高職院校包括11所省級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以及兩所濰坊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高等職業學校。
2014年單獨招生計劃數將控制在各校2014年招生規模的20%以內,單獨招生計劃數納入學校2014年經省核定下達的招生計劃總數。未完成的單獨招生計劃將轉入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含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錄取時使用。各校可單獨或聯合山東省有單獨招生資格的學校組織文化考試,也可以結合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組織以職業技能為重點的考核。凡已被各校單獨招生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含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及錄取。
陜西安康:中等職業學校統一招生緩解招生難
從2014年起,陜西省安康市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實行統一招生。“十一五”以來,安康市職業教育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校校辦學歷教育、縣縣獨立招生等現狀,嚴重制約著安康市職業教育的
發展。
為改變這一現狀,從今年起安康市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實行統一招生。據悉,統一招生將遵循統籌管理與自主辦學相結合、開放生源和有序流動相結合、組織引導與個人選擇相結合的原則。堅持職業教育“政府統籌、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全面落實《安康市職業教育“137”發展規劃》,不斷優化市域職業學校的布局結構,強化專業設置統籌管理。同時,保障學校辦學自主權,支持各學校圍繞市場需求培育壯大重點骨干專業,實現優質、特色發展。克服和糾正自我保護、區域封鎖的做法,允許縣外學校前來招生,支持學生到縣外學校就讀。加強招生工作管理,嚴把學校資質審查關,優先支持重點學校和重點專業,實現有序流動,合理配置。加大宣傳動員力度,積極引導學生選擇職業教育、職業學校和學習專業,同時充分尊重學生意愿,滿足學生自主選擇學校和專業的要求。
本科生“回爐”當技工成業務骨干 月薪近萬
為了有個好“錢景”,名校畢業生寧愿放低身段到技校“回爐”,這一現象日益顛覆傳統的就業觀。
青島技師學院曾開設全國首個大學生技師班,首批招來48名大學生“回爐”當技工,三分之二是往屆生。“回爐”的一些本科畢業生是瞞著家人來學技工的,一是怕父母不理解,二是他們自己有顧慮。到技校回爐并畢業后,根據學校對技師班學生的跟蹤觀察,許多畢業生都成了所在崗位的業務骨干,工資待遇在6000元到10000元,很多人都覺得這趟“回爐”值了。2013年春季,第二期大學生技師班招收電氣自動化專業41人。這批學生中,有以前學日語、英語、心理學等專業的,也有從事金融理財的。2014年,技師班進行第三次招生,目前已有30人報名。不過報名咨詢的依舊多為往屆生,有的甚至30多歲了也來報名。endprint